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下语文15自相矛盾 第一课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下语文15自相矛盾 第一课时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01 19:26:4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自相矛盾 单元 六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
学习 目标 1.认识“吾、弗”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夫”,会写“矛、盾”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注释,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进而理解寓言的内容,理解故事的寓意。 4.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5.说说“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并与同学交流生活中类似的事情。
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 结合注释,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进而理解寓言的内容,理解故事的寓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生活中自相矛盾的事情很多。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自相矛盾”的出处吧。 学生听讲 开门见山
讲授新课 一.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听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读生字。 着重指导:弗(fú)、夫(fú) 指导书写 着重分析指导“矛、盾、誉、吾” “矛”的笔画是横撇、点、横钩、竖钩、撇。“盾”的部首是“厂”。“誉”的部首是“言”。“吾”的部首是“口”。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什么是矛盾?矛:古代兵器,在长柄的一端装有金属枪头。 盾:古代打仗时防护身体,挡住敌人刀、箭等的牌。你知道韩非吗?韩非: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课文是什么体裁?寓言 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古代一个卖矛与盾的楚国人,他先夸他的盾好,什么东西也戳不破;又夸他的矛好,什么都能戳破。旁人问他:拿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样?那人哑口无言。 分组朗读课文。你会解释词语吗?楚人:楚国人。 鬻(yù):卖。 誉:称赞,这里有“夸耀”的意思。 陷:穿透。 利:锋利。 以:用。 弗:不。 应:回答。三.品读感悟。 楚国人如何卖矛和盾的呢? 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路人们都说了什么话呢?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楚国人是什么表现? 其人弗能应也)哑口无言、张口结舌……如何理解“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做事不能互相抵触,说话办事必须实事求是,要前后一致。 楚人这样做会导致什么后果? 矛和盾都卖不出去你理解课文意思吗?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硬,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穿透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锋利,无论什么东西都能穿透。有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那个人无法回答。无法被刺穿的盾牌和刺穿一切的长矛,是不可能共同存在的。 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讲究分寸,不能自相矛盾。拓展提高你喜欢这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吗?庖丁解牛 庖丁为梁惠王宰牛。手到的时候,肩倚的时候,脚踩的时候,膝顶的时候,那声音十分和谐,就跟美妙的音乐一样,合于尧时的《经首》旋律;那动作也很有节奏,就像优美的《桑林》舞蹈。 梁惠王看得出了神,称赞说:"哈,好啊!你的技术是怎么达到这样高超的地步的呢?" 庖丁放下刀对梁惠王说:"我喜欢探求的是道,比一般的技术又进了一步。我开始解剖牛的时候,看到的无非是一头整牛,不知道牛身体的内部结构,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三年以后,我眼前出现的是牛的骨缝空隙,就不再是一头整牛。到了今天,我宰牛就全凭感觉了,不需要再用眼睛看来看去,就能知道刀应该怎么运作。牛的肌体组织结构都是有一定规律的,我进刀的地方都是肌肉和筋骨的缝隙,从不碰牛的骨头,更不消说碰大骨头了。技术高明的厨师,一年换一把刀,因为他是用刀割。一般的厨师,一个月就更换一把刀,因为他是用刀砍。而我宰牛的这把刀,已经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又经有几千头,然而刀口锋利得仍然像刚在磨石上磨过的一样。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牛的肌体组织结构之间有空隙,而刀口与这些空隙比起来,薄得好像一点厚度也没有。用没有厚度的刀在有空隙的肌体组织间运行,当然绰绰有余罗!所以十九年过去,我的刀还跟新的一样。虽然我的技术已达到了这种程度,但我在解剖牛的时候,还是丝毫不敢马虎,总是小心翼翼,心神专注,进刀时不匆忙,用力时不过猛,牛体迎刃而解,牛肉就像一摊泥土一样从骨架上滑落到地上。这时,我才松下一口气来,提刀站立,顾视一下四周,心满意足地把刀揩拭干净,收藏起来。" 梁惠王听了,高兴地说:"好极了,听了你的这一席话,我从中悟到了修身养性的道理。" 课堂练习你会说说一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吗?望洋兴叹 秋天来到,天降大雨,无数细小的水流,汇入黄河。只见波涛汹涌,河水暴涨,淹没了河心的沙洲,浸灌了岸边的洼地,河面陡然变宽,隔水远望,连河对岸牛马之类的大牲畜也分辩不清了。 眼前的景象多么壮观啊,河伯以为天下的水都汇集到他这里来了,不由洋洋得意。他随着流水向东走去,一边走一边观赏水景。 他来到北海,向东一望,不由大吃一惊,但见水天相连,不知道哪里是水的尽头。 河伯呆呆地看了一阵子,才转过脸来对着大海感概地说:"俗话说:'道理懂得多一点的人,便以为自己比谁都强。'我就是这样的人啦!" 作业布置你会写一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吗? 杞人忧天 杞国有一个人,整天担心天塌地陷,自己没有地方容身,因此愁得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有个人看他这样忧愁,很为他担心,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很厚很厚的气积聚在一起罢了,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从早到晚都生活在天的中间,怎么会担心天塌下来呢?" 那人忧天的人听了,又说;"如果天是很厚的气,那么太阳、月亮和星星不会掉下来吗?"。 前来开导他的人说:"太阳、月亮和星星,也都是会发光的气积聚而成的,即使掉下来,也不可能把人打伤。" 那个忧天的人又问:"如果地陷塌了怎么办呢?" 开导他的人回答说:"大地是土块积聚而成,它充塞四野,无处不有,你在它上面随便行走、跳跃,整天在它的上面生活,怎么担心它会陷塌呢?" 那人听了朋友的话,如释重负,非常高兴;那个前来劝他的人放下心来,也很高兴。 学生动笔。 记字词。 理解词语。 初读感知 学生浏览 学生练习 读书动笔。 多种方法。 培养读书思考的习惯。 分析思考 开阔视野 巩固提高

课堂小结 这一节,我们学习了一篇文言的寓言故事,反复朗读,读通语句,理解句意,把握了人物形象,理解了文本。
板书 自相矛盾 盾 坚 物莫能陷 矛 利 物无不陷 不可同世而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