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十三章第七节 病毒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十三章第七节 病毒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3-02 11:09: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病 毒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1、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出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技能方面:
运用多种方式收集查找资料,并进行汇报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关注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学会健康快乐生活。
2、通过病毒发现的科学史,认同技术进步对于科学研发的促进作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病毒的主要特征;
(2)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教学难点:病毒的主要特征
三、教学设计思路
在2011版生物课程标准中,关于本章的内容要求为“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属于了解层次。本章教学中,除了知识目标达成以外,更应结合病毒发现的的科学史、生物技术发展,病毒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等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到技术进步对于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正确认识病毒,关注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精神成长。
教学手段主要是通过创设情境和“五步三查”的高效课堂模式开展教学活动。
四、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歌曲《禽流感》创设生动活泼的问题情景,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由问题:“歌曲的主题内容是什么?引发禽流感的罪魁祸首是什么?”学生通过思考回答后进入下一个环节。
(二)疑从身边生,明确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的改置一定要简单,明了,学生一看一目了然,通过学习活动必须达成,而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体验和感悟获得。
(三)自主学习,感受新知:(独学)
学生阅读教材,独立完成问题,此环节不允许学生讨论交流,完全自主独立学习教材,勾划主要内容,完成导学案上的小题目,然后小组内交流,统一观点。此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学生的“细心”学习品质,通过强调答案的准确性,错别字的纠正等方面以促成。
(四)合作探究,共同进步(群学)
本环节以知识问题为主线,以形成重要概念和培养思维能力为核心,问题的预设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通过群学探究,讨论以达成知识目标的认知。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资料分析和讨论,自己得出结论,锻炼学生处理生物科学信息的能力,而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讲解者,应改是问题情景的创设者,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实施效果的评价者。
(五)主动展示,张扬个性
完成课后练习图解(2),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交流,把学生最优秀的一面在课堂中展现出来,使其自信,并在积极进步鼓励快乐中收获成功的喜悦!
(六)知识小结,交流收获
教师简短小结知识框架后,请同学列举生活中,除了课本中介绍的病毒外,还有哪些病毒使人和动植物口患病?而后如实交流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学会健康快乐生活!
设计者:胡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