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金堂县金龙中学2020春人教版七下生物第四单元第三章达标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金堂县金龙中学2020春人教版七下生物第四单元第三章达标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3-01 17:22: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川省金堂县金龙中学2020春人教版七下生物第四单元第三章达标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器官组成的系统是(  )
A.消化系统 B.运动系统
C.循环系统 D.呼吸系统
2.以下叙述不能说明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的是(  )
A.鼻毛能阻挡灰尘
B.鼻腔与多种管腔相通
C.鼻黏膜能温暖吸入的空气
D.黏膜分泌的黏液能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湿润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当发生沙尘暴时,要戴口罩以减少尘埃的吸入
B.在剧毒的环境中,人们应戴防毒面具
C.尘肺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D.尘肺是长期在粉尘较多的场所工作的人容易患的一类职业病
4.有经验的妈妈都知道婴儿哭闹时不能喂食,其原因是(  )
A.会浪费食物
B.婴儿哭闹时不能消化、吸收食物
C.会损害婴儿的声带
D.会厌软骨不能及时盖住喉的入口,容易呛着
5.在以下什么样的环境中工作的人,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低(  )
A.园林工人 B.交通警察
C.每天吸烟一包以上 D.工业区
6.生活在寒冷地区的北欧人比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人鼻子大一些,这有利于对空气进行怎样的处理(  )
A.保证气体顺畅通过
B.温暖、湿润、清洁空气
C.利于气体交换
D.利于气体扩散
7.有时出现打嗝现象,会令人心烦,深吸气能有效解除打嗝现象,深吸气时发生的现象是(  )
A.膈肌舒张 B.膈顶部上升 C.胸廓缩小 D.肋骨间的肌肉收缩
8.PM2.5是指大气中的可入肺颗粒,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PM2.5经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进入肺
B.PM2.5指数越高说明空气质量越好
C.PM2.5由肺泡进入血液只需穿过一层细胞
D.PM2.5直接危害人的消化系统
9.如图模拟的是人体呼吸运动的过程,下列对该图描述错误的是(  )
A.①模拟的是气管
B.③和④分别模拟胸廓和膈
C.图甲模拟吸气过程
D.图乙模拟膈肌收缩,位置上升
10.如图是平静呼吸时相关结构变化示意图,Ⅰ、Ⅱ表示胸骨和肋骨运动的过程。吸气时肋间肌的状态、运动的过程和肺内气压分别是(  )
A.舒张、过程Ⅰ、高于大气压
B.收缩、过程Ⅱ、等于大气压
C.收缩、过程Ⅰ、低于大气压
D.舒张、过程Ⅱ、低于大气压
11.下列能正确表示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变化情况的是(  )
12.如图表示平静呼吸时的两种状态,符合a的描述有(  )
肋间肌和膈肌收缩  ②肋间肌和膈肌舒张 
③肋骨向上移动  ④肋骨向下移动 
⑤膈顶部下降  ⑥膈顶部上升 
⑦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  ⑧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
A.①③⑤⑧ B.②④⑥⑦
C.①④⑤⑦ D.②③⑥⑧
13.如图是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曲线,以下正确的是(  )
A.ab段曲线表示膈肌舒张,膈顶部下降,吸气
B.bc段曲线表示肋间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运动,呼气
C.cd段曲线表示肺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D.ab段和cd段曲线都表示呼气
14.人体的摄食与呼吸的最终目的主要是为细胞提供(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营养物质 D.能量
15.下列有关呼吸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B.呼吸道有骨或软骨做支架,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
C.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比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
D.鼻腔内表面的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能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清洁
16.肺部的气体交换发生在(  )
A.肺与外界环境之间
B.肺与组织细胞之间
C.肺与气管之间
D.肺泡与血液之间
17.如图是某同学的呼吸深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该曲线反映他可能(  )
A.一直在慢跑 B.由散步转为跑步
C.在睡觉 D.由跑步转为散步
18.人在通气不良的室内时间过长,会感到头晕、疲劳,这是因为(  )
A.活动少,呼吸频率低
B.长时间学习、工作,大脑有轻微损坏
C.室内缺氧,二氧化碳增多
D.没有参加体育锻炼,肺活量减小
19.下列现象发生在呼气过程中的是(  )
A.膈肌向下运动
B.肋骨间的肌肉收缩
C.胸廓的上下径减小
D.肺容积明显增大
20.体育课进行100米赛跑后,同学们出现的现象是(  )
A.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不变
B.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增加
C.呼吸比较深,呼吸频率不变
D.呼吸比较浅,呼吸频率增加
21.婴儿总是“啼哭”着来到人间,这是因为(  )
A.婴儿见到妈妈非常高兴引起“啼哭”
B.吸气之后与吸气有关的肌肉舒张,胸廓回缩,使肺内气体部分排出,冲击声带,引起“啼哭”
C.从温暖的体内环境突然来到自然环境,因感觉冷而引起“啼哭”
D.因环境变化而害怕,引起“啼哭”
22.关于吸烟的危害性,正确的是(  )
