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 (课件+视频+素材,共7份)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春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 (课件+视频+素材,共7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3-01 23:38:45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教学课件
七年级 下册
新课标(BS)
数 学















1 用表格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视频:一对父女三十年的照片之路
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从小变大,变老!
视频:万物生长纪录片
万事万物不变的是它永不停息的“变”!
王波学习小组利用同一块木板,测量了小车从不同高度下滑的时间 (如图).他们得到如下数据:
支撑物高度/cm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小车下滑时间/s 4.23 3.00 2.45 2.13 1.89 1.71 1.59 1.50 1.41 1.35

1.23

0.55

0.32

0.24

0.18

0.12

0.09

0.09

0.06
(1)支撑物高度为70 cm时,小车下滑时间是多少?
(2)如果用h表示支撑物高度,t表示小车下滑时间,随着h逐渐变大,t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3)h每增加10 cm,t的变化情况相同吗?
1.59
变小
不同
(4)估计当h=110时,t的值是多少.你是怎样估计的?
(5)随着支撑物高度h的变化,还有哪些量发生变化?哪些量始终不发生变化?
估计是1.30秒,因为时间越来越少.
下滑的时间t发生了变化,小车下滑的路程没有.
在上面的实验中,t随着h的变化而变化,h是自变量,
t是因变量;小车下滑的距离始终没变,所以在变化过
程中数值始终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例1 林老师骑摩托车到加油站加油,发现每个加油器上
都有三个量,其中一个表示单价(元/升)的数值固定
不变,另外两个量分别表示加油量(升)、加油金额
(元),数值一直在变化,在这三个量中______是常
量,________是自变量,_________是因变量.
单价
加油量
加油金额
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区分方法:
1.看变化的先后顺序,自变量是先发生变化的量,因变量是后发生变化的量;
2.看变化的方式,自变量是一个主动变化的量,因变量是一个被动变化的量;
3.看因果关系,自变量是起因,因变量是结果.
能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了吗?
例2 父亲告诉小明:“距离地面越远,温度越低”,
并且出示了下面的表格:



父亲给小明出了下面几个问题,请你和小明一起回答:
(1)如果用h表示距离地面的高度,用t表示温度,那么 随着h的变化,t如何变化?
随着h的升高,t在降低.
(2)你知道距离地面5千米的高空温度是多少吗?
-10℃
(3)你能预测出距离地面6千米的高空温度是多少吗?
-10-6=-16(℃).
1.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的体温是随时间
的变化而变化的,在这一问题中,因变量是( )
A.沙漠 B.体温 C.时间 D.骆驼
B
2.一个圆柱的高h为10 cm,当圆柱的底面半径r由小到大变
化时,圆柱的体积V也发生了变化,在这个变化过程中(  )
A.r是因变量,V是自变量 B.r是自变量,V是因变量
C.r是自变量,h是因变量 D.h是自变量,V是因变量
B
3.下表所列为某商店薄利多销的情况.某商品原价为560元,随着不同幅度的降价,日销量(单位:件)发生相应的变化(如表):


这个表反映了____个变量之间的关系,______是自变量,________是因变量.从表中可以看出每降价5元,日销量增加____件,从而可以估计降价之前的日销量为____件.

