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
《油菜花开了》
授课教师
学校
电话
教材分析
《油菜花开了》是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新的生命”单元第一课。本课安排了二个活动:观察一棵油菜;观察一朵油菜花。从这二个活动内容的安排我们可以看出,这节课是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的观察顺序来设计的,内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先观察一棵油菜,然后以最能吸引学生注意的“花”为研究载体,自然过渡到对油菜花的构造和生长过程的探究。本课内容既是本单元学习的引子,又要为后面几课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和情感基础。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科学课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部分学生已学会了自己收集资料和进行课堂记录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已会进行仔细的观察,学生在实验前已具备了提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计划,最后进行实验验证,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学生小组内的合作
交流也有了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开花植物花的构造组成;“十字花科”植物的特点。能力目标:能用解剖的方法辅助观察花的各部分组成及特点。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研究植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爱护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
重点:学会观察油菜花各部分的构造;
教学难点
难点:学会使用镊子解剖植物,了解油菜花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准备
开花的油菜植株,镊子、放大镜、观察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亲近油菜花(出示多媒体课件) 师:同学们,春天到了,你们喜欢春天吗?我可喜欢了,原因很简单:一是可以载种各种种样的花;二是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花。你们在上放学的路上已经看到了绿油油的油菜开出了一朵朵金黄色的油菜花,是那么金黄,是那么耀眼。今天,让我们一起去再去欣赏这些美景吧。去进一步走进油菜花,了解油菜花,去揭开它们藏着许多秘密。板书课题:油菜花开了 (二)知识迁移,认识油菜 活动一:(1)认识一株油菜由几个部分组成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花呀 (师:出示凤仙花)对,凤仙花。三年级时我们认识过,还记得起这凤仙花各部分的名称吗 那能不能根据凤仙花各部分的名称来知道油菜各部分的名称呢? (2)欣赏油菜花田的美丽景色。(出示课件) 我们今天就来研究油菜花。 (3)学生独立的观察:一株油菜 (4)小组交流:一整株油菜,认识油菜的各部分。 (5)(请学生回答)油菜各部分的名称 小结:小结:油菜和凤仙花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这样的植物叫绿色开花植物﹙板书﹚。(三)解剖实践,探索油菜花 活动二:⑴观察一朵油菜花 师:刚才同学们都认识了油菜的各个部分,你认为油菜的六部分中哪一个部分最美? 师:好!下面,我们就来观察一朵油菜花。师:首先大家先看教师的“桃花模型”出示凤仙花结构图,了解凤仙花的组成。师:我们可以怎样观察它呢?(可能有的孩子会说看、摸、闻)可是,油菜花太小了,咱们看不清,怎么办?今天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一种科学家们常用的方法――解剖(板书:解剖) 师介绍工具以及使用方法:(镊子,放大镜) ①师边示范镊子边介绍怎样解剖:解剖时我们应该从外到里;
应该夹住根部,以保留各部分的完整,每解剖一部分都把他平铺在白纸上;然后分一分,把同类的粘贴在同一条双面胶上,贴时朝向要相同,如上下,正反面。 ②将放大镜放置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再将需要观察的物体放置在放大镜下(靠近放大镜),然后沿着肉眼与放大镜之间的直线方向,缓缓地移动物体,直至看清楚物体的细微结构为止。示范使用放大镜观察油菜花。小组观察,并交流所观察到的这朵油菜花。(要求学生采摘一朵完整的油菜花进行观察。) ⑵认识油菜花各部分的名称。 为了今后学习和交流的方便,我们先来认识油菜花各部分的名称。抽选一名学生指认油菜花各部分的名称。 ⑶提问:油菜花的雄蕊、雌蕊究竟是什么样子?它们是什么气味?只借助图片和放大镜我们还是不清楚。为了更仔细地观察油菜花,我们今天学习一种新的观察方法,叫做解剖。用什么解剖呢?(用镊子。) 油菜花虽小,但却是油菜生命的一部分,我们解剖它是为了学习的需要,花朵十分脆弱,所以我们解剖时要十分小心。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解剖油菜花应该按什么顺序进行更好? (老师在听取学生回答后小结出解剖顺序,并且按顺序出示表格) 活动表一: 相信学生了解了这些要求后,会更加小心翼翼地解剖一朵油菜花,更懂得尊重生命、爱惜生命。 ⑷学生活动:学生分小组观察、解剖油菜花的各个部分,(教师做相应的指导)并把观察、解剖的结果填写在一朵油菜花的观察记录表上。 ⑸小组上台交流汇报,互相补充。 ⑹小结:一朵油菜花的花瓣有四瓣,排列成“十”字形。它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个部分组成的。
作业布置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刚才我们知道了油菜花是属于十字花科的植物,你还知道了哪些十字花科的植物呢? 小结:一株油菜的花会从花蕾成为盛开的花,那花是又是怎样结出果实的呢?还有很多很的发现,还有待我们去继续探究。
板书设计
板书:
油菜花开了 方法:解剖 油菜植株: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花朵: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课后反思
1、科学课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让学生通过实验研究活动得出结论。在本课中,我让学会采用自主探究的方式,为孩子们准备了来自于生活熟悉的实物"油菜花",引导孩子们进行了从整体到局部由浅入深地进行油菜花的探究活动,不断地提出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激发了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培养了勇于探究的精神。
2、考虑到实验的实际操作,我为学生准备了人人能操作的实验材料,包括每二人一株油菜花、每组一个放大镜、每组一把镊子。这些材料的准备,是学生进行充分的观察、操作、发现等活动的前提保证。在实验过程中,我安排了四人一大组的合作探究,两人一小组的协作观察和一个人独立完成的解剖活动。
3、关注情感,整合发展。在课末,告诉孩子们,解剖是为了更好更深入地了解油菜花的特点,它虽小,但依然有生命,依然开得美丽,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懂得爱护它们。面对大家桌上已经研究过了但还有生命的油菜,你又打算怎么办呢?讨论后,大家一致表示把它们种回田里去,并继续关注它们的生长情况,自然渗透环保教育,培养了人文情怀。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掌握探究方法的同时,激发了探究的欲望,受到了保护环境,关爱生命的教育,"三维"目标得到有机整合。
一堂课下来,当然还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
1、关注细节,注意习惯培养。课堂常规的养成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关键所长,一般的实验操作课,学生都很有兴奋,稍不注意,组织不到位,就显得乱糟糟的,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在平时就应该非常注重学生的课堂常规的养成,做到次序井然,收放自如。
2、在学生实验操作时(对油菜花的观察以及进一步的解剖中),对学生还不够信任,不敢放手,没有能很好地引导,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参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