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目
录
一、科学名著
二、长城故宫
三、小说戏剧
第一章
科学名著
李时珍(1518—1593),明代著医药学家。他的家族世代行医。他注重研究药学,长期上山采药,深入民间,走遍大江南北,收集了大量民间单方,又参考了有关书籍,经27年著成《本草纲目》。
全书收纳诸家本草所收药物1518种,在前人基础上增收药物374种,合1892种,其中植物1195种;共辑录古代药学家和民间单方11096则;书前附药物形态图1100余幅。这部伟大的著作,吸收了历代本草著作的精华,尽可能的纠正了以前的错误,补充了不足,并有很多重要发现和突破。是到16世纪为止中国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一部医药学著作。
从17世纪起《本草纲目》陆续被译成日、德、英、法、俄等五国文字。李时珍被称为对人类最有贡献的科学家之一,《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
本草纲目
华佗:东汉末医学家--麻沸散、五禽戏
李时珍:明代医药学家--本草纲目
张仲景:汉末医学家--伤寒杂病论
宋应星
宋应星(1587- 1661年),字长庚,奉新(今江西)人,万历举人,明末科学家。明亡后弃官归故里,潜心实学,著述较多,以《天工开物》最为有名。
《天工开物》是一部古代生产技术的总结性著作,详细记载了各种工农业生产的具体操作方法,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
天工开物
提花织机
宋应星
徐光启(1562.4.24-1633.11.8),字子先,号玄扈,天主教圣名保禄,汉族,上海县法华汇(今上海市)人,明代著名科学家、政治家。官至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
徐光启毕生致力于数学、天文、历法、水利等方面的研究,勤奋著述,尤精晓农学,译有《几何原本》《泰西水法》《农政全书》等著书。同时他还是一位沟通中西文化的先行者。为17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主要内容: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植、牧养、制造、荒政等大类。
地位:《农政全书》是一本有关国计民生的科技名著,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农政全书
第二章
长城故宫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明长城的一个隘口。
八达岭长城为居庸关的重要前哨,古称“居庸之险不在关而在八达岭”。
明长城的八达岭段被称作“玉关天堑”,为明代居庸关八景之一。
八达岭长城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
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
北京故宫
嘉峪关
山海关
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极为雄伟的军事防御建筑工程,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宏伟的建筑工程。
长城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直到明朝末年,前后有20多个诸候国和朝代修筑过长城。其中秦、汉、明三个朝代修筑的长城都超过了1万里,如果把历朝历代修筑的长城加在一起,总长度超过了10万余里,大约可以绕地球赤道一圈多。它已经被列为世界的一大奇迹。
目的:明朝建立后,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
长度: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边。
概况:以城墙为主体,由关隘、城台、烽火台等组成,沿线设立卫所驻守军队,开展屯田,修建道路,形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特点: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更先进,设施更为完善,工程质量更为优异;
影响:在长城附近的多民族聚集区建立了许多农牧贸易场所,使长城同时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背景故宫皇城
①明成祖时候,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营建了北京城(1407-1421历时14年)
②特点:布局严整,城墙高大雄伟,街道宽广笔直,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
③城中心是宫城(又名紫禁城,)也就是现在的故宫,从明到清共有24位皇帝在此居住。
雄伟的北京城--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
a、修于——明成祖;
b、基础——元大都;
c、北京城(宫城、皇城、内城、外城);
宫城就是紫禁城(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故宫—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第三章
小说戏剧
作者:罗贯中
时间:元末明初
内容:叙述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价值: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作者:施耐庵
时间:元末明初
内容:描写北宋末农民起义,歌颂农民的斗争精神。
价值: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作者:吴承恩
时间:明朝
内容:反映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和敢于斗争的精神。
价值:是一部具有浓郁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明代戏剧的代表作:
汤显祖的《牡丹亭》,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