降价
日销量
30
750
4.研究表明,当每公顷钾肥和磷肥的施用量一定时,土豆的产量与氮肥的施用量 有如下关系:
氮肥施用量/kg 0 34 67 101 135 202 259 336 404 471
土豆产量/t 15.18 21.36 25.72 32.29 34.03 39.45 43.15 43.46 40.83 30.75
(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反映了氮肥的施用量和土豆的产量之间的关系.
氮肥的施用量是自变量,土豆的产量是因变量.
(2)当氮肥的施用量是101 kg/hm2 (hm2是单位“公顷” 的
符号)时,土豆的产量是多少?如果不施氮肥呢?
当氮肥的施用量是101 kg/hm2时,土豆的产量是32.29 t/hm2.如果不施氮肥,土豆的产量是15.18 t/hm2.
氮肥施用量/kg 0 34 67 101 135 202 259 336 404 471
土豆产量/t 15.18 21.36 25.72 32.29 34.03 39.45 43.15 43.46 40.83 30.75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氮肥的施用量是多少时比较适宜?说说你的理由.
(4)粗略说一说氮肥的施用量对土豆产量的影响.
氮肥的施用量为336 kg/hm2时比较适宜,因为此时土豆的产量最高.
土豆的产量随氮肥的施用量的增加先增加,
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又降低.
氮肥施用量/kg 0 34 67 101 135 202 259 336 404 471
土豆产量/t 15.18 21.36 25.72 32.29 34.03 39.45 43.15 43.46 40.83 30.75
小结
自变量
因变量
被动变化的量

常量
变量
主动变化的量



2.自变量是在一定范围内主动变化的量.
3.因变量是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量.
1.常量是在变化过程中始终不变的量.




谢 谢 观 看!
(共18张PPT)

教学课件
七年级 下册
新课标(BS)
数 学















2 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在“小车下滑的时间”中,
1.支撑物的高度h和小车下滑的时间t都在变化,它们都是变量.其中小车下滑的时间t随支撑物的高度h的变化而变化,
2.支撑物的高度h是自变量,
3.小车下滑的时间t是因变量.
还记得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方法吗?
如图,三角形ABC底边BC上的高是6cm.当三角形的顶点C沿底边所在直线向点B运动时,三角形的面积发生了变化.
(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因变量各是什么?

(2)如果三角形的底边长为x (cm),那么三角形的面积y (cm2)
可以表示为_______.
(3)当底边长从 12 cm变化到 3 cm时,三角形的面积从______cm2变化到 ______cm2.
三角形的底边长度是自变量,三角形的面积是因变量.
y=3x
36
9
关系式是我们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另一种方法,利用关系式,
如y=3x,我们可以根据任何一个自变量值求出相应的因变量的值.


关系式法:
1.关系式是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定量表达;
2.关系式是在给定自变量值后能确定相应的因变量的值,但是因变量可能不唯一
(4)估计当h=110时,t的值是多少.你是怎样估计的?
(5)随着支撑物高度h的变化,还有哪些量发生变化?哪些量始终不发生变化?
估计是1.30秒,因为时间越来越少.
下滑的时间t发生了变化,小车下滑的路程没有.
在上面的实验中,t随着h的变化而变化,h是自变量,
t是因变量;小车下滑的距离始终没变,所以在变化过
程中数值始终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你还记得圆锥的体积公式是什么吗?





其中的字母表示什么?










r
h
变化中的圆锥












h
r
r
h


底面半径不变
高变
高不变
底面半径变
双击图标查看
如图,圆锥的高是4cm,当圆锥的底面半径由小到大变化时,圆锥的体积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因变量各是什么?

(2)如果圆锥底面半径为r(cm),那么圆锥的体积V(cm3)与r的关系式为 .
(3)当底面半径由1cm变化到10cm时,圆锥的体积由 cm3变化到 cm3.
圆锥的底面半径的长度是自变量,圆锥的体积是因变量.
如图,圆柱的底面直径是2 cm,当圆柱的高h cm由大到小变化时,圆柱的体积V(cm3)随之发生变化.
(1)在这个变化中,自变量和因变量各是什么?

(2)写出圆柱的体积V与高h之间的关系式.
自变量是圆柱的高h,因变量是圆柱的体积V.
V= =πh.
(3)当h由10 cm变化到5cm时,V是怎样变化的?





