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题 (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题 (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01 12:18: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题 含答案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30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分)
(1)我以为她一定最安全了,既不做门房,又不是小孩子,也生得不好看,况且颈( )子上还有许多灸疮( )疤
(2)这个方面,情况就jiǒng( )乎不同,而且一反jì( )往了。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4分)
肿胀 拮问 惶恐 烦琐 荒辟 取谛 烦燥
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说明长妈妈对这件事情的重视和认真程度。)
B.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形象地写出了老王身体僵直的状态。)
C.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表现了父亲对所造新房的那种不满意的心态。)
D.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表明老王开始并不想要钱,接过“我”给的钱,很珍惜,紧握在手。
4.下列文学常识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阿长与〈山海经〉》—鲁迅—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代表作《呐喊》
B.《老王》——杨绛—作家、文学翻译家——代表作《围城》
C.《台阶》——李森祥—当代作家——选自小说集《台阶》
D.《卖油翁》—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选自《归田录》
5.名著阅读。(6分)
地名他很熟习,即使有时候绕点儿远也没多大关系,好在自己有的是力气。拉车的方法,以他干过的那些推、扛、挑的经验来领会,也不算十分难。况且他有他的主意:多留神,少争胜,大概总不会出了毛病。至于讲价争座,他的嘴慢气盛,弄不过那些老油子们。知道这个短处,他干脆不大到“车口”上去;哪里没车,他放在哪里。在这僻静的地点,他可以从容地讲价,而且有时候不肯要价,只说声:“坐上吧,瞧着给!”他的样子是那么诚实,脸上是那么简单可爱,人们好像只好信任他,不敢想这个傻大个子是会敲人的。即使人们疑心,也只 能怀疑他是新到城里来的乡下佬儿,大概不认识路,所以讲不出价钱来。及至人们问到:“认识呀?”他就又像装傻,又像耍俏地那么一笑,使人们不知怎样才好
做生意自有做生意的门道。祥子才刚入行,似乎就摸到了门道。 他的“门道”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祥子外表憨厚诚实,实则明白且小有心计的个性特点,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老王的“善”阿长的“信”让我们的敬意油然而生。下面这幅图中的医生既不“善”,也不“信”。请仔细观察这幅图,并分析、联想回答下面问题。(4分)

(1)这幅漫画揭示了什么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种现象的危害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默写联句。(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

(2)当窗理云鬓,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_____________
(4)与蒙论议,大惊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欣赏(40分)
(一)(13分)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的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几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没人:能潜水的人
8.解释下面各句中的加点词。(4分)
(1公亦以此自矜 矜:______
(2)康肃笑而遣之 遣:______
(3)夫没者岂苟然哉 苟:______
(4)见舟而畏之 畏:______
9.翻译下面句子。(4分)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甲】文中体现陈康肃傲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
