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灯笼》2课时课件+教学设计+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4《灯笼》2课时课件+教学设计+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01 20:58:02

内容文字预览

4《灯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吴伯箫的相关文学常识,识记文中的重点字词,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理解“灯笼”所体现出的深刻的文化内涵,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学习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
3.认知文中“灯笼”的民俗意义、文化价值。
4.体会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家国天下所寄寓的复杂感情,领会并学习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教学重点】??
1.了解吴伯箫的相关文学常识,识记文中的重点字词,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理解“灯笼”所体现出的深刻的文化内涵,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学习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
【教学难点】??
1.理解“灯笼”所体现出的深刻的文化内涵,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学习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
2.认知文中“灯笼”的民俗意义、文化价值。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逢年过节,无论是家庭还是单位社区,都要挂起红红的大灯笼,灯笼,又称灯彩,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那么灯笼在作家笔下是什么样的呢?请大家一起走进吴伯箫的散文《灯笼》。
二、预习检查
1、知识链接
(1)灯笼介绍
灯笼,一种笼状灯具.其外层多以细篾或铁丝等制骨架,而蒙以纸或纱类等透明物,内燃灯烛.供照明、装饰或玩赏.中国的灯笼综合了绘画艺术、剪纸、纸扎、刺缝等工艺,在中国古代制作的灯彩中,以宫灯和纱灯最为著名.中国有灯是秦汉以后的事,有纸灯笼又是在东汉纸发明之后.中国的灯笼,不仅是用以照明,还有其他意义.唐开元年间,为了庆祝国泰民安,人们扎结花灯,借着闪烁不定的灯光,象征“彩龙兆祥,民阜国强”,花灯风气从此广为流行.旧时每年正月私塾开学时,家长会为子女准备一盏灯笼,由老师点亮,象征学生的前途一片光明,称为“开灯”.又由于“灯”字音和[添丁]相近,所以灯笼也用来祈求生子.到了“日据”时代,爱国志士们在灯笼上绘制民间故事,教导子孙认识自己的文化,所以又具有薪火相传的意义.
(2)文体知识
散文: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神聚”;
“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
“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
2、作者简介
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当代著名散文家和教育家。吴伯箫一生鞠躬尽瘁,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一生作品200多篇,较著名的作品有《山屋》《菜园小记》《记一辆纺车》《南泥湾》《一坛血》我没见过长城》等,这些作品以其真挚深厚的情感、朴实动人的描绘、严谨缜密的结构、清丽洗练的语言,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喜爱。主要散文集有《羽书》《北极星》《忘年》等;译作有海涅的《波罗的海》;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有《吴伯箫散文选》。
3、写作背景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了“九一八事变”,炮火不仅震碎了壮丽的祖国山河,也击破了无数文士的美好幻想,这其中就包括吴伯箫。然而,国民党政府竟然采取“不抵抗”政策,这让他十分愤懑,忧心如焚、怒火中烧。于是,他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同时,坚持业余写作,舒解一腔积郁。
他这一时期的散文,常常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激越旋律。即使在回忆童年生活的篇章里,这一旋律也时常跳跃而出,《灯笼》正是这个时期以回忆为主题的文章。
4、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焚身(fén)?溺炕(nì)?神龛(kān)?皎洁(jiǎo)?幽悄.(qiǎo)?犬吠(fèi )??乡绅(shēn)斡旋(wò)??霍骠姚(piào)?怅惘(chàng??wǎng)锵然(qiāng)?裴公(péi)?燎原(liáo)?司马懿(yì)?熙熙然(xī)??星阑(lán)?垂珠联珑( lónɡ )
5、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垂珠联珑:悬挂、装饰有连串珠玉宝石,形容宅第的奢华。??
斡旋:调停,调解。??
掌故:历史上的制度、文化沿革以及人物事迹等。??
争讼:因争论而诉讼。??
静穆:安静而严肃。??
怅惘:因失意而心事重重;惆怅迷惘。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说说文章开头作者是怎样引出所要描述的对象的,找到能总括全文的一句话。
明确:“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2、速读课文,数一数,文中提到哪些灯笼?
明确:用于照明的灯笼,村头挂红灯笼,元宵节龙灯、跑马灯、字谜灯,族姊远嫁时轿前轿后灯、官衔灯、朱红纱灯、宫灯、塞外帐营灯笼、探海灯。
3、找出本文叙事线索,给课文划分段落,理清文章脉络并概括段意。以及指出每一部分所使用的表达方式。
明确:贯穿全文的线索是“灯笼”。
第一部分(1): 叙写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
第二部分(2?11):抒写了“我”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历史文化及个人情感上表达了灯笼对于“我”及整个民族的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12):抒发作者的爱国情怀.
