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2020年 必修一(2019版)(第二册)第五章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 第3课时《氨气的性质 》PPT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2020年 必修一(2019版)(第二册)第五章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 第3课时《氨气的性质 》PPT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3-02 15:56: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第 二 节 氮及其化合物

氨气的用途与历史
*
氨的用途
制硝酸
制纯碱
制尿素
做致冷剂
制炸药

科学史话--氨气
*
2007 年10月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德国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理由是他发现了哈伯-博施法合成氨的作用机理。
1918 年,德国化学家弗里茨·哈伯因为发明合成氨方法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31 年,卡尔·博施因为改进合成氨方法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氨气的结构

氨气的结构与物理性质
化学式:______ 电子式: ,

结构式 。
NH3
2.氨气的物理性质
无色
气体
刺激性

极易
700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水溶性 液化
比空气 , 溶于水,(1︰ ) 容易

氨气的结构与物理性质
北海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漏
2016年1月4日,广西北海市一冷冻厂发生氨气泄漏事件,整个厂区是白茫茫的一片,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进入厂区呼吸都感到困难。厂区内寒气逼人。市消防中心接到报案后立即制定方案,出动46名消防队员,8辆消防车……
氨液化时放热,液氨气化时吸收大量热,使周围温度急剧降低,液氨用作制冷剂

氨气的喷泉实验
喷泉

极易
碱性
实验装置 操作及现象 结论
①打开活塞,并挤压胶头滴管
②烧杯中的溶液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 ,瓶内液体呈 色 氨气 溶于水,水溶液呈 。
【思考】(1)根据以上实验,探究形成喷泉的原因是什么?
当滴管中的水挤入到烧瓶中时,烧瓶内的氨溶解,使瓶内压强迅速降低,瓶外的空气将烧杯内的溶液很快压入到烧瓶,形成喷泉。
(2)某同学做该实验时,打开止水夹后将胶头滴管内的水挤入烧瓶内,可并未产生喷泉,试分析实验失败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3)若将NH3换为NO2,能否形成喷泉?若能形成,则实验后液体能否充满烧瓶?
装置的气密性不好、烧瓶未干燥。
能形成喷泉,不能将烧瓶充满还有NO生成。
×

氨气的喷泉实验
总结归纳:喷泉实验的原理及应用
(1)喷泉形成原理
(2)常见喷泉实验装置
形成压强差
图①装置形成“喷泉”是因为烧瓶内气体极易溶于烧杯和胶头滴管中的液体,使烧瓶内的压强减小而产生压强差,烧杯中的液体被压入烧瓶内形成“喷泉”。
图②装置形成“喷泉”可采用使烧瓶受热的方法,瓶内气体膨胀,打开止水夹,止水夹下部导管中的空气受热排出,烧瓶内的气体与液体接触而溶解,使烧瓶内压强减小形成压强差而形成“喷泉”。
图③装置中锥形瓶内的物质反应产生气体(或锥形瓶中液体受热挥发出气体),使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增大而产生压强差,将液体从锥形瓶中压入烧瓶中形成“喷泉”。
常见能形成喷泉的物质组合
〖同步检测题〗
C
气体 HCl、HBr、HI NH3 CO2 SO2
吸收剂 H2O H2O NaOH NaOH
【同步检测题】
2.如图为中学化学教材上的喷泉实验装置。在烧瓶中充满了干燥气体,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下列各组中能形成这样的喷泉但液体不能充满烧瓶的是(  )
A.HCl和H2O
B.以4∶1混合的NO2、O2混合气体和H2O
C.NO2和H2O
D.CO2和NaOH溶液
3.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Al3+、Cl-、OH-、K+
B.H+、Na+、NO3-、CO32-
C.NH4+、SO42-、K+、OH-
D.Na+、NH4+、Cl-、NO3-
C
D
氨水中含少量氢氧根离子,呈弱碱性,故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氨气的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
一水合氨很不稳定
氨水显碱性的原理:
液氨、氨水、一水合氨的区别
纯净物
氢化物
非电解质
混合物
氨的水溶液
溶质为氨
纯净物
一元弱碱
电解质
NH3
NH3·H2O、
NH3、H2O、
NH4+ 、OH-、H+
NH3·H2O
不导电
不具有碱性
能导电
具有碱性
极易分解
具有碱性
常温常压
下不存在
常温常压
下可存在
常温常压
下不存在
名称 液氨 氨水 一水合氨
物质
类别
粒子
种类
主要
性质
存在
条件
2.与酸反应

NH3+HCl=NH4Cl (白烟)
NH3+HNO3=NH4NO3 (白烟)
与挥发性的酸反应有白烟
2NH3+H2SO4=(NH4)2SO4
写出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难挥发性酸无此现象

氨气的化学性质
氨气是中学阶段涉及的唯一一种碱性气体
3.与酸性氧化物反应


氨气的化学性质
Al3++3NH3·H2O = Al(OH)3↓+3NH4+
与CO2少量:2NH3 + CO2 +H2O =(NH4)2CO3
与CO2过量:NH3+CO2+H2O=NH4HCO3
4.氨跟盐反应
氨的催化氧化,是工业上制硝酸的基础.
-3
+2
5.还原性
氨气可被氧化铜氧化为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氨气可被氯气氧化为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此反应常用于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泄漏

氨气的检验方法
氨气的检验方法:
1、用湿润的石蕊试纸于试管口,试纸变蓝
2、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于试管口,有白烟产生
2. 下列反应中说明氨气具有还原性和碱性的是(  )
A. 2NH3+3CuO == 3Cu+N2+3H2O B. 8NH3+3Cl2 == 6NH4Cl+N2
C.4NH3+5O2==4NO+6H2O
D.NH3+HCl ==NH4Cl
〖同步检测题〗
B
本节内容讲解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