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学案 7.3.3《生物进化的原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学案 7.3.3《生物进化的原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3-02 11:2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物进化的原因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一个探究活动——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两个事例分析——英国曼彻斯特地区两种桦尺蠖的数量变化和长颈鹿长颈形成的原因;一个学说——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主要论点可概括为:过度繁殖、遗传和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在学习过程中,应严谨地做好模拟实验,并尝试加以改进或改造,在探究活动中,加深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探究能力,通过对教材中事例的分析,充分阐释对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解,培养辩证思维。
学习目标:
1.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2.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3.培养学生模拟探究和推理的能力,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及尊重客观事实的思想。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这种体色被称为_________,这样的动物不易被其他动物所发现,这对它_________敌害或者_________猎物都是十分有利的。
2.由于过度繁殖,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获取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_________。
3.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_________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活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_________的个体则容易被_________。
4.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一)1850年,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大多数是浅色的,只有少数是深色的。
100年后的1950年,曼彻斯特已成为一个工业城市,树皮被熏成黑色,结果深色桦尺蠖变成了常见类型。
思考:
1.是什么原因导致桦尺蠖的外表颜色发生了变化?

2.将桦尺蠖的天敌放出后,浅色的桦尺蠖所剩无几,深色的桦尺蠖却剩下了很多,说明什么问题?

(二)关于生物进化的原因,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用自己的语言说明达尔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样的?

2.什么样的生物个体容易生存下来?什么样的生物个体容易被淘汰?

3.看图片,试着说明长颈鹿的进化过程。

4.总结什么是自然选择?

三、拓展创新
明辨是非,并说明理由。
1.自然选择留下来的变异永远都是有利于生物生存的。(??? )

2.体表具有鲜艳的色彩和斑纹并长有毒毛的毛虫容易被发现,这种体色不利于毛虫的生存。(??? )

3.动物的保护色一经形成,终生不变。(??? )

4.容易受到攻击的动物才会有保护色。(??? )?

四、归航拾贝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
本节课你的困惑是:
五、达标测试
1.从桦尺蛾体色变化的实例,可以知道自然界中生物进化的外在原因是( )
A.人工选择
B.天敌的影响
C.环境的改变
D.温度的改变
2.澳大利亚东部有一种外形奇特、美丽的琴鸟,它们大都在冬季繁殖,这样可以避免蛇类等前来偷食它们的卵和雏鸟,按照达尔文的理论这是( )
A.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
B.变异所造成的
C.条件反射
D.自然选择的结果
3.人工选择之所以能培育出新的品种来,自然选择之所以能形成新的物种,它们共同的选择基础是( )
A.生物都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C.生物都在进行生存竞争
D.人和自然选择的力量
4.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长颈鹿的长颈形成的原因是( )
A.由于生存环境的不同,形成了鹿的颈有长有短
B.由于食物的不同导致了鹿的颈有长有短
C.具有长颈变异的鹿生存的机会多,后代也就多
D.长期伸长脖子够高处的树叶造成的
5.下列不属于保护色对生物的作用的是(????? )
A.引起敌害警觉而被吓跑
B.不易被其他动物发现
C.有利于躲避敌害
D.有利于捕食猎物
6.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 )
A.产生了可遗传的有利变异
B.产生了可遗传的不利变异
C.产生了不可遗传的有利变异
D.产生了不可遗传的不利变异
7.冬天雷鸟的体色是白色,而夏天它却呈现褐色,这种现象是( )
A.生物具有保护色
B.雷鸟随意改变自己的体色
C.因为冬天较冷,夏天较热
D.夏天阳光较强烈
8.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_________斗争,_________生存下来,_________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不断进化。
9.下图是长颈鹿进化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如上图,古代的长颈鹿有颈长的和颈短的,颈的长短是可以_________的。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如缺乏青草的时候,颈长的可以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_________,并繁殖后代。颈短的长颈鹿吃不到足够的树叶,活下来的可能性就很小,留下来的_________也更少,经过许多代以后,颈短的就被_________。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长颈鹿都是_________的。这种说法是按照_________学说来解释的。
10.在印度洋的南部有个克格伦岛,岛上经常刮风暴。当年达尔文在这个岛上发现的昆虫一般呈现出两种类型:多数昆虫翅膀退化不能飞,少数昆虫翅膀异常发达。试分析这种两极分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六、学习感悟

答案
二、合作探究
(一)1.环境污染导致桦尺蠖的外表颜色发生了变化。
2.说明深色的桦尺蠖更适应这里的环境。
(二)1.达尔文的主要观点是过度繁殖、遗传和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
2.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
4.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三、拓展创新
1.× 2.× 3.× 4.×
五、达标测试
1.C 2.D? 3.B? 4.C? 5.A?? 6.A?? 7.A
8.生存 适应者 不适应者 遗传 变异 自然选择
9.遗传 生存下来 后代 淘汰 颈长 自然选择
10.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于这个海岛经常刮风暴,那些有翅却不够强大的昆虫,就常常被大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较少,所以被保留下来的会呈现两个极端:一类翅膀退化,不能飞翔,就不容易被风吹到海里;另一类是翅膀异常发达,飞行能力很强,也不容易被风吹到海里。所以这样的两类昆虫,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就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