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与反思 -3.2 食物中的营养 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与反思 -3.2 食物中的营养 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3-01 14:09: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
《食物中的营养》教学设计
一、教学课题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食物中的营养》
二、教学分析:
《食物中的营养》是在前一课调查、统计了一天中吃过的食物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食物中所含有的营养成分进行探究,是让学生懂得营养全面合理的重要性的基础。因此,是承上启下的一课,也是十分重要的一课。通过各项活动,要让学生认识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其成分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及其作用。完善一天的食物记录,辨别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属于“实验能力”的系列。
这节课分为五部分教学:1、引趣揭题,展示目标2、集思广益,合作探究3、师生互动,实践新知
4、综合反馈,巩固新知5、变式训练,巩固应用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对上一节课的学习中,对一天的食物已经有了丰富的认识,大多数学生都知道我们是通过食物获取营养的,这是我们能顺利进入并完成本课的知识基础。
2、四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半科学课的学习,已能较为熟练的运用调查、观察、实验、记录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这是学习本课的能力基础。
3、在生活中,学生们对食物中所含有的营养成分的认识还相当有限,部分学生甚至一无所知,这是学习本课的障碍,同时也说明了学习本课的必要性。
四、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食物中所含有的营养成分的不同对一天的食物进行分类。
2、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知道食物中含有那些营养成分。
难点:用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
六、教学过程:
(一)、引趣揭题,展示目标
1课前先放一些有关贫困地区的儿童所吃食物的图片。吸引学生的眼球并提出问题那些贫困的人们最需要的是什么?食物。从而揭示课题。
2.揭题: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二)、集思广益,合作探究
活动一:逛超市
识营养成分(食物含有哪些营养成分 )
1.激发学生对食物的兴趣,出示超市的图片“带领”学生一起逛超市,选取自己喜欢的食物。结合课本中的内容,充分熟悉六大营养成分。(看课本44-45页,说一说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Ppt播放通常可以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六大类
3.应用视频完善食物中哪些食物中含有这些营养成分
活动二:查资料
了解营养作用(食物中营养对身体的作用)
1.
让学生自己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资料、图书等途径获得的资料自主学习,
2.利用演示文稿介绍食物中营养成分的主要作用。
活动三:填表格,一天食谱(在一天的食物中,我们能获得哪些营养?)
1、出示表格让学生记录昨天一天中所吃的食物。
2、使学生通过对“一天中的食物”的重新分类完成想一想发现:(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但没有一种食物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因此不能只吃一种食物。)
(三)、师生互动,实践新知
活动:做实验,辨营养成分(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1.提问怎样辨别食物中含有脂肪?
让学生尝试在白纸上挤压、滑动花生米,观察现象?(从而让学生知道在白纸上挤压含有脂肪的食物会留下油迹)
2.怎样辨别食物中含有淀粉?
让学生在淀粉中滴几滴碘酒,观察现象?(从而让学生知道在淀粉中滴上碘酒会变蓝)
3.鉴别蛋白质的方法?让学生
把毛发在火上烧有什么气味?
(从而让学生知道在含有蛋白质的食物在火中烧会有烧焦的味道)
(四)、综合反馈,巩固新知
1.通过学习和探究你有什么收获?
2.在平时的饮食中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引导学生在吃食物时(1)食物要多样化,不偏食不挑食,不然会因为缺少某种营养而得病。(2)进食要适量,吃得不够会营养不良,吃得过多,会得肥胖病。)
(五)、变式训练,巩固应用
运用所学知识为家人设计一份营养美味的早餐。
七、板书设计:
2、食物中的营养
蛋白质
人体的主要成分




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维生素、矿物质
调节身体机能
八、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从学生熟悉的逛超市买自己喜欢的东西等日常生活、饮食习惯入手,组织了系列探究活动。整个教学活动通过查找相关资料、视屏播放、实验来了解食物中所含的六大营养成分。让学生知道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并学会辨别脂肪、淀粉和蛋白质的方法。揭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然后根据提示掌握实验的基本要领,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认真完成实验,并填写实验单。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