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东汉的兴衰 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东汉的兴衰 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01 15:15: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东汉的兴衰
一、西汉灭亡:
公元9年,王莾夺权建立新朝
二、光武中兴
洛阳
公元25年
刘秀(光武帝)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1、东汉的建立

“祸拏ná未解,兵连不息,刑法弥深,赋敛愈重……父子流亡,夫妇离散,庐落丘墟,田畴芜秽huì ”,以致“匹夫僮妇,咸怀怨怒”。
——《后汉书?冯衍列传》
提问:汉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改变这一现状呢?
译文:祸乱相连,战争不息,刑法更加残酷,赋税更加沉重。人们流离失所,村落成了废墟,田地荒芜。人民无不怨恨在心。
“柔道”治理天下

(建武十七年)幸章陵。……时宗室诸母因酣悦,相与语曰:“文叔少时谨信,与人不款曲,唯直柔耳。今乃能如是!”帝闻之,大笑曰:“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
——《后汉书·光武帝纪》

一、西汉灭亡:
公元9年,王莾夺权建立新朝
二、光武中兴
洛阳
公元25年
刘秀(光武帝)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1、东汉的建立

2、措施:

3、目的:

4、作用:
材料一:“民有嫁妻卖子,愿归父母者,咨听之,敢拘执,论如律。”
释放奴婢
材料二:令郡国收见田租三十税一,如旧制
减轻农民的负担
材料三:对罪犯除死罪外,一般释放回家;在逃犯,政府公告免罪, 放心回家。

减轻刑罚
材料四:裁并400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以贪污罪处死贪赃 1000多万钱的大司徒,杀死河南尹及郡太守

合并州县,裁减官员,惩处贪官污吏
材料五:将南匈奴、乌桓等民族整体迁入内地;将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首领迁入内地。

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光武中兴
“解王莽之繁密,还汉世以轻法”
图片反应了光武中兴怎样的社会景象?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一派安逸祥和的世俗生活景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汉的民间生活气息和地方风貌。
一: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
二:还合并郡县,裁剪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三:又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共同点: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减轻赋税、徭役和刑法,注重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呈现出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的局面。
两汉出现两次盛世的相同之处。
共同作用: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出现盛世局面。
启示:统治者要体察民情,爱惜民力才能使社会出现盛世局面。

三、东汉衰落
(1)原因:
(2)影响(危害):
1、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皇帝 即位年龄
和帝 10岁
殇帝 1岁
安帝 13岁
顺帝 11岁
冲帝 2岁
质帝 8岁
桓帝 15岁
灵帝 12岁
少帝 17岁
献帝 9岁
东汉和帝以下各帝即位年龄
你能发现此表中的问题吗?这个问题会导致什么后果?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皇帝早逝
幼主继位
母后临朝
外戚专权
君权旁落
宦官专权
把持朝政
诛杀外戚
夺回军权
皇帝长大
依靠宦官






“宗室权落,外戚兴起;
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

皇帝 太后 外戚 争权宦官
和帝 窦太后 窦宪 郑众等
殇帝 邓太后 邓骘 李闰、江京等
安帝 阎太后 阎显 孙程等19人
顺帝 梁皇后 梁商、梁冀 \
冲帝 梁太后
梁冀 \
质帝 梁太后
梁冀 \

桓帝 梁太后 梁冀 单超等5人

灵帝 窦太后 窦武 曹节、张让等
东汉中后期宦官外戚争权简表

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
“直如弦,死道边;
曲如钩,反封侯。”

童谣反映了东汉末年怎样的政治局面?

(1)原因:
(2)领导人:
(3)时间:
(4)特点/性质:
(5)结果:
(6)失败原因:
(7)影响
2、黄巾起义:
张角早在十几年前,就创立了宗教组织——太平道,他以宗教为形式,以免费行医治病为手段,组织了义军三四十万,编成了36方,各设统帅,在衙门上标记“甲子”,作为将来的攻击目标和进攻时间,向群众广为宣传黄巾军的预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黄巾起义

东汉末年墓葬壁砖上留有工匠随手书写的“仓天乃死”字迹,现收藏于国家博物馆。

根据材料,你觉得起义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有组织、有准备
《后汉书》记载,黄巾起义爆发后,起义军:“燔烧官府,劫掠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
想一想:为什么黄巾起义会受到天下响应?

外戚宦官争权权利,肆意搜刮,天灾人祸不断,人民已被逼向死亡的边缘。

东汉的兴亡

东汉的建立
东汉的衰败

建立:公元25年 ,刘秀,以洛阳为都城

措施:
结果:结束混乱局面,社会安定繁荣,出现“光武中兴”的局面


(1)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 (2)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3)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1.中央外戚、宦官轮流把持朝政


2.黄巾起义:184年、张角、太平道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