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校
班
级
姓
名
…
…
…
…
…
…
…
…
○
…
密
…
○
…
封
…
○
…
线
…
○
…
内
…
○
…
不
…
○
…
要
…
○
…
答
…
○
…
题
…
○
…
…
…
…
…
…
…
…
2019—2020 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
语文学科期末考试试题
(满分:120 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 分
得 分
一、语文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 2分,共 10 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殚精竭虑 国殇.(yáng) 篡.(cuàn)改 不可明状
B.喝.(hè)采 匿名 惟妙惟肖.(xiào) 为富不仁
C.佃.农(tián) 禁锢 婆娑.(suō) 正襟危座
D.秀颀.(qí) 潜滋暗长 濒.临(pín) 窒熄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
B.邹碧华是一位恪尽职守....的法官,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忙于工作,让人由衷敬佩。
C.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
D.当优美的旋律突然戛然而止....时,整个晚会现场出奇的安静。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游览者当然也不会不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具有图画美
B.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校园欺凌干预、预防和处理机制,保障每个孩子健康成长。
C.走进美丽的八大山人梅湖景区,我禁不住停下脚步,驻足欣赏。
D.通过观看国庆阅兵,我才真正认识了祖国的繁荣与强大。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从叙事的角度说,《红楼梦》特别令人赞叹的是其中真实而丰满的细节描写。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细节描写往往失之简陋、夸张
②充分显示了曹雪芹对现实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③因为中国古代小说从魏晋小说的“粗陈梗概”,到宋元说书的矜奇尚异
④这些“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不但真实可信,而且内涵深刻
⑤具有以小见大的艺术容量
⑥而《红楼梦》则不然,它完全是以丰富的生活细节构成了小说叙事的主体
A.②③①⑥⑤④ B.③①⑥④⑤②
C.④③①⑥②⑤ D.③⑤⑥②④①
5.依照下面句子,在横线上补写一个分句,使之构成完整的排比句,正确的一项是( )
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收
获;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______________。
A. 幸福是默默无悔、无私无畏的奉献。
B.幸福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悲愤。
C.幸福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奉献。
D.幸福是“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的闲适。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 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 6-7 题。(每小题 2 分,共 4 分)
渔家傲 斜月
【宋】黄 裳
已送清歌
①
归去后,东南楼上人声悄。冷落尤临弦上调,欢意
②
少,空将万感
③
收残照。
窗外剑光
④
初出鞘,斜窥梦断人年少。未到盖棺
⑤
心未了,尘虑
⑥
