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可持续发展图解”,完成1~2题。
1.E、F、G的内容分别是( )
A.人口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
B.第一产业可持续发展、第二产业可持续发展、第三产业可持续发展
C.农业可持续发展、工业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
D.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
2.E1、F1、G1的内容可能分别是( )
A.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控制人口规模、提高生活质量
B.健康与卫生、能源生产与消费、保护生物多样性
C.农业与乡村的发展、保护大气层、荒漠化防治
D.消除贫困、城市发展、防灾与减灾
解析:第1题,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社会的持续发展、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生态的持续发展。第2题,E1、F1、G1应属于并列关系,且分别属于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B选项中,健康与卫生属于社会持续发展,能源生产与消费属于经济持续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则属于生态持续发展。
答案:1.D 2.B
3.为确保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不受影响,我国在青藏铁路建设中首开动物通道设置先河。这种设计理念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持续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协调性原则
解析: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首开动物通道设置先河,体现了人与其他物种之间的公平。
答案:C
按常理,鸭子长得越快鸭农越赚钱。但在湖北云梦、京山等地,一些鸭农却养起了“慢生鸭”。在自然环境捕食,辅之以麦麸、玉米、谷糠和青饲料,比用有添加剂的浓缩饲料喂养晚2个多月才能出栏,但肉质好,价格高,成为利润更高的绿色食品。据此回答4~5题。
4.“慢生鸭”饲养者在利于消费者健康前提下获取高利润的做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正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公平性原则
5.“绿色食品”是当今的热门话题。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①使用有剧毒的农药防治病虫害
②利用作物害虫的天敌防治病虫害等
③在面粉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
④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第4题,“慢生鸭”饲养过程中,饲养者付出较多成本饲养的鸭子质量高,在交换中获取高利润是合理的;消费者购买“慢生鸭”获取健康因此支付较高代价也是应该的,这种交换体现了公平性原则。第5题,绿色食品,是指按特定生产方式生产,并经国家有关的专门机构认定,获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优质、营养型的食品。使用有剧毒的农药防治病虫害会产生较多残留,损害人体健康,①错;利用作物害虫的天敌防治虫害等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②对;在面粉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损害人体健康,③错;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可以实现无污染,④对。
答案:4.D 5.C
为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循环经济即是其中的一条重要措施。读某地循环经济示意图,回答6~7题。
6.下列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
B.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人类应形成一种环境伦理意识
C.经济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D.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
7.图示生产过程( )
A.克服了生产的地域限制
B.形成了良性的生态系统
C.降低了农业生产商品率
D.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解析:第6题,经济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第7题,该生产过程中,对环境不产生负面影响,表明是良性的生态系统。
答案:6.C 7.B
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京都协定书清洁发展机制》指出,发达国家可通过帮助发展中国家减排温室气体来获得二氧化碳排放额度。2007年日本新日钢铁公司与山东东岳化工公司合作,进行全球最大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东岳化工将每年减排1 000万吨二氧化碳,并将此排放额售给日本公司。
材料二 日本每年淘汰1 800万台废旧电视机、洗衣机、空调和冰箱,产生60万吨电子垃圾,而其中的85%得到回收,这样大量铁、铜、铝、塑料和玻璃等物质得以再生,电子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得以减轻,实现了“商品-使用-回收-再生-商品”的良性循环。
(1)减排二氧化碳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我国国情和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你认为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应该做好哪些基本工作?