(4)当h=0时,V等于多少?此时表示什么?
当h=10cm时,V=πh=10πcm3;
当h=5cm时,V=πh=5πcm3.
所以当h由10cm变化到5cm时,
V从10πcm3变化到5πcm3.
V=0,此时表示平面图形为—直径为2cm的圆.
你知道什么是“低碳生活”吗? “低碳生活”
是指人们生活中尽量减少所耗能量,从而降低碳
(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的一种生活方式.
(1)家居用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以用关系式
表示为_____________,其中的字母分别表
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上述关系式中,耗电量
每增加1kW·h,二氧化
碳排放量增加___________.
当耗电量从1kW·h增加到
100kW·h时,二氧化碳排
放量从_________增加到
_________.
0.785kg
78.5kg
0.785kg
y=0.785x
二氧化碳排放量 耗电量
(3)小明家本月用电大约110kW·h、天然气20m3、
自来水5t、油耗75L,请你计算一下小明家这
几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家居用电的二氧化碳:
110×0.785=86.35(kg)
开私家车的二氧化碳:
75×2.7=202.5(kg)
家用天然气的二氧化碳:
20×0.19=3.8(kg)
家用自来水的二氧化碳:
5×0.91=4.55(kg)
对于气温,有的地方用摄氏温度表示,有的地方用华氏温度表示,摄氏温度x(℃)与华氏温度y(°F)之间存在的关系为:y=1.8x+32,如图所示:
(1)用表格表示当x从-10到30(每次增加10),y的相应的值.
解:(1)
(2)某天,连云港的最高气温是8℃,悉尼的最高气温是91°F,问这一天悉尼的最高气温比连云港
的最高气温高多少摄氏度(结果保留整数)?
解:(2)y=91,则1.8x+32=91,
所以有x≈33,
33-8=25(℃).
所以这一天悉尼的最高气温比连云港的高25℃.
小结
1.关系式:是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
2.关系式法优点:可以准确的知道任意一自变量值所对应的因变量的值
3.关系式法的运用:利用常见几何图形的基本公式,如面积、周长、体积等,来表示变量间的关系




谢 谢 观 看!
(共14张PPT)

教学课件
七年级 下册
新课标(BS)
数 学















3 第1课时
用图像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一)
1.对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我们已经分别学习了
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表示方法.
列表法
关系式法
2.张小明星期日去郊外爬山,他的爸爸为他记录了如下数据:
爬坡长度x/m 30 50 80 100 150 200
爬坡时间t/min 2 3.7 6.5 9 14 20
(1)当爬坡100 m时,所花的时间是多少?
(2)当爬坡每增加20 m时,所花时间增加的数值相同吗?
(3)从数据的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变化趋势?
9 min
不相同
随着爬坡长度的增加,所需要的时间越来越多.
3.圆锥的高是5 cm,当圆锥的底面半径由小到大时,圆锥的体积也随之发生变化.
(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因变量各是什么?
(2)如果圆锥底面半径为r(cm),体积为V(cm3),则V与r之间有什么关系?
(3)当底面半径为3 cm时,圆锥的体积是多少?
(4)圆锥的体积随底面半径的增大怎样变化?
自变量是底面半径,因变量是圆锥体积.
增大
温度/ ?C



27

31
M
D
N
37

15
E


23
3
请根据下图填空:
(1)上午9时的温度是____,
12时呢?
(2)这一天的最高温度是___,
是____时达到的, 最低温
度呢?
(3)这一天的温差是____,
从最低温度到最高温度经
过____小时.
14?C
27?C
31?C
37?C
15
23?C
3时
12
温度/ ?C

D

E





F





(4)在什么时间范围内温度在上升? 在什么时间范围内温度在下降?
(5)图中的A点表示的是什么?
B点呢?
(6)你能预测次日凌晨1时的温度吗? 说说你的理由.
0时到3时、15到24时
21时的温度是310C
0时的温度是260C
大约是240C左右
3时到15时