忧,双眸竟入扶桑
⑦
晓。
【注】①清歌:清亮的歌声,此处代指唱歌的歌女②欢意:欢快的心绪。③万感:感受很多。④
剑光:喻指月光。⑤盖棺:生命终止。⑥尘虑:尘世的忧虑。⑦扶桑:传说日出于扶桑之下,故为
日出处。
6.结合词意选择,对“未到盖棺心未了”所塑造人物形象概括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塑造了一个虽不得志却又坚韧不屈的形象。
B.让我们感受到一个隐忍坚毅、奋斗不息的形象。
C.曲折地表现出作者平生得意、凸显雄心不死的抱负。
D.表现出作者的雄心壮志以及坚定的信念。
7.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写傍晚词人宴饮结束后,看到人去楼空后的失落之感。
B.词中体现主人公彻夜未眠的词语是上片的“人声悄”和下片的“晓”。
C.“窗外剑光初出鞘,斜窥梦断人年少。写出月光入户之态,是描写斜月的名句。
D.以时间的推移来写作者的心境变化是本词的一大特点。。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 8-11 题。(12 分)
熊鼎,字伯颍,临川人。元末举于乡,长
①
龙溪书院。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陈友谅屡胁之,
不应。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
②
军事。母丧除,
召至京师,授德清县丞。松江民钱鹤皋反,邻郡大惊,鼎镇之以静。迁起居注
③
,承诏搜括故事可惩
戒者,书.新宫壁间。舍人耿忠使广信
④
还,奏郡县官违法状,帝遣御史廉
⑤
之。而时已颁赦书,丞相
李善长再.谏不纳,鼎偕给事中尹正进曰:“朝廷布大信于四方,复以细故烦御史,失信,且亵威。”
帝默然久之,乃不遣御史。
【注释】①长:执掌。②赞:帮助,辅佐。③起居注:官职名。④广信:地名。⑤廉:察考。
8.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 舍人∕耿忠使广信还 B. 舍人耿忠∕使广信还
C. 舍人耿忠使∕广信还 D. 舍人耿忠使广∕信还
9.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3分)
(1)延( ) (2)书( )(3)再( )
10.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
(2)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
11. 联系选文,说说熊鼎是个怎样的人。(3分)
(三)古诗文积累。(8 分)
12.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每空 1 分)
(1) 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
(2)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塞上燕脂凝夜紫。
(4)征蓬出汉塞, ______________。
(5)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___,浑欲不胜簪。
(7)巴东三峡巫峡长,______________。
(8) 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过外患者,国恒亡。
三、现代文阅读。(30 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 13-17 题。(16 分)
最后的阳光
邹扶澜
⑴1923 年春天的一个午后,一位中年男子神情疲惫地走在柏林的一条大街上,他患有严重的肺
痨,生命对他来说已经所剩不多。
⑵一个小女孩坐在地上,哭泣声引起了他的注意。小女孩丢失了心爱的洋娃娃,那个洋娃娃是
她用积攒了一年的零花钱买的。男子摸了摸口袋,他居然连一分钱也没有带,只好哄她说洋娃娃没
有丢,可能是到别的地方玩去了。小女孩不听,仍旧哭。男子皱着眉。突然眼睛一亮,说:“洋娃
娃要是过几天还没回来,她就会给你写信的。”
⑶“给我写信?”小女孩止住了哭,好奇地看着他。“是的。”男子(A)笑吟吟...地点头。小女
孩露出了笑脸。
⑷几天后,小女孩果然收到了一封信。信里,洋娃娃详细地向她描述了自己在哪里玩,沿途都
有什么美丽的风景。她读着,
。
⑸以后,每隔一周,小女孩都会收到一封信,这些信在她的眼前展开了一个神奇的梦幻般的世
