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金色的鱼钩 课件(3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13 金色的鱼钩 课件(34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01 12:54: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13 金色的鱼钩
RJ·6年级下册

本文的内容是真实的,那枚珍贵的鱼钩现在珍藏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博物馆中。
助读资料






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中共临时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虽然红军英勇奋战一年,付出重大伤亡,但未能粉碎敌人的"围剿"。党中央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本文讲述的就是红军在长征途中的故事。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简称 “长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革命根据地(亦称陕甘苏区)进行的战略大转移。从 1934 年 10 月开始,到 1936 年 10 月结束。历时两年,行程二万五千里。中央红军长征前约 8.8 万人,到达陕北后只剩下约七千。

多音字
牛吃草的时候,常常不把草嚼( )烂就吞到肚子里。倒嚼( )的时候,再把草从胃里反刍回来,在嘴里慢慢地咀嚼( )。


jiáo (嚼碎)
jiào (倒嚼)
jué (咀嚼)

jiào
jiáo


jué

词语积累
热气腾腾 怒气冲冲 人才济济 白雪皑皑

无边无涯 再接再厉 不屈不挠 百发百中

奄奄一息 铁骨铮铮 生气勃勃 神采奕奕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么事?把和题目有关的句子用线划出来。
初读感知


课文讲的是在长征途中,老班长为了照顾生病的伤员,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士们的生命,他用自己的忠诚和无私完成了党的委托。他永远地留在了那片无边无际的草地上,留给战士们的只有那根用缝衣针弯成的钓鱼钩。

段落划分
第一部分(1—2):讲老班长接受任务,长征途中,照顾我们。
第二部分(3—22):讲老班长弯钩钓鱼,自己不吃。
第三部分(23—33):讲老班长昏迷不醒,壮烈牺牲。
第四部分(34):保存鱼钩,永远怀念。




再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老班长外貌的语句,在文中作标记。思考:从老班长外貌变化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红军战士??


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白了。
可以看出老班长在长征途中饱经风霜,长征的艰苦。

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
可以看出老班长日夜为小战士们操劳,因为找到了一个能让战士们吃上好一点的东西的办法,而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可以看出他是多么尽职尽责。

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可以看出老班长老班长看到三个小战士不肯喝鱼汤,生怕他们饿坏了身子,他又心疼,又着急,责怪自己没能完成指导员交给的任务,因此眉毛拧成了疙瘩。
  战士们喝下了鱼汤,他的眉头舒展开,充分表现了他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高尚品质。

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
老班长历尽艰辛,任劳任怨,照顾三个年轻的病号。他胜利地完成了上级交给他的任务,可是自己已经衰弱到不能支撑的地步,死亡的威胁正步步朝他逼来。

故事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地方都蕴含着感人至深的情,把让你感动的句子找出来,动情地和同桌相互读一读,再来感受老班长这份深深的爱。



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

神态、动作描写


他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
语言描写

“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 ······ ” “ ······ 见着指导员,告诉他,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看,你们都瘦得 ······”

通过上面的语句,我们都体会到了老班长为别人着想、舍己为人的可贵品质。
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
我这样做是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保存鱼钩
等革命胜利了,让子孙永远瞻仰它

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这个鱼钩虽然长满了红锈,但它象征着老班长忠于党、忠于人民、舍己为人的精神,所以说,他闪烁着金色的光芒,昭示着老班长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

接受任务:草原途中,照顾我们

舍己为人
金色的鱼钩
板书设计
护送病号:弯勾钓鱼,自己不吃


壮烈牺牲:安定情绪,昏迷不醒
永远怀念:保存鱼钩,子孙瞻仰
忠于革命
学习多角度写作手法
【多角度写作】本篇课文运用了外貌描写、神态、语言等多角度描写,让我们认识了以为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老红军。
写作手法
【举例】外貌: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语言: “ ······ 见着指导员,告诉他,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看,你们都瘦得 ······”



拓展延伸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一、用“√”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瞻仰(zhǎn yán)奄奄一息(yān yǎn)

抽噎(yē yī)收敛笑容(jiǎn liǎn)
课堂练习






二、选词填空。
严峻 严厉

1. 老班长( )地说:“小梁同志,共产党员要服从党的分配。你的任务是坚持走路,安定两个小同志的情绪,增强他们的信心!”
2.望着老班长十分( )的脸,我一句话也说不上来,竟扑倒在他怀里哭了。
严厉
严峻
1.把描写老红军外貌的句子抄下来。
2.读一读红军长征的其他故事,与同学交流,开个故事会。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