11.【甲】乙】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一把老钥匙(14分)
王举芳
①回到家时,母亲正翻箱倒柜。杂乱的地面让我无处落脚。我说“妈呀,您这是在翻传家宝吗?”
②母亲停住手看着我说:“见到我的钥匙没?”
③“喏,在这儿。”我从玄关柜上拿起属于母亲的那串钥匙。
④“我说的不是这个,是老宅的,老宅的那个。”母亲的语气和神情有些焦急。我和母几乎把家里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母亲要找的钥匙。母亲坐下来,情绪有些低落。我说:“妈,您就别总想着老宅了,咱又不回去住了,有没有钥匙都一样。”母亲叹了一口气,开始收拾地上的凌乱。
⑤其实,我没有告诉母亲,弟弟正四处托人,要把老宅卖掉。弟弟说老宅总空着,时间久了,房屋会倒塌的,到时候想出手都不好意思谈价钱。
⑥一周后,弟弟告诉我,老宅卖掉了,卖了两万元。看着那些钱,不知怎么,我的心里像坠了一块石头。
⑦那天下班,在小区外碰到三婶。三婶是我家邻居,和我们家没有亲属关系,按村里辈分我这么喊她。我让三婶家里坐坐,她直摆手,说没啥大事,就不去家里了,说着掏出一把钥匙交给我,说这钥匙是你们家老宅的,啥时候想回家就回。原来是她家买了我们家的老宅。
⑧母亲没再提钥匙的事儿。我想着老宅现在已经是别人家的了,也就再不能回去,就没跟母亲提钥匙的事儿,把它包裹好,放在了柜子顶上的一个盒子里。
⑨农历六月六,我们老家有传统庙会。母亲执意要回去看看。无奈,我和弟弟只好依着母亲。
一路上母亲说着故乡风俗和旧年往事,精神从来有过的爽朗,她没有看到我和弟弟偶尔交汇的眼神里都藏着忐忑。
⑩三婶听说我们回来了,招呼我们去她家里。做邻居的那些年,三婶和母亲一直处得很好,亲姐妹一样。吃过晚饭,三婶拿了几床铺盖说:你们别嫌,都是干净的。走,到你们家去,你们还睡你们各自的屋。”三婶掏出钥匙打开老宅的锁,我们怔怔地望着那干净整洁的院子,有些恍惚,仿佛我们从未离开过。
?我送三婶到大门口,对她说谢谢。三婶说,咱不说远亲近邻,我懂你妈的心思。我知道她舍不下老家。庄稼人走到哪里,其实根都牢牢扎在老家的土里。另外,我给你们钥匙,还有一个原因。还记得你在家的时候,经常问我为什么总带着一把老钥匙吗?我的老家在遥远的山里是土房子,因为一场突来的泥石流,房子没有了,但母亲一直让我们自个儿保存着属于自己的那把老钥匙。想家的时候,我就看看老钥匙,摸摸老钥匙,想象着转动钥匙打开门锁,爹娘兄妹啊,那些熟悉的物件啊,一下子呼啦啦在眼前演电影,心里就热乎乎的,就连当初的一些懊恼、吵闹都成了好。你们想回来看看的时候就回来,这里啥时候都是你们的家。
?三婶眼里有亮光闪烁。我也感觉似乎有水滴落进了眼里。
?回城后,我把三婶送来的钥匙给了母亲。母亲摩挲着钥匙说,家门的钥匙在手里,不论何种身份何种境遇,你还是个有家可归的人。
?从那以后,不知为什么,有时候我也会摩挲那把老宅的钥匙。那一个个齿痕,似一个个密码,打开岁月的珍藏。
?三婶来电话说村里要建社区了,老房子要拆迁了,用不了多久,老家的人也都要住进楼房里了。停了停,她说:“也好,咱们有钥匙。”
?几年过去了,母亲一直保存着那把老钥匙,再也未丢过。
?老钥匙陪着母亲风来雨往,不经意间常生斑斑锈迹,但都会被母那厚重、灵巧的双手反反复复摩挲着擦亮。
12.请参照下面表述,将主要事件补充完整。(3分)
母亲寻找钥匙→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陪母亲回老宅→______________
13.阅读第⑨段画线语句,联系上下文,分析“我”和弟弟“忐忑”的原因(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理解文中第?段画线语句的含义。(3分)
那一个个齿痕似一个个密码,打开岁月的珍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三婶这一人物形象。(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中的“老钥匙”承载着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父亲的田园(13分)
①故乡的老宅东边,是我父亲的田园。园中央麦草屋顶的小土屋是小麻雀的跳跳床。屋后的大杏树枝叶婆娑,蓄满绿荫和鸟鸣。屋东两棵大桃树粗可合抱,彼此枝叶相接、耳鬓厮磨……每当春风乍暖,花儿们粉墨登场,我的梦也缤纷起来。花瓣飞走,留守枝头的果子一天一个成色,已经秀色可餐了。除了一饱口福,还能换来香喷喷的糖橡皮、好看的花衣裳。靠近篱笆的小杏树,年龄与我相仿,结的杏子又大又圆,染着红晕。摘一颗掰开细品,绵绵软软的,一直甜到心里去......
②釆树散居于小土屋身边,像一群孩子簇拥着母亲。稍远,是大片的菜地。打记事起,父亲就带着我在园子里忙碌。他刨地前总是先往手里吐两口唾沫,搓搓两只大手掌,将锄柄高高举起,像是挥舞着一支灵动的画笔,在空中画出一道美丽的彩虹,将锄头深深地锲入那散发着清香的土地……汗水从父亲花白的两鬓间流下来,经过沟壑纵横的脸庞砸进他脚下新刨起来的土地。他的脚印又大又深,至今仍清晰地印在我的心田。一片地刨完,父亲回到地头,在锄柄上坐下来。我将水壶递过去,他猛喝几口,然后装上一锅烟,用火石打着,边吸边笑呵呵地看着我玩。我的玩具通常是父亲刚刨出来的豆虫或蛹子。蛹子头上有一个弯弯的类似钢笔卡子的东西,我们叫它钢笔蛹。它的尾巴会摇,我说东它就指东,我说西它就指西,通灵似的,非常有趣。逗逗玩玩间,父亲已将地平整,整出崭新的菜畦,开始精心地播种......
