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单元检测题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单元检测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01 15:36: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一 选择题
1.下列内容中属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内容的有(  )
①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通过的《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③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④决定了国旗、国歌、国徽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标志中国领土除台湾和其他一些海岛及香港、澳门等地外,全部获得解放的历史事件是l951年的(  )
A.西藏和平解放 B.解放军占领南京
C.三大战役结束 D.新中国成立
3.下列事件中,为我国“一五计划”顺利实施赢得一个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的是(  )
A.新中国成立 B.抗美援朝胜利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4.下列哪项不是美国对朝鲜进行武装干涉的目的(  )
A.维护和扩大美国在东亚的利益
B.进一步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C.加紧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包围和封锁
D.维护亚洲和平
5.被毛泽东赞为“吕端大事不糊涂”、不畏美帝率军入朝并取得辉煌胜利的开国元帅、湖湘子弟是(  )
A.任弼时 B.刘少奇 C.彭德怀 D.贺龙
6.近年来,国际社会上的反华势力叫嚣“中国威胁论”之声不绝于耳,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我国国防力量日益增强的不争事实。这里的“不争事实”直接得益于(  )
A.解放战争时期的千锤百炼
B.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鼓舞士气
C.战争年代形成的光荣传统
D.改革开放时期的科技强军思想
7.下列有关西藏和平解放的史实,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央人民政府多次希望西藏地方政府派代表到北京谈判B.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
C.西藏和平解放,祖国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D.西藏和平解放后,人民解放军先遣支队进驻拉萨
8.2018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和首次访华的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会谈时指出,中朝传统友谊是两党两国老一辈领导人亲自缔造和精心培育的,是双方共同的宝贵财富。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瞻远瞩开始了抗美援朝,下列有关这场战争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今年是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5周年
B.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C.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于不同年
D.黄继光、王进喜等人在这场战争中发扬了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9.7亿亩土地,296万余头耕畜,394万余件农具,3795万余间房屋,100多亿斤粮食,这是《开国大土改》中对建国初期整个土改运动中,以没收的方式进行再分配的总资产数字,在我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时,农村发生的变化是(  )
A.农民连同土地牲畜都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B.农民的土地都属于人民公社所有
C.农村实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民获得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10.“耕者有其田”是中国世代农民梦寐以求的愿望。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了农民这一愿望的是(  )
A.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1.1951年,通过和平方式解放的是(  )
A.北平 B.新疆 C.西藏 D.云南
12.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后一个“天安门”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
A.鸦片战争 B.戊戌变法 C.开国大典 D.五四运动
13.1952年,全国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归(  )
A.农民所有 B.合作社所有 C.集体所有 D.国家所有
14.李晓明同学搜集到下面两幅历史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

A.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 B.抗美援朝
C.解放西藏 D.抗日战争
15.宋庆龄(1893﹣1981年)在《华北之行的印象》(1949年)中写道:“这一次,孙中山的努力终于结了果实,而且这果实显得这样美丽。典礼是在北京天安门巨大的广场上举行的。一片跳跃欢呼的红色的海,全城人民都出来参加了。”对文中“果实”理解正确的是(  )
A.“果实”指的中华民国
B.“果实”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C.“果实”指的是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D.“果实”指的是中国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16.国家主席习近平勉励大家,“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回首往昔,中华民族摆脱屈辱,终于站起来了,不断追梦始于(  )
A.中华民国的成立 B.新中国的成立
C.渡江战役的胜利 D.一五计划的完成
二 非选择题
1.新中国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战火中降生,她承载着全世界1/4人类的百年期待,一个统一、富强、民主的中国,是她给所有中国人的承诺。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她采取了哪些措施呢?下面我们一起探究“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探究一】收集资料:第一组:图片资料

图1 图2

图3 图4
第二组:文字资料:资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资料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资料三:“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资料四:《协议》共17条,主要内容是:西藏人民团结起来,驱逐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出西藏,西藏人民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大家庭中来。西藏地方政府积极协助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巩固国防……
【探究二】探究资料
(1)请你分别写出第一组材料中的四幅图片分别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2)第二组中资料一是哪一支军队的战歌?资料二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资料三出自哪一部法律?
(4)资料四的《协议》签订于哪一年?这一协议的签订标志着什么?
【探究三】探究感悟
(5)通过以上探究,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在政权建设上、民族关系上、农民问题上、国防建设上面貌焕然一新。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1949年以后,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是:
?(2)1951年和平解放的少数民族地区是:
?(3)打退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侵略者,巩固了东北国防安全的事件是:
?(4)使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成为土地的主人的事件是:
3.开展社会调研,可以增强对历史的感悟。为此,某校八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决定利用国庆节长假期间,走访调查“土地改革”的历史情况。请你为他们参谋,就下列问题提出你的意见。(14分)
(1)走访的对象应该在城市还是农村?为什么?
(2)采取调查形式有“人物访谈”和“问卷调查”,哪一种形式更适合访谈对象?
(3)设计的调查提纲事先要交给受访问者,请你帮助提出两个问题。注意不能脱离主题。
(4)查阅历史资料时,一定要查看哪部历史文献?
(5)通过此次调查,对土地改革应该有哪些感悟?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DABDCD CDDAC CABBB
二 非选择题
1.(1)图1:新中国成立(或开国大典);图2:西藏和平解放;图3:土地改革;图4:抗美援朝。
(2)中国人民志愿军。新中国的成立。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行了大团结。
(5)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2)西藏。
(3)1950~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
(4)1950~1952年土地改革。
3.(1)农村。因为土地改革是在农村进行的。
(2)“人物访谈”形式。因为采访的对象都是五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生活不便;而且因为历史原因,他们的文化水平大都不高。
(3)答案开放,只是切合题意即可。如:土改时,家里分得了多少地?是如何分地的?土改前后,家里生活有了哪些改变?等等。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5)提示:可以谈土改原因或土改的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