解析:第(1)题,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就是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过多,所以为了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世界主要碳排放国之间经协商,建立了清洁发展机制。第(2)题,材料二的主要内容是资源充分利用、减轻环境污染,结合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量有限、经济发展需要资源多等国情,我国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更应节约资源、减轻污染,同时控制人口数量,提高公民的环境意识。
答案:(1)减缓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减弱大气温室效应加剧的趋势)
(2)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清洁生产,减少污染;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环境意识。
课件42张PPT。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目标设定
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综合思维)
2.运用资料,解释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人地协调观)强基础 自主诊断析疑难 合作探究提能力 通关集训刷习题 巩固提升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环境与发展国际十大事件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认,联合国召开了一系列环境与发展会议,推动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我们共同的未来》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21世纪议程》 《千年宣言》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2.涵义: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________的需求,而又不危及________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人地关系_________的表现,其丰富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生态持续发展、______持续发展和______持续发展。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_______________。当代人 后代人 协调发展 经济 社会 可持续发展系统 [温馨提示] “可持续”与“发展”不能分家
“可持续”和“发展”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发展”是这个统一体的核心和最终目的;“可持续”是发展的最佳模式,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任何片面强调“发展”或片面强调“可持续”的观点都是错误的。3.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_______原则——包括同代人之间、______之间、人类与_____________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
________原则——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_______________之内。
________原则——发展经济和_________是世界各国共同的任务,需要各国的积极参与。同时,地球是一个整体,________问题往往会转化为________问题。这就要求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公平性 代际 其他生物种群 持续性 资源环境承载力 共同性 保护环境 地区性 全球性 [微思考] “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这句话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什么原则?
提示: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实现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的变革,是人类_________的深刻变革。世界各国纷纷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______的共同努力。
为实现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人类已经做了很多的尝试。其中,消除贫
困、发展绿色经济、提倡可持续消费已成为人类共识,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践行。行为方式 公众 1.消除贫困
______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环境恶化又会阻碍这些国家的发展。因此,_____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从________原则看,_________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2.发展绿色经济
人们将基于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经济称为“__________”,提出与之相对的“绿色经济”。绿色经济追求经济发展、_________、社会包容三方面的平衡,强调_________、资源高效利用和_________。我国在建设生态文明背景下,积极发展______经济和______经济,推进我国绿色经济的发展。贫困 贫困 公平性 消除贫困 褐色经济 环境保护 节能减排 社会公平 低碳 循环 3.提倡可持续消费
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_____的支持和参与。可持续消费旨在通过每个人负责任的行为,建立简约适度、_________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每个人都需要从日常生活出发,转变消费习惯,崇尚绿色消费,成为可持续消费的践行者。公众 绿色低碳 [微思考] 中国环境标志的含义是什么?
提示:中国环境标志图案由青山、绿水、太阳及十个环组成。环境标志的中心图案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外围的十个环紧密结合,环环相扣,表示公众参与,共同保护环境;同时十个环的“环”与环境的“环”同字,其寓意为“全民联合起来,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练习小测]
判断正误
(1)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指追求经济的增长。( )
(2)参与国际合作,共同治理污染符合公平性原则。( )
(3)涸泽而渔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 )
(4)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内涵是指人口、资源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
(5)中国消除农村贫困的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观念。( )
(6)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符合可持续消费的做法。( )解析:(1)可持续发展不仅指经济数量上的增长,更追求质量的改善和效益的提高,因而只能说经济增长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方面。
(2)参与国际合作,共同治理污染符合共同性原则。
(3)涸泽而渔指排干水来捕鱼,违背的是持续性原则。
(4)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内涵是指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方面。
(5)从公平性原则看,消除贫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
(6)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可以节约资源,符合可持续消费的做法。
答案:(1)× (2)× (3)× (4)× (5)√ (6)√探究一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公报明确提出了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在发展中倡导绿色、生态、低碳、循环的理念,改变以资源耗竭、环境污染支撑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对于保障中国经济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行进至关重要。提出了“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口号。[问题探究]
(1)“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口号反映了可持续发展的哪些方面?
