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名著导读《傅雷家书》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下名著导读《傅雷家书》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01 19:22:3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八下《傅雷家书》名著导读
一、作家、作品
傅雷(1908—1966),字怒安,号怒庵,上海人,翻译家、文艺评论家。20世纪60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吸收为会员。他的全部译作,现编成《傅雷译文集》,从1981年起分15卷出版,现已出齐。
傅雷作为一个翻译家,别人说“没有他,就没有巴尔扎克在中国”,他翻译的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深深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作为音乐鉴赏家,他写下了对贝多芬、莫扎特和肖邦的赏;作为文学评论家,他对张爱玲小说的精湛点评,为文学界作出了文本批评深入浅出的典范;他写给长子傅聪的家书《傅雷家书》自20世纪80年代出版至今,已经感动了数百万读者。
二、内容简介
1.内容概括
《傅雷家书》是将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编了傅雷先生 1954 年至 1966 年 6 月的 186 封书信, 最长的一封信长达 7000 多字, 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 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 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是父子的真情流露。 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好几种作用:①讨论艺术;②激发青年人的感想;③训练傅聪的文笔 和思想;④做一面忠实的“镜子”。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 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 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 艺术的尊严”, 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 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如何劳逸结合、 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还以相当多的篇幅 谈美术,谈音乐作品,谈表现技巧、艺术修养等。可以说,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 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 傅聪——著名钢琴大师、 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 后成“家”, 超脱小我,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
2.主题
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三、人物形象
人物 形象
傅雷 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对亲人(主要是儿子)无私地热爱,有良知,为人坦荡,禀性刚毅。
傅雷夫人 因材施教,教育思想非常成功。
傅聪 傅雷的儿子,著名钢琴大师,刻苦用功,生活有条有理,严谨,热爱音乐。
傅敏 傅雷的女儿,英语特级教师,正直、善良,勤勤恳恳。


四、艺术特色
傅雷以其真诚的姿态、丰富的学识撰写家书,与儿子谈如何做人、谈爱情婚姻、谈艺术追求,真挚的情感、丰富的学识、深刻的哲理、流畅的文笔,使《傅雷家书》成为中国当代散文史上别具一格的真诚、精彩的篇章。其艺术特色表现在:①以书信的形式;②真情的流露;③文字生动优美,读来感人至深。
傅雷的家书文笔典雅晓畅,在真挚感情的表达中体现其流畅文笔的感人魅力。傅雷以长辈与儿子促膝谈心的姿态,以朋友间讨论人生与艺术的心态,给儿子写家书,自然而真挚。在行文中,傅雷常常以充满诗意的流畅笔触抒写其真挚的感受与体悟。在谈论人生感悟时,傅雷常常抒写其自我真切的人生感悟,在真挚朴实的言语中表达其对于世道人生的感受与见解,常常在流畅的言语中充满发人深省的魅力。读《傅雷家书》,读者会如同面对一位睿智的长者,语气亲切自然,会如同会晤一位渊博的学者,语言流畅智慧,从中既可以领略到一位慈父的良苦用心,也可以感受到一位学者的广阔胸襟。

五、常识记忆
1.傅雷,我国著名的文学艺术(翻译家),从30年代起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介绍工作,主要翻译的作品有《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高老头》《幻灭》等。
2.《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1954年至1966年六月。
3.在1954.3.24上午的一封家信中,傅雷表明了自己生活的准则: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
4.傅雷素来主张教育的原则,即父母应该给孩子的人生信条是: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5.《傅雷家书》是一本普通而又奇特的书。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6. 关于感情问题,傅雷教导儿子无论如何要克制,以前途为重,以健康为重。
7.傅雷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得体、礼仪要气馁、遇困境不骄傲。
六、问答题速记
1.结合家书内容,说说傅雷眼中“坚强”的含义是什么。
答:在傅雷的眼中,“坚强”不仅是在失败时能勇敢地直面现实,达观地看待事业上的失败;而且更包括在成功时,面对鲜花和掌声,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永远保持对艺术的谦卑。这样才能如古人所言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能做到宠辱不惊,得失泰然。
2.《傅雷家书》是苦心孤诣的教子篇。在傅聪长大成材的道路上,作为父亲的傅雷,从哪些方面给予儿子悉心指导?请结合书信内容具体分析。
答: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做人要谦虚、严谨,面对困境地不气馁,面对顺境不骄傲,礼仪要得体等;对待艺术要真诚,有艺术尊严,有民族荣辱感,做“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在日常生活中要劳逸结合,正确理财,正确对待恋爱婚姻等。(从做人、对待艺术、日常生活三个方面谈)
3.傅雷在给儿子傅聪的一封信中曾经说过:“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请结合《傅雷家书》相关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答:“朋友”的意义,首先在于感情上、精神上的互相理解与慰藉。当傅聪情绪消沉时,可以毫无顾虑地向父亲倾诉,而父亲并没有高高在上、横加训斥,或者说些教条式的训诫。相反,他能够充分理解儿子的痛苦,首先尽力地安慰他,让儿子觉得温暖、放心;然后娓娓而谈,以十分平等的口气给他提出一些人生的忠告。朋友的境界,还在于志同道合,互为知音。傅雷与傅聪对音乐艺术有许多共同的感受可以交流,可以互相补充、互相借鉴,这也是“父子如朋友”的体现。
4.阅读了《傅雷家书》,你能看出傅雷与儿子傅聪之间除了血肉相连的父子关系,还是什么关系? (提示:至少还有三种关系)
答:①人生和艺术上的知音关系;②亲密无间的朋友;③师生关系。
5.《傅雷家书》家书不是普通书信,从这些长篇累牍的书信中,确实可见一个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 的关怀,并且不断地以一个长者的人生体验,艺术心得与生活智慧作为孩子的明灯,处处闪耀着深刻隽语。傅雷在信中曾对傅聪说:家信有好几种作用,都是什么?(请用书中的原话回答)
答: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 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 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 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