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
课时
课
题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授课教师
吴佳平
授
课
时
间
2018.3.2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①学生能够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②尝试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伞藻移接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2、通过对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建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1、说明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中心;2、说出遗传、基因的概念;3、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视频、多媒体课件、建构模型材料等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师生活动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什么是遗传二、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中心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三、总结归纳四、习题巩固
新闻:曹操墓的真假Q1:为什么要征集全国的曹姓男子来测遗传物质?Q2:这些人与曹操之间可能存在什么关系?Q3:关于遗传,你有哪些想了解的问题呢?提示:按照“什么是遗传——遗传物质在哪——遗传物质是什么——遗传物质长什么样”这样的顺序进行探究。课件展示遗传现象图片、文字,归纳遗传的概念及提出遗传信息的概念。过渡:生活中的二维码蕴含各种各样的信息,在生物体内,也有这样隐含着生命信息的“二维码”,它在哪里呢?我们一起去找一下。【活动一】四人一组,阅读书32-33页,对照图22-2伞藻实验一,图22-3伞藻实验二,小组讨论分析:1、为什么选择伞藻作为实验材料?2、伞藻实验一中,切除帽后的伞藻,为什么能长出和切除前一样的帽?3、伞藻实验二中,为什么伞藻的移接体长出的帽是伞形的而不是菊花形的?4、伞藻实验说明了什么?(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中心)过渡:既然遗传现象的出现与细胞核有关,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中心。那细胞核中的什么物质可能是遗传物质,存在遗传信息呢?【活动二】学生自主阅读活动单材料,小组讨论,进行归纳材料一:
19世纪末,生物学家发现
存在于细胞核中,并在生物的传宗接代中具有重要作用。科学家们发现,染色体是由
和
两种物质组成的。了解染色体的组成读图,了解染色体在同种生物和不同种生物体细胞中的特点。若数目和结构发生变化会引起怎样的严重后果。材料二:1928年,美国科学家格里菲斯用一种有荚膜、毒性强的和一种无荚膜、毒性弱的肺炎双球菌对老鼠做实验。他把有荚病菌用高温杀死后与无荚的活病菌一起注人老鼠体内,结果他发现老鼠很快死亡,同时他从老鼠的血液中分离出了活的有荚病菌。这说明无荚菌竟从死的有荚菌中获得了什么物质,使无荚菌转化为有荚菌。后来格里菲斯又在试管中做实验,发现已死的有荚菌壳中遗留的核酸(因为在加热中,荚中的核酸并没有被破坏)可以使无荚菌长出荚膜,成为有荚菌。格里菲斯称该核酸为“转化因子”。材料三:1944年,美国细菌学家艾弗里从有荚菌中分离得到活性的“转化因子”,并对这种物质做了检验蛋白质是否存在的试验,结果为阴性,并通过实验证明“转化因子”是DNA。但这个发现没有得到广泛的承认,人们怀疑残留的蛋白质起到转化的作用(当时的技术不能除净蛋白质)。后来美籍德国科学家德尔布吕克的噬菌体(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DNA构成)侵染大肠杆菌,这个实验证明了
有传递遗传信息的功能。材料四:烟草花叶病毒甲、乙,均是由蛋白质外壳和RNA(一种核酸)构成的生物。(1)病毒甲感染烟草,甲病特征,分离出病毒甲;(2)病毒乙感染烟草,乙病特征,分离出病毒乙;(3)病毒甲的蛋白质外壳+病毒乙的RNA组成新病毒丙,丙感染烟草,乙病特征,分离出病毒乙;(4)乙病毒的蛋白质外壳+病毒甲的RNA组成新病毒丁,丁感染烟草,甲病特征,分离出病毒甲。以上实验说明烟草患病特征和病毒的
有关,子代病毒种类也和
有关。综合四则材料,说明
。【活动三】关于DNA,你知道多少?播放视频,了解DNA的结构等相关知识。1、双螺旋结构(两条链组成)2、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为基因,即DNA上存在基因前后呼应:由于DNA上有许多基因,可随生物的生殖传给后代,所以在曹操墓的争议事件中,征集全国曹姓男子参与遗传物质的检测也是有据可查的!过渡:今天我们了解了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是由联系的,那就请同学们来动动手和脑,来构建个模型吧!【活动四】细线、橡皮泥、牙签、水彩笔(荧光笔)等,制作染色体、DNA、基因关系模型。【活动五】套娃游戏(表示细胞、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如果分别用五个大小不同的圆圈来表示以上几个名词,你能像“套娃”一样把它们组合起来吗?在每个圆圈内写上各自所属的名字,并附上一句话简介。1.生物的遗传信息中心是(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细胞壁2.每一种生物的体细胞中都含有特定数目的染色体。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A.人的体细胞中含有46条染色体B.猫的体细胞中含有19条染色体C.洋葱的体细胞中含有8对染色体D.
玉米的体细胞中含有10对染色体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人的体细胞中多了一条染色体可能导致严重的遗传病。B.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它们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基因。D.科学实验证明,细胞中的DNA大多在染色体上。4.下列有关DNA分子、基因和染色体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一个DNA分子就是一条染色体B.一个DNA分子上只有一个基因C.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D.一个细胞中只有一个DNA分子5.观察下图并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①是___,它主要是由___和___组成。(2)图中②是__,上面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做__。
教师播放新闻,学生观看新闻,并回答老师的问题。学生看图,并了解概念。学生阅读课本,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活动单材料,小组讨论,进行归纳,得出结论。教师播放视频,学生观看,谈谈对DNA的认识。教师指导,学生建构模型,培养动手能力。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归纳。学生答题,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围绕教学方式、学习效率、课堂得失、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进行反思
本课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了丰富的学生活动,让学生参与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只是模型建构时需要教师多加提点,学生能力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