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7张PPT。课标要求:
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
制中的作用。第18课 罗斯福新政胡佛罗斯福PK59票—472票最好的经济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最好的政府是不干预经济的政府。如果竞选成功,我保证将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1575万票—2280万票他是一位杰出的美国总统;他是唯一一位坐在轮椅上的美国总统;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美国总统(1933-1945);他被人们喻为“狮子”和“狐狸;他是继华盛顿林肯后最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
(1882--1945)一、临危受命——新政的背景问题一:罗斯福改革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进行的呢?1、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2、胡佛反危机的失败3、全国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4、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就职演说:我们的国过去经得起考验,今后还会经得起考验,复兴起来,繁荣下去。因此,让我首先表明我们的坚定信念: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我们不能只要有所得,也要有所贡献;我们要前进,我们就必须象一支有训练而忠诚的军队那样,为了共同的纪律而乐意有所牺牲,因为没有这样的纪律就不可能前进,就不可能实现有效的领导。
——罗斯福首次就职演说 二、实施新政——新政的内容 罗斯福初任总统时,接过的是一个烂摊子。有的学者认为:“罗斯福之所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拥有一个美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的‘智囊团’并能充分地发挥它的作用。”正是这批智囊人物,成为罗斯福作出决策时的主要思想来源。 问题二:请在座的同学们来扮演一下罗斯福的“智囊团”成员的角色,一起对如何应付“烂摊子”出谋划策一番。 情景一:
据统计,到1933年初,美国银行倒闭事件已经上升到5500家,有900万储户失去了自己的存款。1933年3月3日,就是新任总统罗斯福宣誓就职的前一天,全国已有32个州的银行全部关闭,整个金融系统瘫痪,人们手拿支票,却无法兑现。情景二:
1932年,美国的国民收入从1929年的874亿美元下降到417亿美元,工业生产1932年比1929年下降46%,13万家工商业公司破产。失业工人成几何级数上升,达到1500万,工人工资降低40%。情景三:
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 情景四:
全国有1/4的人失业,在大大小小的城市中,饥民们排成长队,只为等候免费的面包和一点点汤。绝望像阴云一样笼罩了整个美国。一些看不到出路的人甚至从纽约刚刚建成的华盛顿桥上跳了下去。当时,美国和世界各大媒体都不得不用这两个字来形容30年代初的形势,那就是“恐惧”。 情景五:
由于人们普遍对未来缺乏信心,导致社会道德进一步沦丧:盗窃、斗殴、凶杀案件层出不穷。同时, 失业者的示威罢工及小农的武装反抗时有发生。美国法西斯的威胁也一度增长,老牌的恐怖组织“三K党”和“美国军团”迅速扩大,新的法西斯团体也纷纷成立。a.股市崩溃,银行倒闭--金融危机
b.企业破产—工业危机
c.农产品价格猛跌—农业危机
d.失业人数激增—就业危机e.社会动荡不安,法西斯分子趁机兴风作浪经济危机政治危机 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 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一种 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罗斯福股市崩溃
银行倒闭
企业破产
农产品
价格猛跌
工人失业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表现摆脱困境 复兴经济的措施整顿银行
与金融业复兴工业调整农业社会救济
公共工程整顿财政金融体系社会福利工业方面(核心) 农业方面社会立法 整顿银行,恢复信用;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管制证券业等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包括工资、工时、行业公平竞争法规;蓝鹰标志颁布《农业调整法》;成立农业调整署;减耕;调整农产品结构;加强救济工作;加强社会保障措施;以工代赈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恢复银行信用,为工农业生产的恢复提供了前提保证 防止盲目竞争,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增加就业,刺激消费,改善环境调整农产品结构,稳定农产品价格,防止农产品过剩保障工人基本权利,提高工人政治地位罗斯福新政( New Deal )的内容 “三R”,即
救济(Relief) ──指救助急需帮助的大批失业者和贫民;
复兴(Recover) ──是指为失业者提供工作机会,使陷入萧条的经济恢复运转;
改革(Reform)──是指采取长远措施改善全国总体经济状况 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33~1935年,着重调整与复兴经济
第二阶段:1935年以后,着重改革
实施救济贯穿新政全过程
