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8.3 动能和动能定理(课件+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8.3 动能和动能定理(课件+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3-01 12:54:10

文档简介


[A组 素养达标]
1.(多选)关于动能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B.重力势能可以为负值,动能也可以为负值
C.一定质量的物体,动能变化时,速度一定变化,但速度变化时,动能不一定变化
D.动能不变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解析: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所以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故A正确;动能只能为正值,故B错误;由于速度为矢量,当方向变化时,若其速度大小不变,则动能并不改变,故C正确;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动能不变,但并不处于平衡状态,故D错误.
答案:AC
2.质量为2 kg的物体A以5 m/s的速度向北运动,另一个质量为0.5 kg的物体B以10 m/s的速度向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EkA=EkB
B.EkA>EkB
C.EkAD.因为运动方向不同,所以无法比较动能
解析:根据Ek=mv2知,EkA=25 J,EkB=25 J,而且动能是标量,所以EkA=EkB,A项正确.
答案:A
3.一质量为m的滑块,以速度v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左滑行,从某一时刻起,在滑块上作用一向右的水平力,经过一段时间后,滑块的速度变为-2v(方向与原来相反),在整段时间内,水平力所做的功为(  )
A.mv2       B.-mv2
C.mv2 D.-mv2
解析:由动能定理得:W=m(-2v)2-mv2=mv2,选项A正确.
答案:A
4.(多选)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用大小相等的力F分别拉它们在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运动相同的距离s.如图所示,甲在光滑面上,乙在粗糙面上,则下列关于力F对甲、乙两物体做的功和甲、乙两物体获得的动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F对甲物体做功多
B.力F对甲、乙两个物体做的功一样多
C.甲物体获得的动能比乙大
D.甲、乙两个物体获得的动能相同
解析:由功的公式W=Flcos α=Fs可知,两种情况下力F对甲、乙两个物体做的功一样多,A错误,B正确;根据动能定理,对甲有Fs=Ek1,对乙有Fs-Ffs=Ek2,可知Ek1>Ek2,即甲物体获得的动能比乙大,C正确,D错误.
答案:BC
5.一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绳悬挂于O点,小球在水平力F作用下,从平衡位置P点很缓慢地移动到Q点,如图所示,则力F所做的功为(  )
A.mglcos θ B.Flsin θ
C.mgl(1-cos θ) D.Flcos θ
解析:由动能定理得WF+WG=0.
又WG=-mgl(1-cos θ),
所以WF=mgl(1-cos θ),C正确.
答案:C
6.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路面上行驶,它们的质量之比m1∶m2=1∶2,速度之比v1∶v2=2∶1.当两车急刹车后,甲车滑行的最大距离为l1,乙车滑行的最大距离为l2,设两车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不计空气阻力,则(  )
A.l1∶l2=1∶2 B.l1∶l2=1∶1
C.l1∶l2=2∶1 D.l1∶l2=4∶1
解析:由动能定理,对两车分别列式-F1l1=0-m1v,-F2l2=0-m2v,F1=μm1g,F2=μm2g.由以上四式联立得l1∶l2=4∶1.
答案:D
7.物体在水平恒力作用下,在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运动,当位移为x时撤去F,物体继续前进3x后停止运动,若路面情况相同,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最大动能分别是(  )
A. 4Fx B. Fx
C.  D. 
解析:对整个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得Fx-Ff·4x=0-0,解得Ff=;最大动能Ek=Fx-Ffx=,故D正确.
答案:D
8.如图所示,质量m=0.2 kg的小物体放在光滑的圆弧上端,圆弧半径R=55 cm,下端接一长为1 m的水平轨道AB,最后通过极小圆弧与倾角α=37°的斜面相接,已知物体与水平面和斜面轨道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1,将物体无初速度释放,(g取10 m/s2,cos 37°=0.8,sin 37°=0.6)求:
(1)物体第一次滑到水平轨道与右侧斜面轨道交接处的速度大小;
(2)物体第一次滑上右侧斜面轨道的最大高度.
解析:(1)小物体从圆弧上端到B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mgR-μmgsAB=mv-0
解得:vB=3 m/s
(2)设物体第一次滑上右侧斜面轨道的最大高度为H,此时物体离B点的距离为s,由几何关系有=sin α
由动能定理得:-μmgcos α·s-mgH=0-mv
解得:H≈0.40 m
答案:(1)3 m/s (2)0.40 m
[B组 素养提升]
9.如图所示,ABCD是一个盆式容器,盆内侧壁与盆底BC的连接处都是一段与BC相切的圆弧,BC为水平的,其距离d=0.50 m,盆边缘的高度为h=0.30 m.在A处放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并让其从静止出发下滑.已知盆内侧壁是光滑的,而盆底BC面与小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0.小物块在盆内来回滑动,最后停下来,则停止点到B点的距离为(  )
A.0.50 m B.0.25 m
C.0.10 m D.0
解析:设物块在BC面上运动的总路程为x.由动能定理知W合=Ek1-Ek0,其中Ek1=Ek0=0,所以,μmgx=mgh,则x== m=3 m,因为d=0.5 m,则==6,可见物块最后停在B点,故D正确.
答案:D
10.一辆质量为m、额定功率为P的小车从静止开始以恒定的加速度a启动,所受阻力为Ff,经时间t,行驶距离x后达到最大速度vm,然后匀速运动,则从静止开始到达到最大速度的过程中,机车牵引力所做的功为(  )
A.Pt B.(Ff+ma)x
C.mv D.mv+Ffx
解析:汽车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功率不是恒定的,故A错误;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开始匀加速阶段,机车牵引力为Ff+ma,但达到最大速度vm前,有一段变加速过程,牵引力逐渐变小,故B错误;由动能定理可得W牵-Ffx=mv,所以W牵=mv+Ffx,D正确,C错误.
答案:D
11.如图所示为半径R=0.50 m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底端距水平地面的高度h=0.45 m.一质量m=1.0 kg的小滑块从圆弧轨道顶端A由静止释放,到达轨道底端B点的速度v=2.0 m/s.忽略空气阻力,g取10 m/s2,求:
(1)小滑块在圆弧轨道底端B点受到的支持力大小FN;
(2)小滑块由A到B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
(3)小滑块落地点与B点的水平距离x.
解析:(1)滑块在B点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N-mg=m,
解得FN=18 N.
(2)根据动能定理得mgR-W=mv2,解得W=3.0 J.
(3)小滑块从B点开始做平抛运动,水平方向x=vt,
竖直方向h=gt2,解得x=v=0.60 m.
答案:(1)18 N (2)3.0 J (3)0.60 m
[C组 学霸冲刺]
12.如图所示,用汽车通过定滑轮拖动水面上的货船,汽车从静止开始把船从B拖到A.若滑轮的大小和摩擦不计,船的质量为M,阻力为船重的k倍,船在A处时汽车的速度为v,其他数据如图所示,则这一过程中汽车对船做的功为多少?(绳的质量不计)
解析:汽车对船做的功等于绳子对船做的功,而绳子的张力是变力,故应用动能定理求解.船在A处的速度为vA=.而阻力所做的功Wf=kMg(-),根据动能定理得WF-Wf=Mv-0,所以WF=+kMgH(-).
答案:见解析
课件41张PPT。3 动能和动能定理课前·自主梳理课堂·合作探究课堂·巩固演练课后·达标检测
课后·达标检测
运动 焦耳 1 N·m 1 kg(m/s)2 状态量 地面 标量 Fl ma 动能的变化 合力所做的功 代数和 动能增加 动能减少 恒力 直线 变力 曲线 × × √ × √ 课后·达标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