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01 12:00: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知道国民经济的调整,“文化大革命”的概况,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王进喜、焦裕禄等先进人物的卓越贡献。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总结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失误的原因和经济建设的成就,培养学生辩证分析历史问题和借鉴历史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十年内乱过程的思考,培养学生高度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运用王进喜、焦裕禄等人的照片,了解他们的先进事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我们学习的楷模;认识到“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失误的原因和教训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组学习、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事业是全新的事业,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又成功。也有失误。
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取得了哪些成就,又遇到了怎样的挫折和失误呢?
(二)、新课讲授
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中共八大:
背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新形势。
时间、地点: 1956年、北京
内容: 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意义:
中共八大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体现了人民的利益,为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也有利于调动全国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中国八大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2、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大跃进”运动是指1958年至1960年间,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极“左”路线的运动,是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及其以后不断地错误批判1956年反冒进的基础上发动起来的,是“左”倾冒进的产物。
“大跃进”的主要表现为
①工业上:大炼钢铁
农业:虚报产量
人有多大胆,地有大大产!
人民公社运动: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五十年代后期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中,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作的一项重大决策。它违背了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相适应的关系。
由于在合作化运动的后期已出现了过急过猛的问题,所以人民公社化运动也出现了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情况,刮起了“一平二调三收款”的“共产风”。
特点:一大(规模大)、二公(公有化程度高)
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另一方面片面强调“快”,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导致“左”的错误的泛滥。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违背客观经济规律。
4、三年自然灾害:
"三年自然灾害",或者"三年困难时期",指中国从 1959年至1961年期间由于大跃进运动以及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所导致的全国性的粮食和副食品短缺危机。
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加上当时自然灾害严重等因素,1959-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的困难。
5、国民经济的调整:
中共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于1961年开始实施。 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 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呈现出物价稳定、市场繁荣的新面貌
二、“文化大革命”:
1、起因:
“我多次提出主要问题,他们接受不了,阻力很大。我的话他们可以不听,这不是为我个人,是为将来这个国家、这个党,将来改变不改变颜色、走不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我很担心,这个班交给谁我能放心。我现在还活着呢,他们就这样!要是按照他们的做法,我以及许多先烈们毕生付出的精力就付诸东流了。”--毛泽东
毛泽东认为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资产阶级都将存在,并企图复辟资本主义,这是党内产生修正主义的根源。他要求全党对阶级斗争问题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号召“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1964年,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进一步提出“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摘编自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
2、概况:
1966年夏,“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起来。
中央文革小组:陈伯达、江青、康生、张春桥。

江青、康生、陈伯达和张春桥等人趁机兴风作浪,制造混乱,出现了打、砸、抢、批等事件,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都起来“闹革命”。
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大批各级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民主与法治受到践踏,社会和生产秩序陷于混乱。
刘少奇在没有通过任何合法程序的情况下,被罢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席职位,并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全国动乱局面引起老一辈革命家的严重忧虑和愤怒,他们对江青等人的倒行逆施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但遭到了压制和打击。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周恩来和许多干部坚持党和国家的日常工作,尽量减少“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损失。
3、林彪反革命集团:
由林彪、陈伯达、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林立果等组成。他们在“文化大革命”中与江青反革命集团相互勾结,进行大量祸国殃民的罪恶活动,妄图夺取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
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乘飞机仓皇出逃,在蒙古温都尔汗机毁人亡(九一三事件)
4、四人帮:
1976年10月,主持中央工作的华国锋和叶剑英等,代表党中央采取断然措施,一举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
5、影响:
“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它的发动,有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很短暂,我们党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因而在探索中走了弯路。人世间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业,世界历史总是在跌宕起伏的曲折过程中前进的。
三、建设成就:
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高昂的热情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艰苦奋斗,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巨大成就。
建设成就:
工业:建成武汉、包头钢铁基地;大庆、胜利和大港油田,1965年,实现原油自给。
工业布局改善、门类增多。原有的沿海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广大内地也新建了不同规模的现代工业。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第发展起来。
交通方面: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
水利建设也取得很大成绩。
我国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居世界领先地位。同时,国防尖端技术取得了巨大进展。
我国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化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但是仍然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
1967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1970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73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
当然,这一切绝不是“文化大革命”的成果,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大得多的成就。
(三)、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但是在1958年党的总路线的指引下,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出现了严重失误。通过调整,我国恢复了经济发展,然而接下来又爆发了“文化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由于党和人民的艰苦努力,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四)、课堂练习:
1.中共“八大”成为中国全面的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主要是因为( C )
A.提出 1958 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 B.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C.科学分析了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D.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2.不同时代的宣传画体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下面的两幅图出现在( C )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B.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3、人世间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业,世界历史总是在跌宕起伏的曲折过程中前进的。下列属于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经历的最严重的一次挫折是( D )
A.“大跃进” B.土地改革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4、习近平总书记赞扬道: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习总书记赞扬的这位英雄模范人物是( B )
A.王进喜 B.焦裕禄 C.雷锋 D.邱少云
(五)、板书设计: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中共八大:
2、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4、三年自然灾害:
5、国民经济的调整:
二、“文化大革命”:
1、起因:
2、概况:
3、林彪反革命集团:
4、四人帮:
5、影响:
三、建设成就:
1、建设成就:
2、模范人物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