生产恢复柱状图Manufacturing Production(1929--1945)From 1932 to 1945 we expanded 4.25 times!1933失业率下降The Unemployment RateThe peak was 30%!1933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纠正我们的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①你如何理解“彻底的革命计划”和“旧民主秩序”?指的是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原有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②这里的“新应用”又指什么?指的是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问题三 材料解析: 罗斯福新政实施后,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敲富人竹杠”和“天天吃烤百万富翁”,甚至前总统胡佛还指责罗斯福是个共产主义者。
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胡佛在《国家工业复兴法》通过之后对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规定也感慨说:“这简直是法西斯!”甚至有人建议美国联邦调查局调查一下罗斯福是不是美国共产党的秘密党员。
问题四:罗斯福是共产主义者吗?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在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即罗斯福新政的特点)罗斯福不是共产主义者三、 ——新政的影响摆脱危机困境经济:逐渐走出低谷对美国政治:缓和社会矛盾,遏制法西斯势力;制度: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对资本主义世界 “自由放任”时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问题五:新政到底“新”在什么地方? 1、新的理论和政策:自由主义到凯恩斯主义,对凯恩斯主义进行的大规模实践。2、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实行一些有利于工人的措施。3、新的起点:资本主义制度获得新生,成为继续向前发展的新起点。新政为什么成功?3、借鉴了当时社会主义苏联计划经济的成功经验。1、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与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国家经济。2、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其成功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4、美国人民的信任与支持。
5、罗斯福总统个人的因素。拓展延伸 归纳:罗斯福新政之所以能获得成功,其根本原因是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罗斯福,一位出身高贵的总统,一位腿部残疾的总统,一位空前绝后的总统,一位最终成就了伟业的总统,他的成功得益于他的优秀品质。你觉得他的哪些优秀品质支撑起他的成功?或许这正是我们实现梦想所需要的。感悟历史身残志坚 爱国为民
乐观自信 改革创新本节知识结构罗斯福新政背景内容措施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复兴工业
调整农业
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
社会立法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失败影响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
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影响深远.迎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特点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有学者认为,新政是“资本主义的救星”;有学者认为,新政局部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但结果是又加深了资本主义的矛盾,造成新的、更深刻的危机。你对此是如何认识的?【课外探究】 实际上,罗斯福制定的这些措施或法令,在其出台和实施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
罗斯福就职总统时美国银行停止营业,公众人心惶惶,罗斯福如何让公众接受银行停业和整顿金融系统的措施? 罗斯福通过“炉边谈话”这一“拉家常”的方式,以亲切诚挚的声调、质朴实用的语句,对全国人民就银行暂停营业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的解释、劝告和教育,简短的谈话,化解了长期郁结在人们心中的疑团和不满。第二天,部分银行开业了,人们携带着装有黄金和货币的大箱小包,在银行门前排起长龙,把就在不久前也是这样排着长队挤兑的通货存入银行。只过了3天,美国有574家银行开业,几天里,银行回收了3亿元的黄金和黄金兑换券,不出一周,就有13500家银行(占全国总数的3/4)复了业,交易所又重新响起了锣声。罗斯福在其12年总统任期内,共做了30次炉边谈话。
罗斯福于1933年3月8日举行了第一次记者招待会,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就金融业中的诸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此举有助于在政府和新闻界之间架构一座沟通的桥梁,也达到了政府通过传媒稳定民心的功效。白宫记者招待会从此成为惯例,每周两次,每次约120名记者参加。在罗斯福执政的12年里,共举行过998次记者招待会。 蓝鹰标志 罗斯福政府成立“全国复兴署”,由它协调国家、企业主和劳工之间的相互关系,共同拟定公平竞争法规……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 1933年美国政府成立了田纳西流域管理署,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的工程。它保护了3000万英亩的农田,使整个流域居民的平均收入提高了9倍。 什么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指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合为一体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政权服务于垄断组织,并被用来干预社会经济生活以保证高额垄断利润。不同时期的美国总统采取的不同的经济政策:拓展:(识记)自由放任政策 胡 佛:
