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食和月食》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第四课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日食和月食是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2、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处于月影中时,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而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2、对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
3、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科学研究方案的重要性。
2、能够大胆地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
3、意识到模拟实验与推测和客观真实是有一定差距的。
4、意识到天文现象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
5、加强科学思想教育,反对封建迷信活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探究日食的成因和学生独立自主探究月食的成因。
教学难点:
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日食和月食信息的图片、照片、课件、录像资料、书籍等;地球仪,乒乓球、实心球、篮球、。
学生准备:小弹珠、乒乓球、实心球;课前收集有关日食和月食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
1、组织学生认真阅读第四课课文内容。(师:板书课题“日食和月食”)
2、师提问:课题中的“日”代表什么?生回答:代表太阳;师提问:课题中的“月”代表什么?生回答:代表月亮;那么这里的“食”是什么意思?生回答:遮掩、掩盖、挡住……师课件展示:所谓“食”是指一个天体被另一个天体或其黑影遮掩的天文景象。
3、提问:那么发生日食太阳究竟被什么天体遮掩了呢?
二、新知探索
(一)对日食发生的过程和特点作出假设
1、老师这里有一个篮球,一个乒乓球,我们怎样操作才能让这个乒乓球完全的挡住这个篮球。下面请大家用你们桌面上的实验仪器动手操作实践。
实验注意事项:
①把大球当作太阳,小球当作月球,我们自己的头当作地球。
②左手持大球,右手持小球,用小球绕自己的头转动一周表示月球绕地球一周,当月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三个天体在一条直线时,看看在什么情况下看不见“太阳”。
当观察者位于图中三个不同位置时,分别用单眼观察小球遮掩大球的现象。大球看上去是怎样的呢?
2、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小结日食发生过程中的一些特点:(1)太阳似乎被一个物体挡住了;(2)挡光的物体是圆形或球形的;(3)挡光的物体是运动着的运动的方向是自西向东,逆时针;(4)推测挡光的物体应该是月球。
3.提问:作出进一步推测:日食是怎样发生的?
(二)分组模拟日食的发生验证假设
1、刚才有同学认为是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造成了日食。怎样用实验的方法来证实我们的推测?告诉大家这种实验我们可以称为模拟实验。这个实验我们怎么设计呢?
2、分小组设计模拟实验的计划,设计时注意:(1)用什么实验材料来做这样一个模拟实验
(2)如何做实验
三球的距离应怎样来模拟?(3)在实验中估计会出现哪些现象?
(4)观察到的哪些现象能说明日食发生了
(5)观察时我们应处在什么位置?
4、学生分小组进行模拟实验:一号学生用实心球代表太阳,二号学生手持乒乓球代表地球,三号学生手持小弹珠当月球自西向东运动,用小弹珠绕半球面地球仪转动一周表示月球绕地球一周,看看在什么情况下会看不见太阳,四号同学用画图的方式迅速记录月球,地球,太阳的位置关系。
请大家模拟出发生日食时的场景。
5.请三位同学到讲台上模拟演示天体的运动。要求:
当你认为发生日食时就停止运动。
学生分别带上模型上讲台演示。
6、交流:(1)模拟实验是如何做的 (2)哪些现象可以说明发生了日食?(3)这时太阳、月球、地球各处于何种位置?(4)在什么情况下不会发生日食 (5)日食一般发生在什么时候?
三、复述日食的成因。
1、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日食的形成原因。
[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
学生在黑板上画出简图并让学生讲解日食的成因。
2、播放日食成因的录像以验证学生的推测。
3、出示日食成因示意图,阅读课本54页日食的成因。
4、交流:你们从图中还有什么发现?
(1)、发生日食时,不是地球上所有的人都能同时看到,只有处在月球影子里的人才能看到日食。
(2)、根据自己对日食成因的分析,推断日食总是发生在农历初一
5、过渡:那么月食又是怎么发生的呢?
四、学生自主探究月食的成因。
1、谈话:请同学们推测一下月食发生的原因。月食发生时,三个天体的位置又是如何的呢?
2、学生思考推测。
(预设:在月球运动过程中,如果太阳、月球、地球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月球的光,这时地球上的人们就会观察到月食现象。)
3、用模拟实验加以证实。
4、你能将月食发生的示意图画出来吗?(学生尝试画出月食成因示意图。)
5、出示月食成因示意图。
6、根据示意图说说月食的成因。
7、讨论:月食发生在农历的什么时候?
(月食总是发生在农历十五)
五、总结拓展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比如对模拟实验有何认识?
对于日食和月食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2、模拟场景演示:让学生观察并指出发生日食和月食的位置,思考:
边模拟边提问:月球围绕地球一圈,是多长时间?在这一个月里发生了日食和月食了吗?实际情况是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呢?
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和上述表格得出结论:日食和月食是一种十分罕见的天文现象,不是每个月都发生的。
并让学生了解全食、偏食、环食;了解月食为什么不可能发生环食。以及今年能观察到得一次日全食。
板书设计:
4、日食和月食
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
日食(农历的初一前后):
地球
月球
太阳
月食(农历的十五前后):
月球
地球
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