四、合作探究
1、第1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明确:内容:本段主要写了小孩子与大人都喜欢火和亮光。
作用: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文章情趣,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为下文写灯笼做铺垫。
2、快速读第2自然段,思考: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我”对灯笼的喜爱?并作分析。
明确:① “连活活的太阳算着,一切亮光之中,我爱皎洁的月华,如沸的繁星,同一支夜晚来挑着照路的灯笼。”
将“灯笼”的光与“太阳”的光、“月华”“繁星”的光相提并论,强调了“我”对“灯笼”的情有独钟。
②“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比喻和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与灯笼有关的记忆非常多,“挤”表现出与灯笼的缘结得极多。
3、第2段中“提起灯笼,就会想起……《司马懿探山》”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 排比。连用五个“想起”,将“我”由灯笼想到的一系列往事一 一道来,将“我”记忆中美好的乡村风俗呈现在读者眼前,令读者感受到浓浓的生活气息和真情实感。
4、文章第2段中“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一句可否换成“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我能记起很多这样的往事”?为什么?
明确:不行。原句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将回忆的思绪比喻成一张网,把脑海里众多的思绪说成是“挤”在一起。这样写使句子显得生动形象。而改后句子平淡,没有新意。
5、课文以《灯笼》为题,写了与“灯笼”相关的哪些事?这些事可分为几个方面?
明确:第③段,挑灯迎祖父回家,听祖父讲进京赶考的掌故;
第⑤段,接过母亲递给的纱灯上下灯学;
第⑥段乡俗还愿时,村口红灯高照;
第⑦段元宵节看灯;
第⑧段,族姊远嫁,宅第红灯高挂;
第⑨段,纱灯上描红;
第⑩段,由宫灯、唱词联想汉献帝;
第⑾段,联想到“挑灯看剑的名将”,表达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6、作者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来表现灯笼对自己乃至民族的意义,但第10、11段却跳出回忆,写了想象虚构的事件。作者为何这样安排?
明确:第10段对宫灯进行想象,体验深长的历史况味;第11段引述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表达自己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虚写追慕古代名将挑灯剑、塞外点兵令胡人不敢南下的业绩,为后面的直抒胸臆做铺垫。作者借灯笼表达自己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自回忆中超脱出来,表达悲壮激越的家国情怀,表现出自己要同时代共呼吸的担当精神。从历史文化及个人情感上表达灯笼对于“我”及整个民族的重要意义。
7、第11段中“雪夜入蔡,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一句运用了什么典故?有什么作用?
明确: “雪夜入蔡”指的是唐代名将李晟chéng之子李愬sù的故事,他有谋略,善骑射。宪宗元和八年(公元814年),淮西吴元济反叛,朝廷出兵讨伐,屡遭败绩。这时,李愬自求参战。元和十一年(公元817年)十月,雨雪不止,李愬乘吴元济不备,突出奇兵,袭击吴元济的重地蔡州。此战役为历史上著名的奇袭战例。
“胡人不敢南下牧马”指的是蒙恬率军反击匈奴的故事。公元前215年,在黄河之滨,蒙恬率军与匈奴骑兵开战,蒙恬的军队击败匈奴各部大军,迫使匈奴望风而逃,远去大漠以北七百里。
作用: 这里借用典故,写李愬、蒙恬等昔日大将以智慧和勇气抗击敌寇,保家卫国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这些英雄的敬慕之情,也暗含着作者报国的信心和决心。
8、作者表达的情感,在全文各段有怎样的变化?
明确:总的感情基调:深情,激情。
早年乡村生活——深情
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激情
示例:“数燎原的一把烈火!”——高亢、激越
五、课堂练习:
1.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B )
A.飞蛾 焰火 人情事故
B.掌故 晃荡 张灯结彩
C.腊烛 思慕 垂珠联珑
D.元霄 燎原 夜深星阑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D )
A.尽管大人们怕火火烛烛的危险,要说“玩火黑夜溺炕”那种迹近恐吓的话,但偷偷还要在神龛里点起烛来。
B.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斡旋着的情事,倒是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
C.若是纱灯上的字是“尚书府”或“某某县正堂”之类,懂得了意思,也会觉得不凡的;但普普通通一家纯德堂的家用灯笼,可也未始勾不起爱好来。
D.最壮的是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夜深星阑时候,将军在挑灯看剑,那灯笼上你不希望写的几个斗方大字是霍骠姚,是汉将李广,是唐朝裴公吗!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说说你最喜欢作者的哪处描写。
接下来,让我们进一步探究“灯笼”的更多含义。
二、合作探究
1、“灯笼”在课文起怎样的作用?