横轴
纵轴
0
1.用图像表示变量间的关系最大的特点就是直观;
2.图像的水平数轴(横轴)上的点表示自变量,竖直数轴(纵轴)上的点表示因变量;
3.图像能较为直观的反映变化趋势
例题 一天,小明发烧了,早晨吃过药后,感觉好多了,体温基本正常,下午体温又开始上升,吃过药后又感觉体温正常了,如图是他的体温变化图.
(1)这个图象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2)根据图象填表:



(3)当时间取0~24时之间的一个确定值时,小明的体温能确定吗?
时间/时 6 12 18 24
体温/℃ ? ? ? ?
时间(时)与体温(oC)
39
36
37.8
36.3
能确定
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的体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变化.
(1)一天中,骆驼的体温的变化范围是什么?它的体温从最低上升到最高需要多少时间?
A



温度/℃
时间/时

35至40℃
12小时
(图中25时表示次日凌晨1时)
A



温度/℃
时间/时

(图中25时表示次日凌晨1时)
(3)在什么时间范围内骆驼的体温在上升?在什么时间范围内骆驼的体温在下降?
(2)从16时到24时,骆驼的体温下降了多少?
(4)你能看出第二天8时骆驼的体温与第一天8时 有什么关系吗?
其他时刻呢?
3℃
上升:4至16时和28至40时
下降:0至4时,16至28时和40至48时
体温一样
海水受日月的引力而产生潮汐现象,早晨海水上涨叫做潮,黄昏海水上涨叫做汐,合称潮汐. 潮汐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下面是某港口从0时到12时的水深情况.
(1)大约什么时刻港口的水最深?深度约是多少?
大约3时港口的水最深,深度约是7.5 .
(2)大约什么时刻港口的水最浅?深度约是多少?
大约9时港口的水最浅,深度约是2.4 m.
3时到9时港口水深在减少.
(4)在什么时间范围内,港口水深在减少?
0时到3时和9时到12时港口水深在增加.
(3)在什么时间范围内,港口水深在增加?
(5)A,B两点分别表示什么?还有几时水的深度与A点所表示的深度相同?
A点表示6时港口的水深大约为5 m,B点表示12时港口的水深大约为4.3m;0时水的深度与A点所表示的深度相同.
(6)说一说这个港口从0时到12时的水深是怎样变化的.
0时到3时水深在增加;3时到9时水深在减少;9时到12时水深又在增加
小结
1.图象是我们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又一种方法,它的特点是非常直观.
2.曲线型图象能够反映出数据的变化趋势,通过结合横纵数轴表示的意义,我们能够很直观的感受到数据的意义.




谢 谢 观 看!
(共18张PPT)

教学课件
七年级 下册
新课标(BS)
数 学















3 第2课时
用图像法表示的变量间关系(二)
我们已经学习了几种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
1.表格法
下表所列为一商店薄利多销的情况,某种商品的原价为450元,随着降价的幅度变化,日销量(单位:件)随之发生变化:
降价(元) 5 10 15 20 25 30 30
日销量(件) 718 787 845 895 937 973 1000
在这个表中反映了   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是自变量,    是因变量.
2
每件商品的降价
日销量
变量间的数值具体,对应清楚
2.关系式法
某出租车每小时耗油5千克,若t小时耗油q千克,
则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____,q与t的关系式
是    .
t
q
q=5t
变量间的内在关系确定
3.图象法(曲线型图象)
下图表示了某港口某日从0时到6时水深变化的情况.
1)大约什么时刻港口的水最
深?约是多少?
















0
5
6
4
3
2
1
1
2
3
4
8
7
6
5
水深/米
时间/时

A

2)A点表示什么?
3)说说这个港口从0时到6时
的水位是怎样变化的?
变量的变化趋势直观
在3时最深,约为7米
在4时最深,约为6.5米
在0~3时水位上升,
在3~6时水位下降
每一辆汽车上都有一个时速表用来指示汽车当时的速度. 你知道现在汽车的速度是多少吗?
约为50km/h























0
4
8
12
16
20
24
90
60
30
时间/分
速度/(千米/时)
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速度往往是变化的.下面的图象表示一辆汽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1)汽车从出发到最后停止共经过了多少时间?它的最高时速是多少?
共经过了24分,最高时速是90千米/时.























