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江苏省兴化中学2011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内部资料 编制人:王健 2010-12-20
实验: 模拟尿糖的检测
一.实验目的:
学会尿糖的检测方法,检查“尿样”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二.实验原理:
葡萄糖试纸是一种酶试纸,由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某种无色的化合物固定于滤纸上制成。当尿液滴加到酶试纸上时,尿液中的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水和原子氧,原子氧可以将试纸上无色的化合物氧化成有色化合物,使试纸呈现特定的颜色,再与标准比色卡比对,即可知道尿样
中葡萄糖的含量。
三.材料器具
三份模拟“尿样”,水、葡萄糖溶液、葡萄糖试纸;滴瓶5个、记号笔、一次性医用手套等。
四.方法步骤:
(一)请依据上述原理,补充下列方法步骤设计:
1.将5个分别装有水、葡萄糖溶液、三份模拟“尿样”的滴瓶和5条葡萄糖试纸分别对应做好标记,并在记录本上设计好记录表格;
2. ;
3. ;
4. ;
(二)请在下面位置设计一个记录表格:
五.分析讨论
1.本实验中,水和葡萄糖溶液的作用是什么?
2.你们小组的检测结果与其它小组是否相同?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思考题: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糖尿病人尿液中含有葡萄糖。
答案
(一)
2.分别用滴管从5个滴瓶中吸取溶液,在对应的葡萄糖试纸上各滴加2滴。
3.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判断出“尿糖”的含量。
4.将实验结果记在记录表中。
(二)
样品 水 葡萄糖溶液 模拟“尿样”1 模拟“尿样”2 模拟“尿样”3
颜色变化
思考题:
取两支试管并编号A和B→A试管加入2ml正常人的尿液,B试管加入2ml糖尿病人的尿液→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ml新配的斐林试剂→两支试管同时沸水浴2min→对比观察
例题:人体内的血糖浓度总是维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当血糖代谢失去平衡时,人体就会患低血糖病或糖尿病。某学校的学生兴趣小组作了以下的模拟尿糖的检测实验和问题讨论,请根据以下材料完成相关的内容:
(1)实验材料:试管,试管架,滴管,清水,葡萄糖溶液,蛋白质溶液,葡萄糖试纸(遇葡萄糖会出现一定的颜色),模拟的尿液样本甲、乙两份。
(2)实验目的 。
(3)实验步骤
①取 支试管,分别编号,并放在试管架上。
②在上述试管中 。
③将葡萄糖试纸放到干净的纸巾上。
④然后用一支干净的滴管,从1号试管中吸取等量液体滴2滴在葡萄糖试纸上。
⑤ 。
⑥ 。
⑦将5张试纸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4)问题讨论:
①某同学实验所得的5张试纸的现象没有很大区别,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
②仅凭尿液样本还不能断定某人患糖尿病,应该怎样进行进一步确诊?
。
③除了用葡萄糖试纸检验糖尿病病人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答案:(2) 学会用葡萄糖试纸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葡萄糖的方法
(3)①5 ②1~5号分别是等量的清水、葡萄糖溶液、蛋白质溶液、甲尿液、乙尿液。
⑤观察和记录葡萄糖试纸的颜色变化 ⑥重复步骤④,用葡萄糖试纸测试另外4种溶液,每次记录测试纸的颜色变化
(4)①可能是用同一支滴管取液体样本(其他合理的答案也可以)
②可以检测血液中胰岛素的浓度(其他合理的答案也可以)
③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
知识拓展:
1、尿糖的检测检测方法: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或班氏试剂或尿糖试纸
2、结果:(用斐林试剂或班氏试剂检测)试管内发生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未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正常人的尿液。
4、分析:因为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还原糖,与斐林试剂或班氏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而正常人尿液中无还原糖,所以没有发生反应。
补充说明:班氏试剂:①在40ML水中加入85ML柠檬酸钠和50g无水碳酸钠,形成柠檬酸钠――Na2CO3溶液。②在50ML热水中加入8.5g无水CuSO4制成CuSO4溶液,③把CuSO4溶液倒入柠檬酸钠――Na2CO3溶液中,边加边搅拌,如有沉淀可过滤。
班氏试剂同斐林试剂一样,同还原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优点:1.班氏试剂可长期保存,不必现配现用,柠檬酸钠――Na2CO3为缓冲对,产生的OH-有限,2.碱性比斐林试剂弱,灵敏度高,干扰因素少,实际应用更多。
葡萄糖
葡萄糖酸+H2O2
葡萄糖氧化酶
H2O2
H2O+O
过氧化氢酶
有色化合物
无色化合物+O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