明确:(1)“灯笼”是全文的叙事线索,全文的几个故事都是由“灯笼”串连起来的。
(2)寄托着作者对故乡和故乡亲人的怀念,引发作者对国家的责任担当意识。
2、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
明确:①灯笼寄托着作者对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敬爱和牵挂,也寄托着对亲人的感激之情。
②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相关,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
③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
④灯笼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
⑤引发作者联想到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热情。
3、将本文的标题改成“童年趣事”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不好。本文所写之事虽然包含了童年生活中的一些趣闻趣事,但其中也有一些带给人们沉重的情感体验的部分,如族姊家的没落、挑灯看剑的将军等,这些不能算是趣事。
4、分析课文中“灯笼”所蕴含的民俗文化意义。
5、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分析开头两段和结尾一段的作用。
明确:开头两段由小孩子喜欢火,三家村的往事,既写出人们对光明的渴望,又自然引出下文对有关灯笼往事的回忆;
结尾一段又由灯笼联想到“燎原的一把烈火”,再用一“壮”字,再次升华中心,赞颂蓬勃发展的中国革命。可见,文本前两段与结尾联想的两段紧密联系,中间诸段落俱为回忆,不可不谓作者之为文独具匠心,巧设结构。
6、结合文意,分析结尾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态度?
明确:作者热烈赞颂古代将军塞外点兵,挑灯看剑,英勇杀敌的气概;他们激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作者热切希望能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同时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有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败敌人,保卫好自己的家园。
三、语言品析
本文丰富有味。结合课文,品味下列句子,谈谈你的体会。
(1)“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明确:运用拟人,生动 形象地写出了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 好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恋。
(2)“母亲给留着的消夜食品便都是在亲手接过了灯笼去后递给自己的。为自己特别预备的那支小的纱灯,样子也还清清楚楚记在心里。虽然人已经是站在青春尾梢上的人,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
明确:运用动作、外貌描写。“亲手接过了灯笼去后递给自己的”,表现出母亲对我的细心周到的关爱;“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写出岁月的无情以及我对母亲变老的伤感。
(3)“雪夜入蔡,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
明确:李愬、蒙恬等昔日大将以智慧和勇气抗击敌寇,保家卫国,其英雄事迹与日月同辉,激励着后人,表达了作者对这些英雄的敬慕 之情,为下文表现家国情怀作铺垫。
(4)第4段用一句话独立成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起过渡(承上启下)及强调的作用。由对祖父的回忆过渡到对慈母的回忆。一句话单独成段突出了这句话给“我”的印象之深,对“我”的影响之大。
(5)村头挂灯笼有什么作用?
明确:1.有行好的意思。
2. 孤行客“四面虚惊”的时候得到慰藉。
(6)文章结尾说:“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结合文章,分析这段话。
明确:作者热烈赞颂了古代将领塞外点兵、挑灯看剑、英勇杀敌的气概。他们激发了作者的爱国情怀,作者热切希望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抗击日寇。这段话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他希望祖国人民有更强大的力量,团结抗战,打败敌人,保家卫国。
四、写作特色
1.从小处写起,以小见大。
首先是事物之小、事件之小等。例如,课文中的“灯笼”,可以说是生活中的一种微小事物;而文中所述事件也大都是一些微末的小事,如夜晚提灯接祖父、纱灯上描宋体字等,但它们又都像珍奇的珍珠,闪着灵光,令人目不暇接。其次是情感的细微。课文用细小的事物传达出一些细微的情感,如温暖的爱、由衷的喜、不可遏制的神往等。
本文的以小见大,体现为由一家一村延及天下,由一时一事延及历史,由个人延及社会。文章最后所述国家之事、所抒壮烈之情,才是文章真正的主旨所在。
2. 运用散文的自由笔法。
作者以散文的自由笔法,写了他关于灯笼的记忆和联想。作者以“灯笼”为线索,顺着自己的思绪写了很多回忆,如夜晚提灯接祖父、上下灯学打灯笼、元宵节看灯猜谜、族姊远嫁看灯火等;还联想到宫灯和战场上的灯笼。文章虽写了很多事,但主题突出,形散神不散。
3. 运用诗文典故。
文中多处引用或化用诗文典故,如引用传统戏曲剧目《逍遥津》中的唱词、化用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化用贾谊《过秦论》中蒙恬抗击匈奴的典故,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内涵,使文章具有浓郁的文学色彩。
五、文章主题
本文作者以散文的自由笔法,回忆了与灯笼相关的童年生活、亲情故事、英雄人物等,表达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对亲人的感激,同时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表现出作者志存高远、希望建功立业的伟大志向,以及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六、拓展延伸
灯笼寄寓着中国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的美好愿望。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有很多关于灯笼的传说故事,你能说出一个来吗?