0
4
8
12
16
20
24
90
60
30
时间/分
速度/(千米/时)
(2)汽车在哪些时段保持匀速行驶?时速分别是多少?
大约在2分到6分,18分到22分之间汽车匀速行驶,速度分别为30千米/时和90千米/时.























0
4
8
12
16
20
24
90
60
30
时间/分
速度/(千米/时)
(3)出发后8分到10分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情况?
出发后8分到10分之间,汽车处于静止状态,可能遇到了特殊情况,如等红灯,或在加油,或发生了交通事故等























0
4
8
12
16
20
24
90
60
30
时间/分
速度/(千米/时)
(4)用自己的语言大致描述这辆汽车的行驶情况.
汽车从0分到2分加速行驶,2分到6分匀速行驶,6分到8分减速行驶,8分到10分停止不前,10分到18分加速行驶,18分到22分匀速行驶,22分到24分减速行驶直至速度为0.























0
4
8
12
16
20
24
90
60
30
时间/分
速度/(千米/时)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有时随着自变量
的变化,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也会发生变化,反映在图象上
就是分段图象.
折线(分段)图像:
能根据不同部分图像中变量间的关系特点来合理的解释实际问题
建立图像和文字间对应的“数形”的统一
例题 新成药业集团研究开发了一种新药,在实验药效时发现,如果儿童按规定剂量服用,那么2小时的时候血液中含药量最高,接着逐渐减少,每毫升血液中含药量y(微克)随时间x(小时)的变化情况如图.当儿童按规定剂量服药后:
(1)血液中含药量最高是多少微克?
(2)A点表示什么意义?
(3)当每毫升血液中含药量为2微克以上时,治疗疾病
是有效的,那么这个有效期是多长时间?
(1)血液中含药量最高是多少微克?
(2)A点表示什么意义?
(3)当每毫升血液中含药量为2微克以上时,治疗疾病是有效的,那么这个有效期是多长时间?
解:(1)血液中含药量最高是4微克;
(2)由于A点所对应的自变量的值为10,因变量的值为0,所以A点表示服药后10小时,血液中含药量为0微克;
(3)由图象可知,当时间在1小时到6小时之间时,含药量大于2 微克,所以,有效期的时间为:6-1=5(小时).
1.一辆公共汽车从车站开出,加速行驶一段后开始匀速 行驶.汽车到达下一个车站,乘客上下车后汽车开始加 速,一段时间后又开始匀速行驶.下面的那一幅图可以近似地刻画出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变化情况?











速度
速度










0
时间
0
0
0
速度
速度
A
B
C
D
B
2.下图的图象反映的过程是:小明从家去超市买文具,又去书店购书,然后回家.其中x(min)表示时间,y(km)表示小明离家的距离,小明家、超
市、书店在同一条直线上.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超市离小明家有多远?小明走到超市用了多少时间?
(2)超市离书店有多远?小明在书店购书用了多少时间?
(3)书店离小明家有多远?小明从书店走回家的平均速度是每分钟多少米?
折线图像的不同部分对应不同的实际情形(常考)
你能从图中分别找到从家去超市、在超市购物、从超市到书店、在书店选书和从书店回家所对应的图像部分吗?
(1)由图象可以看出超市离小明家1.1 km,
小明走到超市用了15 min.
(2)超市离书店2-1.1=0.9(km),
小明在书店购书用了55-37=18(min).
(3)由图象可以看出书店离小明家2 km,
小明从书店走回家的平均速度是
小结
2.图象法能直观反映变量间的整体变化情况及变化规律,是表格法、关系式法所无法代替的.
1.在表示两变量间关系时,图象法是关系式和表格法的几何表现形式.
3.根据图象的变化趋势或周期性特征,不仅可回顾事情的过去,还可预测事情的未来.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