①烟雾会抑制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的黏膜上纤毛的运动,使痰液不能及时排出,降低呼吸道的净化作用
②吸烟者易患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疾病
③青少年吸烟,呼吸道黏膜易受损伤
④吸烟时,吐烟雾有益于肺活量的增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3.人体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时,下列能正确反映胸廓容积和肺内气压变化的是(  )
  A       B        C        D
24.学校举行秋季运动会,小林参加了田径百米赛跑,他跑100米时大口喘气,这时小林吸气和呼气的状态(  )
A.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被动的
B.吸气是被动的,呼气是主动的
C.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主动的
D.吸气是被动的,呼气是被动的
25.人体时刻需要与周围的空气进行气体交换。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气体交换过程中,外界进入到人体肺部的气体有很多种
B.在气体交换过程中,氧气与二氧化碳各自独立遵循扩散原理
C.人体在吸气和呼气的过程中必须要有相应的呼吸肌协调配合
D.人体的呼吸过程中只吸入氧气,只呼出二氧化碳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2分)如图是呼吸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吸入气体有清洁、湿润和温暖作用的结构是[ ]________。
(2)痰是由[ ]________和[ ]________内表面的黏膜所分泌的黏液,以及被黏液粘着的灰尘和细菌等组成的。
(3)肺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单位是[ ]________,它的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外面有________围绕着,适于________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4)呼出的气体中________增多,________减少。
27.(6分)下图为模拟膈肌的运动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模拟的结构是________,②模拟的结构是________。
(2)图B表示________状态,此时膈肌处于________状态。
(3)呼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________,使胸腔容积缩小,肺随之________,气体便被呼出。
28.(10分)图甲为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图乙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是图甲中的[ ]________,________不仅是气体的通道,而且还能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和________。
(2)图乙所示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________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进行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a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血液从毛细血管4端流到5端后,其成分变化是____________含量增加。
(4)图乙所示的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图甲中[3]________应处于__________状态。
29.(12分)如图是人体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肺泡的外面包绕着丰富的__________,这里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的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后,血液中的____________进入肺泡,肺泡内的________进入血液。
(3)分析下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________。
气体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
在大气中的含量/%
78
21
0.03
0.07
0.9
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
78
16
4
1.1
0.9
30.(10分)进入冬季,网络中点击率最高的词语中“雾霾”排在了前五位,PM2.5能够通过肺泡直接进入人体的循环系统,危害人体的健康。为探究PM2.5的浓度(单位:微克/立方米)是否与汽车尾气的排放有关,某中学生物研究小组在某车流量较大地段对空气进行了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下:
(1)人体呼吸道中有能够阻挡灰尘的结构是________,而形成雾霾的颗粒物直径小于2.5微米,无法被阻挡,从而对人体造成危害,这些颗粒物从进入鼻腔到进入肺泡依次要经过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表显示,各小组的实验的变量都是________,为减小实验的误差,应对表中的数据如何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实验数据,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1.D 点拨: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构成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在肺里完成,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呼吸道和肺构成了人体的呼吸系统,完成人体的呼吸这一生理功能。
2.B 点拨:鼻腔的前端生有鼻毛对吸入的气体有清洁作用。鼻腔内表面的黏膜可以温暖气体。鼻腔内表面的黏膜可以分泌黏液能湿润气体,所以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好。鼻腔与多种管腔相通,和用鼻呼吸还是用嘴呼吸没有多大关系。
3.C