③侍弄园子是父亲驾轻就熟的事情。我喜欢看父亲辛勤劳作的身影。如火骄阳下,他裸着的腰背呈古铜色,搭在肩上的毛巾常常汗湿得能拧出水来。当嫩绿的蔬菜破土而出,一天一个样地往上窜;当叶子间探头探脑的西瓜长成一颗颗甜蜜的地雷…他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了。
④园子里的甜水井,是我童年最神秘的所在。父亲不让我到井边去,只有浇园时,我才可以在他的看护下,俯瞰幽深的井水,从中照见自己天真的模样。父亲用力摇着水车,粗粗的拴着许多圆橡胶片的铁链子在齿轮上滚动,一节节潜入水中,再携带着水,从长长的桶子里升上来。喷涌的水,在水车槽子里小流片刻,便欢呼地扑进水道。我光着脚丫和前赴后继的水赛跑,看它欢快地流遍每一个干涸的角落。甜甜的井水缸。在流淌中一点点交出了自己……甜水井充盈着半个村子大大小小的水缸。每当乡亲们担着吱呀唱歌的水桶来挑水、父亲总是放下手里的活儿,和来人一会儿家常。要是有小孩跟着来,父亲便格外高兴,除了摘果子招待,还会让我们在园子里玩个够。
⑤夏日的夜晚,是农民最悠闲的时候。吃完晚饭父亲将草席搬出来,在门口铺开。我躺在上面,用手指数着天上的星星。父亲一边抽旱烟,一边摇着芭蕉扇为我赶蚊子。他是我的风扇和故事篓子,是我的《十万个为什么》。牛郎织女的故事,善恶报应的故事……如清风,飘进我的耳朵。夜深露水下来,好戏才刚刚开场一傍晚抓回来的知了猴,早已各自占据有利位置,倒挂在蚊帐上,开始金蝉脱壳,勇敢地、义无反顾地然在将这场脱衣秀持续到黎明时分。获得新生的蝉,呈淡绿色,显得那么娇嫩脆弱。它们喘息着,慢慢张开水袖,如闪亮登场的青衣......
⑥时至今日,田园中的一草一木,父亲劳作的身影,开心的笑容,依然在我的脑海中循环上映
(选自《文苑》2019年第四期,有删改)
17.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首段着力渲染园子的环境,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品读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从描写或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3分)
他刨地前总是先往手心里吐两口唾沫,搓搓两只大手掌,将锄柄高高举起,像是挥舞着一支灵动的画笔,在空中画出一道美丽的彩虹,将锄头深深地锲入那散发着清香的土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第④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刻画了父亲怎样的性格特征?(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在横线上写几句话,将文章的结尾补充完整。要呼应前文,表达情感,点明主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训练(50分)

22.“握手言欢”“握手言和”“握手成交”“大手握小手”“何时重握手”“和美好时光握手”“和每棵树握手”“一切从握手开始”......
相信这些词语和句子一定会引发你的联想与思考。请以“握手”为题,写一篇文章











答案
jǐng chuāng 迥 既
拮____诘 辟____僻 谛____缔 燥____躁
C
B
5.(1)祥子的“门道是拉车时“多留神,少争胜”,这样不会出毛病;知道自己“嘴慢气盛,弄不过那些老油子们”的短处,他干脆不大到“车口”上去,在这僻静的地点,可以从容地讲价;“有时候不肯要价”让“人们只好信任他”。
(2)①才刚人行,就摸到了门道;②明白自己的短处,不大到车口”上去与“老油子们”争高低;③有时候故意不肯要价,让人家摸不着底,“使人们不知怎样才好
6.(1)医生缺乏职业道德,不讲诚信,病人看病难,看病贵
(2)大量的贫困患者看不起病,有限的医疗资源被过度消耗。
7.雄免脚扑朔,雌免眼迷离 对镜帖花黄 万里赴戎机 朔气传金柝 壮士十年归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8.夸耀 打发 随便,随意 畏惧,害怕
9.(1) (卖油翁)看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只是对他微微点头
(2)(南方人)天天与水为伴,十五岁就学会了潜水的方法
10.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 无他,但手熟尔(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生不识水(不学而务求其道)
11.要想学会一项技能,就得多操练
12.弟弟卖掉老宅 送回钥匙 我们珍藏(保存)钥匙
13.回老家的途中看到母亲精神爽朗,感受到母亲对老宅的依恋,到瞒着母亲卖掉老宅,怕母亲伤心责怪而感到愧疚不安。
14.老钥匙的一个个齿痕,能让我们想起老宅,唤醒、开启在老宅的那段有意义义的潜在心底的生活记忆。
15. ①重情重义。三婶买下老宅,主动送回钥匙。②淳朴热情,善解人意。我们回到老家,三婶周到热情地接待:三婶懂“我”妈的心思③热爱故土家园。三婶讲述自己家“老钥匙”的故事;老房子将拆迁时三婶的话
16.①对故土家园的依恋之情。文中人物对老钥匙的珍视,对老宅的依恋。②血脉亲情。三婶讲述的故事中,回想起与亲人生活的场景③邻里真情。三婶送回钥匙;我们回乡时,三婶热情周到的接待
17.描绘了父亲的田园以及父亲在田园中劳作的情景,抒写了“我”童年的快乐生活,表达了“我”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父亲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18.文章首段对田园的环境进行浓墨重笔的描写,是为了渲染田园的幽静和美丽,为下文写父亲的田园劳作及“我”对田园生活的热爱铺垫感情基调
19.①用动作描写的方法,通过连贯的动作,细腻地刻画了父亲动作的娴热和流畅,突出了劳动的美感,表达了对父亲的敬佩之情。②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父亲的锄柄比作画笔,挥锄的动作比作画彩的美感,表达了对父亲的热爱和崇敬之情。
20.画了父亲热情、好客、善良、豁达、热爱邻里乡亲的性格特征。
21.父亲的园子,像一只美丽的摇篮,盛放着我无忧无虑的童年,盛放着我对对父亲的怀念,更盛放着我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