罗斯福:
里 根:
克林顿: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对内实行削减税收、削减开支的经济政策来缓解“滞胀” 介于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之间的政策 自从股票市场大崩溃以来,全国倒闭的银行已超过5500家。群众的心情惶惶不安,他们囤积黄金、货币。这时银行黄金库存每天要减少2000万元,储户搞不到黄金就要纸币。结果是:一方面作为货币储备的黄金越来越少;另一方面财政部又不得不增发纸币。银行挤兑,人山人海争提存款,照例带着自杀意味。当时全美18569家银行,库存现金不过60亿元左右,却要应付410亿元的存款。为了准备现金应付提款,银行不得不出售抵押品和证券,因此损失惨重,这导致更多的银行濒临破产…… 美国农民每人的现金净收入在1929年到1932年期间从162美元跌到48美元。由于农产品价格比工业品价格跌落得更快,农民的购买力只有1929年的60%左右。……个别农场主看到要应付日趋跌落的价格,除增加生产外别无他途,便将更多的农产品投入市场,于是价格下跌得更快更贱。…… 1933年,美国工业雇用的工人比1929年约少500万,产值减少了一半多。企业家力图使买卖有赚头,只好降低成本,即降低工资和裁减雇员。然而,工资和雇员裁减得愈多,群众购买力下降得愈厉害。蓝鹰标志
“梅隆拉起警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朝地狱里冲。”
——美国民谣
(1)安德鲁·梅隆是美国20年代三任总统的财政部长;
(2)胡佛总统任期内危机爆发并进一步恶化。
(3)华尔街是纽约股票交易所所在地,也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经济大危机以华尔街股票市场狂泻宣告爆发。
请谈谈你对当时这首美国民谣的理解。 这些手段主要有:精确地选择有利的时机;持续不断地施加压力而又适可而止,“拉紧缰绳却不使之崩断”;亲自向国会提出国情咨文报告;让行政部门草拟法案而又由个别议员提出;以自己的魅力亲自说服立法领导人;巧妙地打出任免职位那张牌。当上述这些办法都不足以使国会就范时,他还有两件致胜法宝,即使用否决权或以将要行使否决权相威胁;以“炉边谈话”等方式直接向人民摊牌,以“诉诸全民公决”的形式迫使国会让步。这些“高明的统治艺术”发挥出来的实际效果就是国会通过了大量的载入立法史册的提案。而在实践中,他形成了一种由行政官员和国会议员组成的"万能内阁"。领头羊则是他自己。 政治影响 罗斯福新政的实施过程中完全都是在宪法所赋予总统的权限范围内,即使遇到强大的阻力,也没有采取什么过激手段,而是通过迂回的手段千方百计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新政的实施过程中,当行政权与司法权、立法权出现冲突时,罗斯福并没有让行政权凌驾于立法权、司法权之上,仍在宪法的权限范围内,充分利用了宪法赋予的权力,结果却使总统的权力日益扩大。而这一点也正是罗斯福新政的一大特色,对后来美国政治生活也产生了很大影响。美国的共和制因此称为总统制共和制。
设想:
1、你是金融组成员,你将怎样解决金融危机?
2、你是农业组成员,你将怎样保证农民利益?
3、你是工业组成员,你将怎样解决企业倒闭、 开工不足问题?
4、你是救济和福利保障组成员,你怎样解决失业和福利问题?
金融组 材料:据统计,到1933年初,美国银行倒闭事件已经上升到五千五百家,有九百万储户失去了自己存款。1933年3月3日,就是新任总统罗斯福宣誓就职的前一天,全国已有32个州的银行全部关,整个金融系统瘫痪,人们手拿支票,却无法兑现。
1933年3月5日,罗斯福就职后的第二天就下令全国银行一律休假四天,随后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授权总统对银行进行审理,凡有偿付能力的银行才允许开业,同时,由国家拨款30亿美元贷款给大银行,支持其开业,并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对存款实行政府保险。
提问:1、概述罗斯福总统整顿银行政策出台的背景?
2、结合课文指出整顿银行政策产生的积极作用?
问题情境 1
工业组 材料:
1933年《国家工业复兴法》:由政府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订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
《工资工时法》规定了企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规定每周工作40小时,每小时40美分最低工资,后调整为每小时1美元。
问题:《国家工业复兴法》为什么要求各工业企业确定它们的生产规模?《工资工时法》为什么要规定工人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
问题情境 2
农业组材料:
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 1933年《农业调整法》:减少耕地,缩小现有的耕地面积,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来补贴农民的经济损失。
问题:当千百万失业者正忍饥挨饿的时候,罗斯福总统却让农民减少耕地和屠宰大批牲畜。因此罗斯福的农业政策受到最广泛的批评。罗斯福总统对农业的调整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问题情境 3
社会保障组问题:
有人对罗斯福建议说,发放救济款要比大规模兴建工程更经济更省钱。如果你是罗斯福的经济顾问你会赞同发放救济款的方式还是政府大规模兴建工程的方式?你要如何说服罗斯福采纳你的意见.
问题情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