4.D 点拨:人的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气管在前,食管在后,气体和食物各行其道,有条不紊,这就要归功于会厌软骨。人们吞咽食物时,喉上升,会厌软骨向后倾斜,将喉门盖住,食物顺利进入食管。下咽动作完成以后,会厌软骨又恢复直立状态,以便进行呼吸。有经验的妈妈都知道婴儿哭闹时不能喂食,否则就会使会厌软骨来不及向后倾斜,不能及时将喉门盖住,导致食物“呛”入气管的事故发生。
5.A 点拨: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还能沉降空气中的尘埃,园林工人工作的地方绿色植物较多,空气污染物较少,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低。
6.B 点拨:在呼吸系统中,鼻腔的作用是对吸入的空气进行温暖、湿润、清洁。鼻腔大了,可以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充分的温暖、湿润、清洁,这与北欧人的生活环境相适应。
7.D
8.A 点拨:PM2.5指数越高说明空气污染越严重,质量越差。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肺泡内的PM2.5由肺泡进入血液中至少需要经过2层细胞。PM2.5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9.D 点拨:图乙中膈肌舒张,膈肌顶部上升,肺缩小,表示呼气。因此处于乙时,膈肌处于舒张状态,D的描述错误。
10.C 点拨:观察图可知Ⅰ过程,胸骨和肋骨向外向上运动,是吸气。吸气时肋间肌收缩,胸廓扩大,肺随之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于是气体入肺。
11.D 点拨:肺动脉内流的血液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氧气很少。在流经肺泡时,由于肺泡内是从外界吸入的空气,氧气的浓度高于血液中的氧气的浓度,而二氧化碳的浓度低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氧气就会自肺泡扩散到血液中,直到平衡,所以血液中氧气的含量应该是增多,直至平衡,不能无限增多。
12.A 点拨:图a为吸气时的状态,图b为呼气时的状态。当吸气时,肋间肌收缩,肋骨上提,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肺内气压降低,气体入肺。
13.C 点拨:由图可知ab、cd段表示肺容量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小于外界大气压,完成吸气过程,此时肋间肌、膈肌收缩,胸廓扩大;bc段肺容量减小,肺内气压升高,完成呼气,此时肋间肌、膈肌舒张,胸廓缩小。
14.D 点拨: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人体的摄食与呼吸的最终目的主要是为细胞提供能量。
15.D 点拨:鼻腔内表面的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能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温暖,D的说法不正确。
16.D
17.B 点拨:前面一段时间的呼吸深度低,后面一段时间的呼吸深度变大,说明开始运动轻缓,后来运动变得剧烈。
18.C
19.C 点拨:呼气: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增大,使肺内气体排出。
20.B 点拨:在进行体育活动时,消耗的能量增多,需要大量的氧气。体育课进行100米赛跑后,同学们出现的现象是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会增加。
21.B 点拨:胎儿在发育过程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当脐带被剪断后,婴儿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刺激了呼吸中枢产生呼吸,呼出的气体冲击声带,引起“啼哭”。
22.D
23.D 点拨:选项A图示表明肺内气压与胸廓容积变化没有关系;选项B图示表明随着胸廓容积变化,肺内气压基本没有变化;选项C图示表明胸廓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增大,胸廓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减小;选项D图示表明胸廓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减小,胸廓容积减少,肺内气压增大。
24.C 点拨:在平静呼吸过程中,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被动的。剧烈运动时,吸气和呼气都是主动的。
25.D 点拨:人体进行呼吸时,吸入的气体不全是氧气,呼出的气体也不全是二氧化碳,是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等多种气体。
二、26.(1)1;鼻腔 
(2)6;气管;3;支气管 
(3)4;肺泡;毛细血管;肺泡 
(4)二氧化碳;氧气
点拨: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6]气管和[3]支气管的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肺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单位是[4]肺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血液流经肺泡时,发生了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
27.(1)气管;肺 
(2)吸气;收缩
(3)舒张;收缩
点拨:膈位于胸腔的下部,实验装置中手接触的部位相当于膈,装置中的气球相当于肺,图中的①相当于气管。A图表示膈肌舒张时,胸廓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上升,高于外界的大气压,呼出气体。B图表示膈肌收缩时,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的气压下降,低于外界的大气压,外界的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
28.(1)1;肺;呼吸道;清洁
(2)一;气体交换
(3)二氧化碳;氧气
(4)膈(或膈肌);收缩
29.(1)毛细血管;肺泡壁;毛细血管壁
(2)二氧化碳;氧气
(3)氮气
30.(1)鼻毛;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2)采样时段;取数据的平均值;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