(2)中国为什么要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
提示:(1)“既要金山银山”反映了经济持续发展,“也要绿水青山”反映了生态持续发展。
(2)绿色发展的理念反映了生态持续发展的观念,生态持续发展是持续发展的基础。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由经济、生态、社会三大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的一个复合系统,其基本内涵如下表所示: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如何区分持续性原则与公平性原则的“代际公平”
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是指人类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保持发展的持续性;公平性原则的“代际公平”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是有限的,需要与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前者是强调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持续性,后者是强调资源与环境发展的持续性,后者是前提,前者是目的,因此持续性原则与公平性原则的“代际公平”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2017年11月10日至11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越南中部城市岘港举行。会议围绕区域经济一体化、包容性增长、互联互通、互联网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展开讨论。据此完成(1)~(2)题。
(1)可持续发展观认为( )
A.经济发展就是可持续发展
B.禁止开采非可再生资源
C.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应相互协调
D.控制人口规模,维持在当前的水平(2)会议期间,APEC领导人共话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这反映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共同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阶段性原则 D.持续性原则
[解析] 第(1)题,可持续发展是由经济、社会、生态三大子系统共同组成的一个复合系统,其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相互协调。第(2)题,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发展的总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全球必须采取共同的行动,建立起良好的国际秩序和合作关系。
[答案] (1)C (2)A探究二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每年的6月5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环境日,2019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将于6月5日在杭州举行。联合国环境署确定的2019世界环境日主题是“Beat Air Pollution”,环境日中国口号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都关注当前国际社会所面临的最严重环境问题之一——大气污染。[问题探究]
(1)当前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方面?
(2)为保护环境,我们应该怎么做?
提示:(1)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2)切实履行好保护环境的责任,自觉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增强节约意识、环境意识、生态意识,养成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读图,回答(1)~(2)题。(1)有关此图所反映的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行车是我国目前主要的交通工具
B.骑自行车可以更好地提高全民身体素质
C.使用自行车可以节约时间
D.使用自行车可以有效地控制废气的排放
(2)私家车增多后,带来的环境问题有( )
①噪声污染 ②酸雨加重 ③臭氧层的破坏 ④空气中的固体悬浮微粒增多 ⑤交通堵塞
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解析:第(1)题,此图为环境公益广告,其目的是:倡导人们出行多使用自行车,从而减少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第(2)题,汽车尾气主要成分是:固体悬浮微粒、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等物质。臭氧层的破坏主要是人类排放的氟氯烃化合物所致;交通堵塞是城市交通问题,并非环境问题。
答案:(1)D (2)B[课堂小结]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人类在改造环境和认识人地关系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提出后引起了许多科学家的兴趣和研究,也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可持续发展。据此回答1~2题。1.巴伯在其《经济、自然资源不足和发展》一书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保护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净利益增加到最大程度”,该定义偏重( )
A.生态持续发展 B.社会持续发展
C.经济持续发展 D.环境持续发展
2.下列属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范畴的是( )
A.增加绿地面积
B.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C.发展科技,减少并消除文盲
D.预防和治理污染解析:第1题,使经济发展净利益增加到最大程度,突出了经济的发展,但对生态持续发展重视不够。第2题,社会发展的主体是人,因此劳动力及其掌握的知识、技术、技能等属于社会范畴,C项正确。A、D项属于生态范畴,B项属于经济范畴。
答案:1.C 2.C“绿色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三大主题之一,它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于整个筹办、举办及赛后利用的过程中。据此回答3~4题。
3.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 )
A.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B.工业、农业、科技的持续发展
C.文化教育与精神文明的持续发展
D.经济、生态、社会的持续发展和改善4.奥运场馆水的再利用率达到 90%,减少了过度开采地下水,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协调性原则 D.持续性原则
解析:第3题,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经济、生态、社会的持续发展和改善。故选D。第4题,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保持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奥运场馆水的再利用率达到90%,减少了过度开采地下水,合理保护和使用水资源,这符合持续性原则。故选D。
答案:3.D 4.D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分类处理垃圾并使之资源化,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据此完成5~6题。
5.以下行为属于对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的是( )
①回收利用废钢铁炼钢
②用建筑垃圾进行填海造陆
③垃圾沼气发电
④泡沫饭盒的重复使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6.为减少垃圾排放,就要实行清洁生产,其含义是( )
①在清洁的环境下进行工业生产
②利用清洁的能源和清洁的生产过程生产清洁的产品
③一种将污染预防扩展到整个生产过程的生产方式
④不产生任何污染的生产过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解析:第5题,②不属于对垃圾的资源化处理,泡沫饭盒属有毒有害物质,不能重复使用。第6题,清洁生产指清洁的原料、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而并非是指在清洁的环境下进行生产,清洁生产也产生污染,只不过将污染减轻到最低程度。
答案:5.B 6.B刷习题 巩固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