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4 谁先迎来黎明 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4 谁先迎来黎明 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3-01 19:39: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谁先迎来黎明》
教材版本
教科版小学科学
学 校
第十九小学
学 科
科学
年 级
五年级
册 别
下册
单元(章节)
第四单元
课 时
1课时
设计者
所属单位
教学内容分析
《谁先迎来黎明》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第4课时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认识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昼夜交替现象的基础上,对地球自转方向和时区的探究,其中,地球自转方向是本课的探究重点。
教材的内容分成四个部分:1、提出问题:谁先迎来黎明?2、模拟实验:地球自转方向不同,迎来“黎明”的时间先后就不相同?3、探究地球自转的方向?4、认识世界时区图。第一部分直接让学生在中国行政地区图中观察北京和乌鲁木齐的地理位置,明确黎明迎来的时间与各地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开门见山。第二部分通过实验模拟观察各地迎来黎明的先后顺序,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地球自转方向不同迎来“黎明”的时间会不同,很自然进入“地球自转方向究竟是怎样的” 探究。第三部分在地球自转方向的探究中,通过让学生建立相对运动概念,根据天体的周日视运动来认识地球的自转方向。第四部分希望学生能够关注到地球仪上的经线,并且能够根据不同地区的经线差来计算两地的时差。这实际上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地球自转方向及地球自转周期的知识来解决,是有一定难度的。
学情分析:(一般特征、初始能力、信息素养)
五年级的学生,通过两年的科学课学习,学生对科学课的认识得到了一定提高,部分学生已学会了自己收集资料和进行课堂记录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已会进行仔细的观察,学生在实验前已具备了提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计划,最后进行实验验证,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学生小组内的合作交流也有了基础。
学生都喜欢实验,但孩子们只是凭自己的兴趣边玩边做,导致于观察不仔细,实验无序操作,科学探究的习惯尚未养成,也常常使学习任务难已按教学计划完成,逼迫老师调整课时;而且学生在作业习惯方面较差,特别是课外布置的收集资料,观察任务大多不能自觉完成,导致上课实验效果较差。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信息技术能力,会运用计算机,会在电子白板上进行拖拽等的基本操作。
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知道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地球自转而发生的现象。
2、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逆时针或自西向东。
3、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
4、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回忆生活经验和亲身体验,理解相对运动,并用来解释太阳等天体的视运动。
2、根据天体视运动的方向推导地球自转的方向。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知道因参照物的不同,对物体的运动需要从多角度去认识。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分析的能力和小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逆时针或自西向东。
教学难点:世界时区图的认识。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主要运用猜测、实验、探究、推理、得出结论的教学方法,设计了三个实验和体验活动,最终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教学环境与资源准备
本节课运用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学环境,资源准备有:
小组准备:地球仪一个、手电筒一个、科学记录单一份。
教师准备:地球仪一个(大)、手电筒一个、转椅一把、卡片三张、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教学媒体
(资源)
设计意图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是老师第一次给大家上课,也是第一次与大家一起合作,为了能够对同学们有更多的了解,请同学们自我介绍并说说都喜欢什么,好吗?教师也自我介绍,喜欢旅游,去年暑假老师去了这个城市,谁知道是我国的哪个城市?出示两组图片,引出北京和乌鲁木齐两座城市。
学生自我介绍并说说自己的爱好。
课件出示两组图片,导入新课。
通过自我介绍,调节学生的紧张心理,拉近师生距离。
二,确





关系。

问:你们知道这两个城市分别在我国的什么位置吗?
我们可以通过地图来观察一下。(师:在地图上我们是怎样确定方向的?在地图上一般是左西右东,也就是说北京在乌鲁木齐的东面,乌鲁木齐在北京的西面。我们还可以在地球仪上找到这两个城市的位置。(教师板书相对位置)
学生在地图、地球仪上确认两个城市的位置:北京在乌鲁木齐的东边或乌鲁木齐在北京的西边。
教师大屏幕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图。每个小组在地图和地球仪上找两个城市。
通过地图和地球仪确认两个城市相对位置关系,为后面学习打下基础。
三,引

课题。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在不停的自转,由此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那么在地球上的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北京和乌鲁木齐哪个城市会先迎来黎明呢?(板书:谁先迎来黎明)
2、问:要想知道谁先迎来黎明,除了知道它们的位置关系之外,还要知道什么?(地球自转的方向)
3、教师介绍自西向东(逆时针)和自东向西(顺时针)转动。
那到底是谁先迎来黎明呢?让我们来做个模拟实验,从实验中找找证据吧。
学生回答。(师:有的同学认为是北京先迎来黎明,有的同学认为是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
课件出示地球的图片,教师介绍逆时针和顺时针方向。
使学生明白谁先迎来黎明,不仅要知道位置关系,还要知道地球的自转方向。
四、模

实验。
模拟实验: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
1、实验要求:
(1),四人一小组,组长负责管理实验器材,并汇报结果。
(2)、分工合作,轮流进行实验操作。
2、补充强调:
各小组先按照自西向东的方向(即逆时针方向)转动地球仪,注意观察,哪座城市先看见太阳,即代表这座城市先迎来黎明了,再自东向西的方向(即顺时针方向)转动地球仪,同样注意观察,哪座城市先看见太阳,即代表这座城市先迎来黎明了,要在记录单上及时记录好。(记录单附后)
3、让两组(每组8人)学生分别做79页的实验,再次体会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
4、问:为什么会出现两种情况?地球自转的方向不可能有两种,究竟是怎样的呢?让我们继续研究。
1,学生分别进行了两次不同的模拟实验。2,实验汇报:地球自西向东转,北京先迎来黎明;地球自东向西转,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
1、课件出示实验要求。2、学生利用实验器材进行实验。3、两组学生分别做79页的实验,再次体会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
使学生明白地球的自转方向不同,人们迎来黎明的时间先后就不同。
五、