传说姜子牙封完神后,自己却没有什么司职,只有某位神仙出游时给打替班。大年三十众神都归位,姜子牙却没有地方可去,百姓见他可怜,就在高杆头点一盏灯,让他在灯下蹲上一夜。久而久之就形成点灯笼的习俗。
七、课堂小结
《灯笼》这篇散文,回忆了作者与灯笼有关的往事,寄寓着丰富的情感。作者没有只是沉浸在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中,也没有单纯追慕古代名将挑灯看剑、塞外点兵令胡人不敢南下的业绩,而是由追忆历史转而表现国难现实,并大声疾呼,表达了爱国的热情。从情感、文化等不同角度表达了灯笼对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表现了作者与时代共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文章以小见大,融记叙、抒情、描写于一体;语言自然朴素、清新练达,既朴实平易又生动传神,娓娓而谈,侃侃而论,有着无穷的艺术魅力,是我们学写散文的典范。
八、课堂练习
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
A.焚身(fén) 神龛(hé) 犬吠(fèi) 斡旋(wò)
B.皎洁(jiǎo)施粥(zhōu)锵然(jiāng)官衔(xián)
C.争讼(sòng)领域(yù) 鹦鹉(yīng) 可悯(mǐn)
D.联珑(lǒng) 磷火(lín) 姊妹(zǐ) 褪色(tuì)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C )
A.每每想起小时候在村里上灯学,要挑了灯笼走去挑了灯笼走回的事,便深深感到怅罔。
B.仿佛灯柱上还照例有些松柏枝叶做点辍。
C.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
D.最壮的是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夜深星斓时候,将军在挑灯看剑,那灯笼上你不希望写的几个斗方大字是霍骠姚,是汉将李广,是唐朝裴公吗?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C )
A.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司马懿探山。
B.挂红灯,自然同盛伏舍茶、腊八施粥一样,有着行好的意思,松柏枝叶的点缀,用意却不甚了然。
C.倒是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
D.自然,若是纱灯上的字是《尚书府》或“某某县正堂”之类,懂得了意思,也会觉得不凡的。
4.下列画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
A.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
(大火)延烧原野。
B.轿前轿后虽不像《宋史·仪卫志》载,准有打灯笼子亲事官八十人,但辉煌景象已够华贵了。
(成绩等)显著;卓著。
C.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
安静庄严。
D.那时自己对人情世故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
为人处世的道理。
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灯笼与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庙堂中、房宇外,处处都有灯笼张挂。仔细推算,中国有灯是秦汉以后的事,有纸灯笼又可能是在东汉纸发明之后。中国的灯笼,不仅是用以照明,它往往也是一种象征,因“灯”与“丁”语音相似,故灯意味着人丁兴旺,            不过,灯笼最让人遐思、期盼的,恐怕还是元宵节的花灯,元宵观灯的习俗起源于汉代初年,至唐开元年间,为庆祝国泰民安,乃扎结花灯,象征“彩龙兆祥,民富国强”,花灯风气至此广为流传。?
A.以至,过去每家每户都有姓氏灯,悬挂在屋檐下或客厅中,借以讨个口彩。今天迎神赛会上,神明的阵头前仍有两盏大灯笼,就是在延续这种风俗。
B.以至,过去每家每户都有姓氏灯,悬挂在屋檐下或客厅中,借以讨个口彩。今天迎神赛会上,神明的阵头前仍有两盏大灯笼,就是这种风俗的延续。
C.以至,过去每家每户都把借以讨个口彩的姓氏灯悬挂在屋檐下或客厅中,今天迎神赛会上,神明的阵头前仍有两盏大灯笼,就是在延续这种风俗。
D.以至,过去每家每户都把借以讨个口彩的姓氏灯悬挂在屋檐下或客厅中,今天迎神赛会上,神明的阵头前仍有两盏大灯笼,就是这种风俗的延续。
九、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课外阅读吴伯箫的其他散文,如《南泥湾》《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我没见过长城》等,试比较与本文的风格有什么异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