界。
⑹可是,两个月后,“洋娃娃”再也没有来信,好像突然消失了。小女孩收不到洋娃娃的信,
整天哭哭啼啼,饭也吃不进去,她真怕她的洋娃娃出现什么意外。
⑺一天,一个中年女子来到小女孩家,拿出一封信。信仍是“洋娃娃”写的——熟悉的笔迹,
调皮的口吻。小女孩捧着信,感到惊奇万分。女子是男子的遗孀,她在整理丈夫的遗物时发现了这
封未及寄出的书信,所以就按照信封上的地址找了来。(B)弄明白事情的原委后,小女孩的妈妈眼
睛睁得大大的,一把抱过小女孩说:“孩子,你知道给你写信的人是谁吗?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作家
卡夫卡啊!”小女孩可不管这些,她知道自己受了欺骗,洋娃娃再也回不来了时,又伤心地哭了。
⑻几年后,小女孩长大了,从课本里,第一次看见卡夫卡这个名字。带着好奇,带着一点点激
动和困惑,她开始慢慢走进他的文字世界。那里是如此的广博和深奥,她读不懂,可她已经朦胧地
感知到那是一个让她钦敬的人了。
⑼20 岁时,女孩已经读完了卡夫卡的所有著作,再后来,她开始研究他,揣摩他,写了很多关
于卡夫卡作品的论述。她在报纸上开设专栏、出版专著,她演讲、游说,为卡夫卡作品的推介起到
举足轻重的作用。
⑽40 岁时,已为大学副教授的她接受了一家报社采访,当被问及为什么对卡夫卡的作品情有独
钟时,她谈起了 30 多年前那个午后,谈起了那个洋娃娃的故事。
⑾她说:“伟大的心灵产生伟大的作品,当我能慢慢品味出那个善意的‘欺骗’背后蕴藏的大
爱和无私时,我就知道,我的生命从此再也无法和一个人的名字分开了。那与其说是一些书信,不
如说是一个濒临死亡的人给予一个孩子的最好礼物,给予这个世界的最后阳光和温暖。”
⑿那些书信,她一生珍藏。其间,有人出巨资想购买卡夫卡的书信,她笑着拒绝了。最后,她
把它们全部捐给了国家博物馆。
⒀至今,那些书信静静地躺在维也纳博物馆,作为一段感人故事的见证,也见证着一颗伟大的
心灵。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是卡夫卡最好的作品。
13. 通读原文,谈谈本文标题“最后的阳光”的妙处。(3 分)
14.请按照要求,分别为文中 A、B 两处的词句作批注。(4 分)
(A)从意义和作用两方面对加点的词语作注。
(B)从内容理解、表达效果等角度,品评赏析画线句。
15.请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描写出第四段空白处“小女孩”此时的神态与心理。(4分)
16. 第六段“她真怕她的洋娃娃出现什么意外”一句在情节发展上有什么作用?(2分)
17. 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句中“它们是卡夫卡最好的作品”的理解。(3 分)
…
…
…
…
…
…
…
…
○
…
密
…
○
…
封
…
○
…
线
…
○
…
内
…
○
…
不
…
○
…
要
…
○
…
答
…
○
…
题
…
○
…
…
…
…
…
…
…
…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 17-20 题。(14 分)
《流浪地球》——恒星的挽歌
①《流浪地球》是 2019 年备受关注的电影,它引发了无数观众对电影中科学设定的热烈讨论。
有的说行星发动机不可能实现;有的说要引爆木星推走地球,有更好的办法.....回头想想,到底什
么才是地球不得不流浪的原因呢?
②太阳内部不断发生氢核聚变,产生氦,同时释放巨大的能量。一方面,太阳的巨大质量产生
引力,令其自身向中心坍缩;另一方面,核反应产生的高热,导致它膨胀。这两种趋势形成一种平衡,
让太阳能保持稳定的形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核心中的氢会越来越少,氦越来越多,核心密
度越来越大,于是核心就会收缩。随后发生新的热核反应,这种反应会释放更大的能量,点燃太阳
的氢壳层。因此太阳本身会更热且不断膨张,变成一颗红巨星,它的直径将相当于现在的 100 倍。
到那时,太阳会将靠近它的水星和金星一口吞掉,地球也许不会被吞噬,但必然早就被烤焦,一切
生物都将灰飞烟灭。
③现实中,科学家已经找到了恒星“吃掉”行星的案例。2010 年,哈勃太空望远镜就观测到,
一颗与太阳类似的恒星,正在吞噬与它相距约 300 多万千米的行星。在恒星巨大的引力作用下,这
颗行星被拉伸成橄榄状,其表面的平均温度超过 1500 摄氏度。预计在之后的 1000 万年内,这颗行
星就会被完全吞了。
④地球这颗行星的生物圈,其实是依靠太阳这颗恒星给予的能量来维持的。离开了太阳,地球
