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与反思 -1.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与反思 -1.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3-01 11:18: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教材分析: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是教科版新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的第一课。本课是《电》单元的起始课,主要是让学生从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来认识电荷是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一切物质中的,多余的电荷如果在一个物体上静止不动的话,就会产生静电现象,如果电荷沿着导线定向移动,就会产生电流。从而使学生对电的本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学生后面学习电的其他知识打基础。
二、设计理念:
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这是教学活动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是学生自主探究科学文化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以教师的引导带动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活动,辅之以小组合作交流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等,同时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为教学辅助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各种感官活动全面、全程的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以及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科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运用科学的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以强化,这样让学生更加明白。
三、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过程与方法:在探究活动中,能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学生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体验静电现象,初步了解对静电现象的科学解释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究不同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师表演魔术:同学们喜欢表演魔术吗?下面老师邀请两位同学和我一起表演一个小魔术好吗?
2.师展示:
第一步:让一个学生把气球直接放到另一位学生的额头上,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第二步:让一个学生把气球与自己的衣服或者头发摩擦,再放到另一个学生的额头上,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第三步:邀请这两位同学把塑性桃子挂到桃树上,脱落了?怎么办?看老师的,用毛皮摩擦桃子,挂到黑板上!鼓掌欢送两位同学!
3.师问:刚才魔术表演中的现象神奇吗?这种神奇的现象在科学上叫什么?
生:静电现象
师:知识真丰富!今天就让我们当当小科学家一起探究《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师呈现板书)
二.体验静电现象
1.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师:静电现象在我们身边是非常常见的,你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见过或亲自感受过哪些静电现象呢?学生举例回答。
师:对,同学们所举的都是静电现象,那什么情况下发生静电现象呢?(引出摩擦概念)生活中的物体相互摩擦后会出现麻,吸引轻小物体,发光,刺啦响等静电现象。那同学们想不想在课堂上也制造一些静电现象呢?
2.学生制造静电现象
师出示材料:说明每一种材料的名称,并展示课件提示的要求与实验操作。
师:请各小组长将实验材料按实验单上的分类,发到实验操作员手中,实验操作员注意完成实验后请及时将材料收回。实验时间五分钟,我们看在规定的时间内哪一个小组制造的静电现象最多,好,开始吧!
学生做实验老师巡视观察指导!
实验结束请学生汇报实验过程
师:时间到,看到同学们一双双认真观察的眼睛与一双双操作严谨的双手,老师觉得你们就像一个个小科学家一样,真棒!现在我很期待你们的实验结果汇报,会有什么收获呢?那一组想先来,好,你举手很积极,请你先汇报我们听!
学生汇报(老师要根据学生的汇报及时的给予肯定与鼓励)
3.避雷小常识
师:同学们制造了这么多静电现象真了不起!老师也给同学们准备了两个很有趣的静电现象,同学们想不想看看?
师:第一个是科技馆的静电体验机,当我们的手放到静电起电机的金属球上时,我们的头发就会出现一种什么现象?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就是“怒发冲冠”。
师:第二个需要同学们先思考一下(师出示问题)
学生回答是闪电雷电
师:对,在自然界中这种静电现象的气势是非常大的,当然危害性也是很大的,不知道同学们对避雷知识有多少了解?谁来说说在雷雨天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看来同学们对避雷小常识的掌握还是很全面的。真了不起!
三.认识正、负两种电荷,探究两种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1.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发现静电现象在生活中非常常见,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那么同学们此刻你有没有什么疑问呢?
指名学生回答
师的评价语:你真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你的问题很有探究价值,老师把你的问题呈现出来,我们一起来思考探究一下!
师:请同学们齐读问题,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段小视频,请同学们认真观看从中寻找一下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播放视频,老师同时书写板书(正电荷、负电荷)
师:谁来回答一下第一个问题?
