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与反思 -2.5 种子的萌发 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与反思 -2.5 种子的萌发 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3-01 14:08:2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种子的萌发》教学设计及意图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有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种子萌发的条件,通过以往实验回忆种子萌发所需条件,以此观察种子产生的变化,得出结果和结论;第二部分是通过解剖实验,了解种子的内部构造。第三部分是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并记录分析种子萌发发生的变化。教材编写的主要思路是从实验和生活实际出发,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植物的种子能够孕育生命,条件适宜时种子就会萌发,新的生命就会开始生长。
2、植物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
3、种子的各个部分在种子的萌发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进行对比实验并做记录。
2、运用感官和工具研究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探究种子奥妙的兴趣,养成认真细致、坚持观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观察蚕豆种子的构造与各部分的作用。
【教学准备】
1、学生材料:放大镜2个,浸泡2天的蚕豆、黄豆等种子,记录表,抹布。
2、教师材料:浸泡2天的蚕豆、黄豆等种子,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课件展示(农民伯伯播种):我看到了什么?我有什么问题?
(引起注意,激发思考)
2、种子的萌发需要哪些条件?
(适宜的温度、合适的水份、充足的空气、合适的土壤。)
3、颜色、形状、大小各异的种子,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使命,那就是繁殖后代,在适宜的条件下,种子就会发芽,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种子的萌发。(板书:种子的萌发)
二、探究种子内部构造
1、(出示浸泡过的蚕豆)种子吸收了水分后就慢慢萌发、生长了。但是,种子为什么会萌发?它里面到底有什么,你们知道吗?
(引发思考,激发兴趣)
2、光有猜测是不够的,想知道种子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该怎么办?怎么做这个实验?
让我们来解剖种子吧。
(课件出示一颗豆子,教师先细致示范,学生细心观察后进行实验。)
实验要求:(1)、解剖过程中要细心小心,不能争抢。(2)、把观察到的豆子用文字或画图的形式记录下来。
3、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适时提问:这是什么?它像什么?怎么才能更好的记录下来。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细心记录自己所看到的,并加以注明。)
4、交流汇报:让个别学生展示记录表,交流自己的收获。
(这部分是最重要的部分,教师要加以引导,但不能把自己的主观认识强加在学生身上。)
(学生解剖、观察、记录、交流,时间是整节课占时间最多的部分)
5、教师结合课件讲解种子结构。它们都由哪些部分组成。结合课件认识双子叶种子和单子叶种子(如:玉米、水稻等)
6、、请你在你解剖的种子里找一找胚根、胚芽、子叶。在你画的图中标出名称。
(加强对种子各部分的认识。)
7、为什么这些种子都要有种皮和胚两大部分呢?你认为它们分别起什么作用呢?
(因为种子里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可以发育成一株植物。)
三、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
1、你知道胚的各个部分是怎么变化的吗?植物的根、茎、叶到底是由哪部分发育成的?
(课件出示种子发育图片,加强学生的认识。)
2、我们从图片上知道了胚的各部分变化。想不想亲自做一做实验,观察观察?实验很简单,(示范)与以往的种植观察一样。
可接下来的观察记录就不简单了。因为它不是观察一次两次就能成功的,需要我们坚持观察。
发芽蚕豆各部分变化记录表
第3天
第6天
第9天
……
胚芽
胚根
子叶
四、种子的各组成部分及作用
1、现在我们再来巩固一下种子都有哪些部分组成的。
(课件展示)
2、这些组成部分都有些什么作用呢?
种皮:有保护作用。既保护种子不受伤害。
子叶:有两片,肥厚,储存营养物质,最后变小消失。
胚芽:生有幼叶的部分。最后发育成茎和叶。
胚根:连接胚芽相对的一端。最后发育成根。
(了解种子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加深认识。)
五、拓展练习
1、将颗粒完整、饱满的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25℃左右下分别播种,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里,乙组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的发芽情况是(
C

A乙先发芽
B甲先发芽
C同时发芽
D都不发芽
2、有一个描述花生果实的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头住着白胖子。”麻屋子是指花生果实的(
A
),红帐子是指(
C
),白胖子是指(
D

A.果皮
B.种子
C.种皮
D.胚
E.胚乳
F.子叶
(拓展练习是知识的迁移与延伸)
六、结束语
在这阳光灿烂的春天里,用我们的双手栽下漫天的绿色,用我们的心灵守望五彩的地球家园。
(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提倡大家爱护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
【设计意图】
本节课的教学思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知道种子里面有什么,了解种子各部分的作用,激起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及研究欲望,并在活动中让学生意识到要爱护我们的地球家园。本着以上的思路,我对教材的内容做了适当的调整,把浸泡种子的实验简略处理,把教学重点放在研究种子内部构造的教学中,根据本校条件选择材料,制定适宜可行的实验操作。这样做的意图有:一是简易可行,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在头脑中知识认知。二是有重点有目的的实验就必然会产生探究的欲望,当他们有机会有能力验证自己的想法时,心情一定是非常兴奋的,观察一定是非常仔细的。
研究种子各部分作用时,我也作了简略处理,着重点也是放在了后续的连续观察日记中。提议并设法让学生去后续验证,让科学实验更加有可行性和后续性,而不是单纯一节课了事。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后让他们自己去验证的连续观察日记,不一定能有多少学生能坚持下来,教师也无法进行调控。但愿通过这样的连续观察活动,让更多的孩子认识到生命的可贵,更加爱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从观看种子生长的过程开始的,和课前预想的一样,绝大多数学生都对种子的生长感兴趣,这样开了一个成功的好头。然后我便直切主题:“以蚕豆种子为例,它为什么会生根发芽?它的里面到底有什么,你知道吗?”听到这个问题后,大多数学生的反应都很茫然,只有三四个学生迟疑地将手慢慢举起。我想这时学生一定在头脑中极力寻找种子的影子,这正是我所需要的。在这里,我是想让学生通过猜想将头脑中对种子内部构造的认识展示出来,这样既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认知状况,又可促使学生对他们头脑中的原有知识产生怀疑,产生去探究的欲望。也许是以前很少用到绘画这种描述方式,也许是对种子内部的构造不清楚,因此,开始时许多学生迟疑着不知从何下笔,从学生犹豫不决的样子可看出他们平时确实没有认真观察过花生种子。这也是在我意料之中的。本环节除了让学生回顾旧知,也想借此给学生们一个触动,促使他们平时能关注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在巡视时我偶然发现个别学生虽有自己的想法,但绘画水平不高,不能很好地将自己所想的画下来。针对这种情况我及时地调整了要求,允许他们用文字帮助说明。我觉得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随时改变并完善自己的要求,以让学生都能各尽所长,都能有所收获。面向全体学生,这也是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