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3-02 10:49: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物质加入水中搅拌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A.泥土 B.蜡烛 C.蔗糖 D.花生油
2.下图为 A、B、C 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时,三种物质中 B 的溶解度最大
B.t2℃时,取三种物质各 ag 分别放入 l00g 水中,充分溶解,A 和 B 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C.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 t2℃ 降温到 tl℃, A 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多
D.t1℃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 t2℃,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A 溶液
3.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 1 ℃时,A的饱和溶液65g中含有溶剂50g
B.要从B溶液中得到B,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使其结晶的方法
C.在t 2 ℃,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D.将t 2 ℃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 ℃时,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4.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牛奶 B.白酒 C.泥浆 D.蒸馏水
5.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
A.医用酒精 B.生理盐水 C.碘酒 D.白醋
6.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时,a、b饱和溶液降温到0℃时所得溶液质量分数b>a
B.t℃时,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溶质
C.当温度大于t℃时,a溶液一定比b溶液浓
D.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7.用氯化钠固体配制 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操作依次是:计算、溶解、称量、装瓶并贴标签
B.实验中必须用到的仪器有:玻璃棒、量筒、烧杯、蒸发皿
C.把 10g 氯化钠固体放入盛有 90mL 水的量筒中混合均匀
D.转移配置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8.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易溶物质,乙是可溶物质
B.t℃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C.升高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甲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若甲的溶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甲
9.下表提供了硝酸钾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69

现有6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420g,若降温至0℃,析出硝酸钾晶体的质量为(  )
A.206.7g B.188.4g C.193.4g D.156.8g
10.某“天气瓶”通过樟脑在酒精溶液中的结晶情况反映气温变化。如图为该“天气瓶”在三种不同气温下的状况,则瓶内溶液一定为相应气温下樟脑饱和溶液的是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甲、乙、丙
11.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
B.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获得乙固体
C.t1℃时,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为20%
D.t2℃时,将140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25g
12.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t1℃时,A的饱和溶液65 g中含有溶剂50 g
B.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C.在t2℃时,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D.除去A中少量的C,可采用降温结晶法
13.如图是KNO3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KNO3溶液与K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B.任意温度下,固体KNO3的溶解度一定大于KCl的溶解度
C.T2℃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D.若KNO3中混有少量KCl,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
14.室温下140克某溶液,第一次蒸发10克水时,溶液中析出2克溶质,再继续蒸发20克水时,溶液中又析出5克溶质.则原溶液至少需蒸发多少克水可变为饱和溶液( )
A.2克 B.8克 C.10克 D.20克
15.如图的y轴不能表示的是( )

A.双氧水制氧气时,溶液中水的质量
B.电解水时,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C.镁条燃烧时,固体总质量
D.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时,溶液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二、填空题
16.联系学过的化学知识,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铁在潮湿的环境下容易生锈,这是铁与 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2)汽油能洗涤油污,这是利用汽油 油污的性质;
(3)金属铝可以加工成铝箔,主要利用铝的 。
17.叶脉书签既别致又实用,颇受同学们的喜爱。小芳和小丽欲配制 200 克 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为同学们制作一些叶脉书签。
(1)小芳用固体氢氧化钠和水配制,操作步骤为_____、_____、_____。因为氢氧化钠有腐蚀性,称量时必须放在_____中。
(2)小芳通过计算求得需氢氧化钠固体_____克,水_____毫升。
(3)小丽则想用 2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水来配制 200 克 10%的氢氧化钠溶液。请帮她计算需要 20%的氢氧化钠溶液_____克?水_____毫升?
18.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1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乙物质的溶解度。(填“>”或“=”或“<”)
(2)把30℃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降温到10℃,析出晶体较多的是 。
(3)20℃时,将50g甲物质放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最终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若将烧杯内物质升温到30℃(不考虑水蒸发),溶液中不变的是 (填序号)。
A.溶剂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 D.以上都不变

19.已知氯化钾(KCl)20℃时的溶解度是34g,50℃时的溶解度是42.6g.通过如图的实验操作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
20℃时100g水中
(1)所得溶液中;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填序号,下同);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的是  ;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2)溶液④的质量为   ;该实验中把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20.某兴趣小组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是:①计算、② 氯化钠、③ 水 、④ 、⑤转移。
(2)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在配制溶液的过程中,会导致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小于15%的原因可能是 。
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B.称量氯化钠固体时所用天平的砝码生锈了
C.溶解食盐的烧杯内壁是潮湿的
D.将称量好的氯化钠固体倒入烧杯中时,有部分氯化钠固体散落在实验桌上

三、推断题
21.柠檬酸亚铁是重要的含铁试剂,兴趣小组制取柠檬酸亚铁溶液的实验流程如图:

(1)写出反应1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操作1的名称为__________;
(3)反应3中会有气体生成,该气体是_________;
(4)柠檬酸亚铁的化学式为FeC6H6O7,柠檬酸亚铁中铁元素和碳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_;
(5)若选用的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2%,则用100mL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g/cm3)配制该稀硫酸,需加水________g。
22.A、B、C、D、E、F均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A、D为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B、C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

(1)A在D中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时,生成不同的气体。B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反应生成C和无色气体D,C和D都与生命活动息息相关。B溶液中的溶质是 (用化学式表示)
(2)如图所示将固体E放入大烧杯中的水里,小烧杯中F的饱和溶液变浑浊。
则E的化学式可能为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

四、实验题
23.下图所示的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红磷必须足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反应后天平不平衡,该反应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___(填“是”或“否”);
(3)C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氯化钠配制50g 6%的氯化钠溶液,则应称量_______g氯化钠,量取_________mL水,应该选用_______规格(选10mL或50mL或100mL)的量筒。
24.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面是某些同学的实验操作,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存在的明显错误是________
(2)B操作集气瓶中既无水也无细沙,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
(3)用C操作量取的水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预期的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4)D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是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5.向盛有10 g纯碱样品(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烧杯中加入稀盐酸。加入80 g稀盐酸时,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内物质总质量为86.7 g。
(l)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g;
(2)求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6.侯氏制碱法生产的碳酸钠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现有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样品 12.5 g,将其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加入 100 g 水,使其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加入溶 质质量分数为 7.3%的稀盐酸,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B 点时,烧杯中溶液里存在的阳离子为_____(填写离子符号)。
(2)在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样品中,含碳酸钠的质量为_____(结果精确至 0.1 g)。
(3)A 点时,求此温度下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写出具体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



参考答案
1.C 2.B 3.C 4.B 5.C 6.A 7.D 8.B 9.C 10.C 11.B 12.C 13.C 14.A 15.D 16.(1)氧气或O2(2)溶解 (3)延展性
17.计算 称量 溶解 玻璃器皿 20 180 100 100
18.(1)= (2)甲 (3)140 A
19.(1)①③;②⑤;④; (2)142.6g;加溶质.
20.(1)称量、量取、溶解;(2)搅拌以加快食盐的溶解;(3)CD;
21.Fe + H2SO4 = Fe SO4 + H2↑ 过滤 CO2 7 : 9 1290
22.H2O2、NaOH或CaO,
23.(1)为了耗尽装置内的氧气 (2)是 (3)搅拌 3 47 50
24.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集气瓶底炸裂 偏大 试管底部被压碎
25. 3.3 79.5%
26.Na+、H+; 10.6g;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