学生回答,老师出示正负两种电荷的卡片。
师评价语:你的语言很严谨,思路很清晰,真像一位小科学家,真了不起!
师:第二个问题?谁想回答?
学生回答,师用毛皮摩擦卡片吸在黑板上。
2.师:原来物体摩擦后会带上正电或负电,那毛皮摩擦了两个吸管以后,它们带上了电,相互接近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学生自由猜测,并说说理由。)
情况到底怎么样,我们要用什么方法验证?(实验)那好,我们就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老师带来了我们的实验材料,两个吸管。科学家发现用毛皮快速摩擦两个吸管后(教师手势演示),它们都带相同的负电荷。还有两根玻璃丝。科学家发现用同一块丝绸同时快速摩擦两根玻璃丝后(教师手势演示),它们都带相同的正电荷(PPT出示)。我们就让摩擦后,带相同负电荷的吸管和带相同正电荷的玻璃丝相互接近。首先我们齐读实验提示,现在请小组长拿出实验材料并操作实验,其他同学安静地观察现象,思考怎么会出现这么神奇的现象!
(PPT出示)得出的结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如果有学生提出了异种电荷互相吸引,马上接上他的话:是不是像你说的这样呢?我们也来预测和观察下。】
如果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吸管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学生猜测。
到底是不是这样,我们也来通过实验验证一下,注意合作。
学生实验,老师指导,记录员完成实验报告单。
小组汇报。
你们的发现和它们小组一样吗?(一样)好,我也把它写在黑板上。
教师板书:不同种电荷,互相吸引。
(PPT出示)得出结论: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不同种电荷相互吸引。
四.拓展延伸
1.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那么静电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同学们想不想看呢?
2.老师寄语:同学们,身边的神秘现象并不是永远的不解之谜,我们用科学的精神不断探索、不懈努力一定会揭开这个谜底找到答案!
五.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回到家,用毛织品多次摩擦一个气球后去靠近流动的细小水流观察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在收获的同时,也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梳理如下,作今后之鉴。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是本学期科学(北师大版)第一单元《电》的第一课,我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经验,他们都经历过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只是他们大多数没有对静电现象进行深入的探究。因此,在设计本课时,我首先用几个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引导学生对静电现象的关注,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然后通过摩擦起电等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有些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会产生静电,进一步认识静电产生的原因,电流的形成。
学生实验活动时,在科学课堂上,教师开始实验前,学生迫不及待;教师宣布实验结束,学生余意未尽,还想继续。这个时候,总是很难让学生停下来,不得不采取给纪律奖来激励他们赶快坐好,而实际上,这种处理总是不尽如人意的,因为接下来的环节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所以,要让学生形成实验之前先思考,实验过后自己停下来并进行整理、反思的好习惯。首先,实验以前必须清楚要求。要求应该简洁明了,科学实验,要求由老师带领学生提出,以后慢慢形成习惯,学生学会自己提出实验要求。另外,在科学课中一直开展的实验竞赛,让学生知道一旦实验完成就要尽快收拾坐好,并认真作好实验记录,准备发言。习惯是慢慢养成的,老师就是在这样的一次又一次实验中,不断强化要求,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交流汇报时学生的注意力往往会集中在自己的实验活动中,对别的小组的汇报交流不仔细倾听。所以,每次实验以后,我都会要求他们把实验材料放回去,静下心来思考实验中的发现,整理自己的思路,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到交流汇报中来。同时,认真倾听其它小组的发言,与自己的思考进行比较,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应该以听众的身份出现,尽量不打断学生的发言,让他们充分地展示自己。
在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上放手不够大胆。科学课,学生动手操作的地方很多,我在教学时每每遇到这样的问题,都会出现不敢放手的现象。我总是有“不放心”的心理,都是在经历了“全扶”、“半扶”的过程之后才敢“全放”。这节课还是存在这种问题。其实,学生有这方面的能力,教师大可不必有“不敢放手”或“不能放手”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