的生态循环系统必然崩溃。此时,地球不得不流浪。因此,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带领观众进行了各
种基于已有科学发现的假设和推定。
⑤流浪的地球,离开了生命之光——太阳,唱着恒星的挽歌,满含对旧爱的眷恋,毅然决然地
踏上了未知的征程。当电影中的人类用各种语言说着“太阳系,再见”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人类
不懈的科学探索精神,是永不熄灭的文明之火。
(选自《中学科技》,2019 年第 4期,有删改)
18.文章开头从电影《流浪地球》说起,有什么作用?(3分)
19.第②段侧重于科学推理太阳膨胀、烤焦地球的过程。请梳理这一过程,完成填空。(4分)
太阳氢核聚变失衡,核心因密度增大而收缩①____ 一 ②_____ 一太阳烤焦地球
20.文章第③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
21.联系文章和下列材料,谈谈你对“人类不懈的科学探索精神”的认识。(80-100字)(4分)
材料:宇宙是无穷无尽的,它的运动也是无穷无尽的。人类在“足不出户”的时代就能够测算出,
遥远的星星体积有多大,温度有多高,有些什么元素,在怎样运动。今天,载人的宇宙飞船已经成
功地实现了登上月球的飞行,将来一定会揭示更多的宇宙秘密。
(选自《宇宙里有些什么》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 分)
(一)综合性学习(6 分)
22.班级拟开展”走近名著“活动,请你结合初中阶段所学,向大家推荐一部你喜欢的名著,
并就名著中某个人物谈谈你的认识以及你的阅读感悟,字数不少于 100 字。
(二)写作(50 分)
23.“赢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博得、取得”的意思。在现实与历史中,有的人凭辛勤
付出赢得个人的成功;有的人以品质高尚赢得别人的尊重;有的人甘于寂寞,埋头苦干,
最终赢得了历史的肯定;……
请以“赢得 ”为题,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文章,力求写出自己的真切体
验与独特感受。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如可以填写“成功、尊重、肯定、喝彩、信任”等等;②文
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八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参考答案
1、B【解析】A项 yáng”应为“shāng”、“明”应为“名”;C 项“tián”应为“diàn”、“座”
应为“坐”;D项“pín”应为“bīn”。 “窒熄”中的“熄”应为“息”。
2、D【解析 D 项“戛然而止”指声音突然中止,成语本身含有“突然”的意思,语意重复,应删去
“突然”。
3、D【解析】A项否定不当,把意思说反了。去掉“不忽略”前面的“不”;B项语序不当,将“干
预、预防”调换位置;C项语意重复,“驻足”就是停下脚步的意思,删掉一个。
4、【答案】B 【解析】③与上句衔接最紧密;①紧承上句解释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⑥承前启后,
进行比对,转入对《红楼梦》的分析;④⑤紧承上句对“生活细节”进行概说;②是对文段的总
结。
5、C【解析】补写分句时应该与原句的字数以及思想感情保持一致,而且原语段中应经有了“闲适”,
补写时不宜再出现。
6.C【解析】从整首词来看,这首词描写一次欢宴后人去楼空时作者的孤独寂寥之情,由傍晚到日
出,作者因烦闷而整夜未眠。“未到盖棺心未了”并不能看出作者的平生得意。
7. B【解析】B项中上片体现主人公彻夜未眠的词语是“残照”。
8. B(本句陈述的对象(主语)是“舍人耿忠”,陈述的内容(谓语)是“使广信还”,主谓之间一般
划分节奏。)
9.(1)邀请、延请;(2)写,书写;(3)两次
10、(1)邓愈镇抚江西,多次召请他来相见,惊异于他的才华,向皇上推荐。
(2)太祖要授给他官职,他说母亲年老需要赡养,推辞了。
11.示例:①面对母亲已老,熊鼎辞官归家,奉行孝道,说明他是一个孝顺父母的人;
②面对平民反叛,熊鼎从容应对,平定叛乱,说明他是一个处变不惊的人;
③面对皇上旨意,熊鼎抓住要害,直陈利弊,说明他是一个敢于直谏的人。
附参考译文:
熊鼎,字伯颍,临川人。元末时乡试中举,执掌龙溪书院。江西发生寇乱,熊鼎集结乡兵自
守。陈友谅多次胁迫他投降,他不理睬。邓愈镇抚江西,多次召请他来相见,惊异于他的才华,
向皇上推荐。太祖要授给他官职,他说母亲年老需要赡养,推辞了,于是留在邓愈的将军府中,
参与辅佐军事。母亲死后守孝期满,皇帝召他到京城,授官德清县丞。后松江平民钱鹤皋反叛,
邻近地区大为惊扰,熊鼎镇抚他们而恢复平静。升任起居注,奉诏搜求可引以为戒的旧事例,写
在新宫殿的墙壁上。舍人耿忠出使广信回来,将郡县官员违法的情况上奏皇帝,皇帝要派御史去
察访。而当时已经颁发大赦令,丞相李善长两次进谏暂时不派御史,皇帝不听,熊鼎偕同给事中
尹正进言说:“朝廷广布信用于四方,又因小事派出御史,会失去信用,而且亵渎天威。”皇帝沉
默了好久,终于没有派御史去。
12、(1) 晴川历历汉阳树 (2)谁家新燕啄春泥
(3)角色满天秋色里 (4)归雁入胡天
(5)学诗谩有惊人句 (6)白头搔更短
(7)猿鸣三声泪沾裳 (8)入则无法家拂士
三、现代文阅读(一)
13、本文以“最后的阳光”为标题,记叙了频临死亡的卡夫卡通过书信的方式帮助一位失去洋娃娃
的小女孩,并使女孩成长为研究卡夫卡的学者的故事,运用比喻,将卡夫卡给予小女孩的帮助
比作最后的阳光,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对卡夫卡无私大爱的赞美,写出了卡夫卡带给小女孩及整
个世界的温暖。(3分)
14、(A)从意义和作用两方面对加点的词语作注。(2分)
笑吟吟:微笑的样子,形象地描绘出男子承诺时愉快且真诚的神态,此时他生命无多,却用微
笑驱除小女孩心头的苦恼,折射出他善良无私的品质。
(B)从内容理解、表达效果等角度,品评赏析画线句。(2分)
运用神态、动作、语言描写,形象地写出小女孩的母亲收到卡夫卡来信后的惊讶与受宠若惊,
从侧面表现出卡夫卡的善良、无私、有爱心。
15、她读着,觉得神奇极了,仿佛自己被洋娃娃带到那个神奇的世界里去了,脸上露出甜甜地笑,
眼睛中闪烁着对幸福的洋娃娃的羡慕,她真想和它一起去游玩呢?
她一定在想:我的洋娃娃真是幸福,能够有这么多神奇的经历,为什么当初它不带我一起去玩
呢?如果我也能有这些经历那么该多让人羡慕啊!(4 分)
16、设置悬念,为揭示卡夫卡的身份做铺垫,为下文写到卡夫卡去世做伏笔,推动情节的发展。(2
分)
17、卡夫卡送给小女孩的书信,代表着他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先给全世界的无私的爱,充分体现了卡
夫卡的崇高品质,这种崇高品质深深震撼和影响着全世界的人,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所以
它们是卡夫卡最好的作品。(3 分)
现代文阅读(二)
18、引出说明对象“地球流浪的原因”,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对于“恒星”的说明。 (3
分)
19、①热核反应释放能量,点燃太阳氢壳层 ②太阳不断膨胀成为红巨星,吞噬水星金星 (4分)
20、运用了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真实事例,具体准确的说明了恒星吞噬行星的范围之大,
威力之强。(3分)
21、人类不懈的科学探索精神,始于求知欲。对宇宙的好奇,让人类在几千年文明中不断探索,在
智慧与实践的碰撞中,迸发出真理的火花。人类虽然渺小,却一步一步在认识宇宙。正是科学
探索精神,正是坚持真理,勇于追寻,让人类文明如此灿烂并且不断向前发展!(4分)
22、【答案】(6分)
示例:我推荐的名著: 《 鲁滨孙飘流记 》
这部小说中最吸引人地方就是鲁宾逊这个人物,他敢于冒险,勇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
生活,即使流落荒岛,也绝不气馁。在荒无人烟、缺乏最基本的生存条件的小岛上,他孤身一人,
克服了许许多多常人无法想像的困难,以惊人的毅力顽强的活了下来。鲁宾逊的乐观和勇气是可
嘉的,为了生存做出了常人难以想像的事情。我想鲁宾逊之所以能逃出荒岛,一定和他的乐观
向上、锐意进取、百折不挠和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生活态度有关,改变困境就得有这种信念支
柱。这部小说让我们懂得了人生的意义,让我们学会了用正确的心态面对人生的磨难,用钢铁般
的愈志与顽强的奋斗精神迎接生活的各种挑战。
四、23、作文(50 分) 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