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下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下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01 13:52: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共1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掌握明朝的建立、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的措施、明朝经济发展的表现。
2、通过材料解读,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3、认识到明朝君权的强化,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又是中国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朱元璋强化皇权、科举考试的变化。
难点:朱元璋强化皇权、科举考试的变化。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解法、提问法、情境设置法、讨论法、多媒体课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今天开始我们进入明清时期的历史,齐读书本P65明清时期的介绍。
出示明朝某皇帝像,提问:我曾经放牧牛羊,也曾做过和尚,但最后我当了皇帝,你们知道我是谁吗?
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今天我们学习第14课《明朝的统治》。
朱元璋
对明清时期的主要历史有简单的概念。
以朱元璋的人生经历吸引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讲授新课:
一、明朝的建立
阅读书本,找到明朝建立的时间、都城、建立者、灭元标志?补充:明朝在明成祖时迁都北京。(参见P67《明朝疆域图》)
你知道农民出身的朱元璋是怎样当上明朝的开国皇帝的吗?
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最终爆发农民起义。朱元璋从多支反元起义军中获胜,统一了全国。
想一想:想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的开国皇帝还有谁?
如果你是朱元璋,面对国家初建、政局不稳、人心浮动,应当如何巩固统治?
据书本回答
农民起义
汉高祖刘邦
汉光武帝刘秀
恢复发展社会经济;改革管制
解释:应天即今南京。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说说朱元璋全面改革管制的历史原因和目的?
快速阅读书本,找到朱元璋强化皇权在中央、地方、军事、特务机构、思想上的措施和结果?
朱元璋在中央上的措施是?结果?回忆丞相制度始于何时?中书省在元朝的职责是?
以“胡惟庸案”了解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丞相?朱元璋废除丞相后为什么要立下“并不许立丞相”的祖训?自此后,中国历史上再无丞相。
朱元璋在地方上的措施是?结果?
朱元璋在军事上的措施是?结果?
朱元璋时的特务机构是?明朝还有什么著名的特务机构?在哪个皇帝时设立?
结合材料分析,锦衣卫的职责是什么?
朱元璋设锦衣卫的结果是?(“安然朝中做,却知天下事”)
结合材料分析,锦衣卫的设立会产生的危害?
朱元璋在思想上的措施是?
八股取士的变化有?
假如你是明朝科考主考官,你认为甲乙两人谁会高中状元?如果你是参考者,你想要高中状元,你会如何作答?
由此可见,八股取士最大的危害在于?
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请回答八股取士有哪些影响?
出示朱元璋在中央、地方、军事、特务机构、思想上的措施,提问:有何共同的影响?哪一点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表现?
据书本回答
废除丞相和中书省,提升六部的职权。
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秦朝
行政
限制皇权
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1)取消行省,设立三司;
(2)分封诸子为王。
皇帝将地方的军事、行政、财政大权收归中央
据书本回答
监事官民
加强了对臣民的监视,加强了皇权。
八股取士
据书本回答
都不会
以《四书集注》为标准,按八股文书写
禁锢了人民的思想
从积极、消极两方面回答
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厂卫制度
先让学生对各项措施有所了解。
以历史故事活跃课堂氛围。
了解三司的职责
补充“靖难之役”,下一课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一便是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教师注意总结。
顾炎武是昆山人
三、明朝的经济
明朝建立后,通过一系列措施强化皇权,巩固了统治,为明朝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那么明朝经济的发展有哪些表现呢?
农业上的表现是?
手工业上的表现有?
商业上的表现有?
据书本回答
纺织业、制瓷业
商贸城市、商帮
补充南美洲的发现始于新航路的开辟,当时中国处于明朝时期。
解释:商帮指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小结/板书:
提问部分同学回答:
明朝的建立
明朝的统治 朱元璋强化皇权
经济
拓展思考:是不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越加强越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课堂练习:见课件
布置作业:同步练习册相关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