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十三章第六节《3、环节 动物和节 肢动物》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十三章第六节《3、环节 动物和节 肢动物》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3-01 23:14: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节肢动物




知识目标
概述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昆虫标本的学习活动,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比较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节肢动物的学习,进一步体会生物的多样性
2.通过节肢动物与人类关系的学习,正确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观,进一步强化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
概述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
概述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
出示多种节肢动物的图片,
提问: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吗?
思考回答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分类
组织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并对问题进行讨论,进而总结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再次观察多种节肢动物的图片,
提问: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介绍不同类群的节肢动物
思考回答
观察、思考、讨论
倾听
昆虫标本的观察
提问:为什么昆虫的数量如此庞大?与什么有关?
组织观察昆虫标本,思考讨论如下问题:
昆虫的共同特征有哪些?
它们之间有没有差异,比如足的形态、翅的类型等
它们的形态与其功能有什么关系?
它们的形态特点适于生活在什么环境?
组织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并对四个问题进行讨论,进而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并理解动物形态与环境相适应的关系
思考回答
观察、思考、讨论
汇报、讨论、总结
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组织学生讨论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讨论回答
板书设计:
代表动物:蝗虫、虾、蜘蛛等
昆虫的基本特征:一对触角、 三对足、两对翅
五、节肢动物 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与附肢分节
与人类关系:很多种类可以食用,昆虫可以传粉,
有些有药用价值,还有些可以传播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