运动。
理解相对运动,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
1、为了帮助我们研究,我们先来回忆与感受几个生活中常见的几种运动现象,
(1)乘在向前行驶的汽车上,看到外面的景物是怎样的运动的?
(2)乘在向后倒退的汽车上,看到外面的景物是怎样运动的?
(3)乘坐旋转木马,看到外面的景物是怎样运动的?
推想:乘上转椅,看到周围的景物在顺时针旋转,你的转椅应该往哪个方向旋转?(让部分学生亲自感受体验。)
现在我们假想这是一把地球大转椅,我们每天看到太阳是怎样运动的,它的运动方向如何?(自东向西),由此,你们推断地球的自转方向是怎样的?
根据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你们知道地球的自转方向了吗?
1、学生谈谈坐车的感受。2、让学生乘坐转椅亲自感受体验。3、学生推断出地球的自转方向。
播放老师开车拍摄的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的体会相对运动。推断出地球的自转方向。
使学生明白在自转的地球上看到太阳东升西落,这其实正是地球与它相对运动的结果。而地球自转的方向,正好与它自东向西运动的方向相反,是(自西向东)。所以,北京先迎来黎明。
六六、认识时区及时差。
1、北京和乌鲁木齐迎来黎明的时间相差几小时呢?出示世界时区图。
2、介绍世界时区图:为什么世界时区图可以帮助我们算出各个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相差了多少呢?(地球在24小时内自转1周,在每1小时中,地球的一个条形带正对太阳,所以我们把地球分成24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一个小时。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位0度经线,这条经线所在的时区,叫0时区。而0时区往东我们叫东时区,一直叫东一、东二、东三、┅ ┅直到东十二区,0时区往西叫西时区,一直叫西一、西二、西三、┅ ┅直到西十二区,因为地球是圆的,向东到东十二区与向西到西十二区刚好重叠在同一时区,因此也叫东西十二区。)
3、北京和纽约日出时间相差几小时呢?(生观察时区图回答)
1、让学生思考北京和乌鲁木齐迎来黎明的时间相差几小时。
2、自学课本81页的内容,并完成课件出示的问题。
课件出示世界时区图动态演示过程,教师给学生介绍时区图。
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自学81页的相关知识,使本节课的教学做到有收有放。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课堂小结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都在研究地球的运动,相信同学们一定有很多收获,让我们来整理一下。
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课件出示表格
学生进行梳理总结。
板书设计:
谁先迎来黎明
一,相对位置关系:
乌鲁木齐(西) 北京(东)
二,地球自转方向:
自西向东(或逆时针)自转,北京先迎来黎明。
三,认识时区及时差:
地球分为24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时间就相差一小时。
教学反思、总结
《谁先迎来黎明》是《地球的运动》单元中的一课,这堂课教下来,我感触最深的一点是,让学生循序渐进的解决课堂中提出的问题,这点在这一课中很重要,因为本课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分步骤进行,让学生一步步在探究过程中掌握科学概念,是科学新课程科学教学理念体现的典型一课。本课主要是解决两个问题:一、确定不同地区的位置关系,二、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第一个问题较简单,学生已经会在地图上确定方位(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因此就能够确定相对位置关系了。确定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这节课的重点,我在处理这一教学环节时,没有急于引用教材,而是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哪些现象可以推断地球的自转方向,让学生自主探究,取得了很好的预设效果。再用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明白相对运动这个概念,通过观察地球以外天体的运动方向来反推地球的自转方向,突破了重难点。最后让他们以自学世界时区图的形式,小组合作,完成我布置的自学要求。在自学过程中的收获,相信要比老师教给他们的,印象要深刻的多。北京和乌鲁木齐日出时间相差几个小时的计算,让学生自己讲出办法,学生讲的非常好,有了方法,就能解决很多类似的问题。北京和纽约、北京和巴黎日出时间相差多少个小时就很容易解决。
科学包含的知识是非常丰富的,生物、地理、物理、化学等都有涉及,课外知识的积累也是比较重要的。
在这堂课中,我感觉到学生的地理知识还是比较缺少的,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了一些不自信,回答问题时,积极性不是很高。课后,我问他们原因,他们说,怕说出来,万一错了在其他同学和听课老师面前会出丑,这是他们所顾忌的,看来平时活跃的学生在某些时候也会变的比较沉默,这是我没有想到的,鉴于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当举手少的时候,我会提示:“是不是有很多同学还在思考呢?”引起他们的注意,也会点没有举手的同学的名字,让其回答问题,尽量不点重复的学生。在对学生的评价方面,我的评价语有些单一,有待进一步丰富提高。本节课,多媒体的运用起到辅助、补充作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另外,本节课我在用多媒体方面,主要运用图片和视频比较多,在这节课中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使本节课的教学实效性很强,尤其学生在理解相对运动的过程中,我播放了自己开车拍摄的视频资料,学生看到老师亲自动手拍摄,特别高兴,起到很好的作用,使学生很容易理解所学知识。
附实验记录单:
科学实验记录单
班级: 组别:
地球自西向东转, (选填:北京或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地球自东向西转, (选填:北京或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
《谁先迎来黎明》




执教:银川市兴庆区第十九小学 李进山
教材版本: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