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8单元第二十一章《第五节 鸟类的生殖与发育》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8单元第二十一章《第五节 鸟类的生殖与发育》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3-02 12:15: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
建平县第一中学 林晓燕
一、教材分析
《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是江苏教育出版社《生物学》八年级(下)中的第21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中的第五节《鸟类的生殖与发育》。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昆虫的生殖与发育和两栖动物的生殖与发育后来学习鸟类的,因此,更有利于学生突破本节的重难点。教材选用鸡卵作为代表材料,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来获取相关知识,贴近生活。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上之前对昆虫和两栖动物生殖与发育的学习,已对动物的生殖与发育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鸟类生殖发育过程还没有深入的了解。但是由于学生对鸡蛋较熟悉,对鸟的繁殖也很感兴趣这一特点,让学生在课前了解有关鸟类生殖和发育的过程,为本节新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鸟类的生殖与发育的过程
2、认识鸟卵结构以及各结构的功能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探究鸟卵的结构和功能,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交流,讨论,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鸟类对人类的和谐关系,形成爱护鸟类保护鸟类的习惯。
2、渗透孝敬父亲的伦理道德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1、鸟类的生殖和发育的过程。
2、鸟卵结构以及各结构的功能。
?难点:探究鸟卵结构以及各结构功能。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视频资料、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设计、收集资料,探究实验的相关器材,鸡蛋。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与鸟类生殖和发育有关的资料、铅笔、橡皮擦、预习新课内容。?
六、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 探究法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播放图片并播放小燕子的儿歌
观看图片,听音乐,收集相关信息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信息的意识
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运用多媒体出示各种鸟类的生殖过程的图片了解鸟类的生殖过程
观看图片,讨论鸟类的生殖过程
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结合这些图片说出鸟类生殖的一般过程
鸟卵的结构及功能
1、卵壳、(保护)
2、卵壳膜
(保护)
3、气室
(提供氧气)
4、卵白和卵黄(提供营养)
5、卵带(固定胚胎位置)
6、胚盘(胚胎发育的位置,将来发育为雏鸡)
7、卵黄膜(保护卵黄)
展示自己
探究鸡卵的结构
(一)鸟卵外部
1、外部两端有什么不同?
2、鸡卵的最外侧的结构——卵壳,有没有承受能力?如何证明?有什么作用?
3、探究气孔
(二)探究内部结构以及功能
?1、轻轻敲破鸡卵的钝端,将破损卵壳剥掉。 你看到了什么?
2、剥掉卵壳及上面的一层膜后继续轻剥又
发现了什么?
3、将卵壳裂口剥大,将鸡卵倒入培养皿中
观察,鸡卵中都有哪些结构?
4、鸡卵的哪一部分将来可以发育成雏鸡?
5、是所有的鸡卵都能发育为雏鸡吗?
观察受精卵和未受精卵有什么区别?
6、卵黄与卵白界线分明,是不是在它们之间有特殊结构?
你能不能证明卵黄膜的存在?
(三)展示自己
动手绘画鸡卵的结构并展示给大家。
观察鸡卵的外部形态,两端自己设计探究方案并实施方案证明鸡卵的卵壳有一定的承受能力
观察卵壳的表面,并设计实验方案证明气孔的存在
两人以小组,分小组实验观察
?
学生对鸡蛋的各结构的功能进行讨论分析
结合日常生活来分析回答
学生分析讨论,并由学生证明卵黄膜的存在

绘画并展示画的鸡卵,同学回忆每一结构的作用
面对全体学生的理念。
锻炼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
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由结构联系功能,锻炼学生的推理思维能力,同时深化理解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是相适应的这一观点。
加深巩固学生的记忆
鸟类的发育过程
?──孵卵、育雏
视频展示“小鸡破壳”。受精的鸡卵的发育过程。
由鸡卵的发育过程联系人的发育过程,母亲的十月怀胎,
体会亲鸟育雏的意义,体谅父母养育我们的艰辛
使之对孵卵有更深入、全面的认识
渗透伦理道德教育
提出倡导,
?爱护鸟类
展示古诗词分析其中鸟类的生殖行为,并再次增加感恩之情
用比较积极的观点正确对待鸟类,认识到要保护环境、爱护鸟类。关爱人类的朋友。
通过对鸟类的一些知识扩充,使学生关注鸟类、爱鸟护鸟意识发自内心,水到渠成
课堂小结
?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你有哪些收获?
做好笔记,不明白的地方及时提问
归纳本节课的知识点,是学生更易于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课堂练习
布置作业
多媒体展示
能力培养中的题目
当堂完成
课后完成
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