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十三章第六节 《1、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十三章第六节 《1、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3-01 23:13: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北京版 初中生物)
第十三章
第一课时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学 校:辽宁省沈阳市博才中学
授课教师: 郭 莹
课程名称
第六节 第一课时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年级
八年级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是北京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三章第六节“动物”的内容。本节课包括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两个类群,它们在动物的进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学生了解动物的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八年级学生,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强,需要利用直观地感受来建立知识网络。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这两类动物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不多,学生对它们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都不熟悉。学生好奇心强,热情高又酷爱电子,于是我抓住这些特点,在课堂上不断创造机会与条件,让学生亲自观察活体水螅、水螅模型以及利用互联网资源,从中获取信息,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学会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识别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概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特征;比较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异同点。
能力目标:尝试观察、实验、资料分析等研究动物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运用生物学知识描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观点,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方法
提问导入法:识别哪个是开花植物
直观教学法:选取视频、图片、水螅模型等,帮助学生观察、掌握水螅的特征。
调查搜集法,学生搜集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相关资料,廖柳展示资料,拓宽知识面,提升能力。
归纳总结法:生物体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使学生在总结中加深理解。
讲授法:对易错知识进行讲解,如水螅的体壁组成。
教学用具
活体水螅、水蚤;水螅模型;放大镜;多媒体资源等
教学环境
一对一智能教室 教师一体机
教师终端(每名学生一台pad)
师生互动、上网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展示
课前向学生布置了任务,复习《生物的分类》相关内容。
由一名学生带领大家复习《生物的分类》,【问题】1.五届分类系统指哪五届?2.植物分为哪几类?
其他同学通过pad进行抢答。
课前展示由学生主持,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利用pad抢答功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激情引趣
【问题】
根据课前展示,请同学们判断,图片中哪种生物是开花植物?
2.海葵是哪类动物?
出示大屏幕,并板书课题
学生观看图片,举手回答图1是植物
学生思考,部分学生回答腔肠动物。
出示美丽的图片,培养观察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问导入新课《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新知探究
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
新知探究
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
齐读本节课学习目标
学习任务一:腔肠动物的基本特征
【问题】课前我们知道了海葵属于腔肠动物,除了海葵,你还知道哪些腔肠动物?
【问题】请同学们观察这些腔肠动物的形态是否一样?
它们虽然形态各异,但是都具有腔肠动物的基本特征,下面以水螅为例,探究腔肠动物的基本特征。
【问题】每个小组桌子上都有个较大的烧杯,烧杯里放有水螅,你认为水螅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自行解决问题
1/2小组:水螅的对称方式
3/4小组:水螅的基本结构
5/6小组:水螅的捕食方式
讨论过程进行点拨、指导
对学生的汇报进行小组加分,鼓励性评价
【问题】
根据学生汇报的水螅结构,请思考,水螅的体壁由几层细胞组成?
消化腔靠什么结构与外界相通?
对学生的汇报进行小组加分,鼓励性评价
播放视频水螅的捕食
介绍腔肠动物与人类关系
珊瑚礁的作用
海蜇咬伤人
总结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学习任务二:扁形动物的基本特征
扁形动物是比腔肠动物较高等的动物类群,代表动物有涡虫、猪带绦虫、血吸虫,向学生强调易错字读音。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自行解决问题
1/2小组:
涡虫的形态、对称方式
3/4小组:
涡虫的基本结构
5/6小组:
扁形动物的营养方式
讨论过程进行点拨、指导
对学生的汇报进行小组加分,鼓励性评价
【问题】生活中,吃生鱼片等不煮熟的食物是否安全?
总结扁形动物的基本特征
学习任务三:对比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异同点
通过pad同屏广播,齐读
学生思考并看书找答案,回答:水螅、珊瑚虫、水母
学生观察回答:不一样
观察后回答:水中
小组合作讨论
学生自学教材32-34页,搜集pad电子书包中的资料,借助桌上的活体水螅、水螅模型,合作讨论找出水螅的基本特征。
展示汇报
学生利用pad展示探究结果,介绍水螅的对称方式:两侧对称;两侧对称的概念
学生利用图片及水螅模型,介绍水螅的结构
学生回答不一致
学生利用活体水螅、水蚤,介绍水螅的捕食方式
学生认真观看
学生辩证地看待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绘制思维导图,拍照上传
小组合作讨论
学生自学教材32-34页,搜集pad电子书包中的资料,合作讨论找出扁形动物的基本特征。
学生pad,收集资料,交流展示
回答:
不安全,含有寄生虫
绘制思维导图拍照上传
一名同学来前面完成,其他同学在自己pad上完成
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学习新课,学习效率会大有提高。
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培养观察能力
观察活体水螅,培养观察与思考的能力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重点内容,以分小组讨论合作的方式来完成
小组讨论并相互验证答案正确性,统一答案。锻炼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分工合作的能力。
通过总结让学生提高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讲授法讲解水螅体壁的组成由两层细胞组成;消化腔靠口与外界相通。
活体水螅、水蚤,使学生更直观地观察,更近距离地了解水螅
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视频的使用,学生更清楚地进行观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将思维导图上传,随机对比四位学生的进行展示,并及时给予评价。克服了传统教学无法同时关注每位学生的不足。
意识到扁形动物更高等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重点内容,以分小组讨论合作的方式来完成
小组讨论并相互验证答案正确性,统一答案。锻炼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分工合作的能力。
通过总结让学生提高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联系生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阶段小结,知识再现,可以巩固学习,加深印象
采用一体机的师生互动,利用屏幕推送功能推送的学生的pad中,为学习带来了乐趣
板书设计
画思维导图总结
师生共画思维导图进行总结
屏幕展示出思维导图,导图板书清晰明了,对学生画的思维导图及时评价。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当堂检测
突出重难点,了解学习效果。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下列动物中属于腔肠动物的是( )A.血吸虫B.涡虫C.海葵D.猪带绦虫
有“海中之花”之称的海葵,属于下列哪类生物( )A.腔肠动物B.扁形动物C.线性动物D.环节动物
下列属于扁形动物特征的是( )A.身体背腹扁平B.有口有肛门C.身体呈辐射对称D.具有刺细胞
生物分类的最高等级是界,下列哪一类群的生物不属于动物界( )A.原生生物B.海绵动物门C.节肢动物门D.脊索动物门
及时进行巩固练习,由做题正确的学生给做错的同学讲解
采用一体机的师生互动,将习题推送给全体学生,作答、提交、检测学习成果,及时进行评价。
作业
分层作业:
每组1/2/3/4号同学完成练习册所有内容
每组其他同学完成练习册基础练习
(欢迎有余力的同学完成所有内容)
作业分三个层次推送个学生
推送复习资料
独立完成作业
作业分层次有利于学生高效完成作业
推送的复习资料供学生随时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