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平行线及其判定
1.如图,下列能判定∥的条件有几个( )
(1) (2)(3) (4).
A.4 B.3 C.2 D.1
2.如图所示是一条街道的路线图,若AB∥CD,且∠ABC=130°,那么当∠CDE等于( )时,BC∥DE.
A.40° B.50° C.70° D.130°
3.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过一点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B.两个锐角的和是钝角
C.一个锐角的补角比它的余角大90°
D.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如图,下列条件能判定的是 ( )
A. B. C. D.
5.下列命题,其中为真命题的是( )
①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②同位角相等;
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④对顶角相等.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③④
6.a,b,c是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如果a∥b,b∥c,那么a∥c B.如果a∥b,c⊥a,那么c⊥b
C.如果a⊥c,b⊥c,那么a∥b D.如果a⊥c,b⊥c,那么a⊥b
7.如图,直线AB∥CD,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1=∠2 B.∠3=∠4 C.∠1+∠3=180° D.∠3+∠4=180°
8.在同一平面内,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C.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垂直
D.若,则点是线段的中点.
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B.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所有各点连接的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C.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D.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10.如图,下列条件中能得到AB∥CD的是( )
A. B. C. D.
11.结合下图,用符号语言表达定理“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的推理形式:∵____________,∴a∥b.
12.如图,不添加辅助线,请添加一个能判定的条件:__________.
13.如图,∠EFB=∠GHD=53°,∠IGA=127°,由这些条件,能找到_____对平行线.
14.如图.一次函数y=x+1的图象L1交y轴于点A,一次函数y=﹣x+3的图象L2交x轴于点B,L1与L2交于点C.
(1)求点A与点B的坐标;
(2)求△ABC的面积.
15.将一幅三角板拼成如图所示的图形,过点C作CF平分∠DCE交DE于点F,
(1)求证:CF∥AB,
(2)求∠DFC的度数.
16.如图,点、分别在的边、上,且.
请按下列要求画图并填空:
(1)图①中:过点画的垂线,过点画的垂线,与交于点.画射线,度量、,可以发现:______;
(2)图②中:过点画,过点画,与交于点.度量、、、、、,可以发现:其中与相等的角分别是______.
17.如图,在平面上有三点、、,请按要求画图:
(1)画线段、射线、直线;
(2)过点画的垂线,垂足为 (请标出垂足);过点画的平行线.
参考答案
1.B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逐一判定即可.
【详解】
因为,所有AD∥BC,故(1)错误.
因为,所以∥,故(2)正确.
因为,所以∥,故(3)正确.
因为,所以∥,故(4)正确.
所以共有3个正确条件.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判定,找准两个角是哪两条直线被哪条直线所截形成的同位角、同旁内角、内错角是关键.
2.B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得到∠BCD=130°,然后利用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得到∠CDE的度数即可.∵AB∥CD,且∠ABC=130°,∴∠BCD=∠ABC=130°,∵当∠BCD+∠CDE=180°时BC∥DE,
∴∠CDE=180°﹣∠BCD=180°﹣130°=50°.
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3.C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公理及判定、角的定义和补角和余角的定义可逐一判断.
【详解】
解:A、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是假命题;
B、两个锐角的和不一定是钝角,如20°+20°=40°,是假命题;
C、一个锐角的补角比它的余角大90°,是真命题;
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是假命题;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公理及性质,掌握平行线的公理及判定、角的定义和补角和余角的定义是关键.
4.B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判断对每一项分别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A、∵∠C=∠CBE,∴DC∥AB,故本选项错误;
B、∵∠FDC=∠C,∴AD∥BC,故本选项正确;
C、∵∠C+∠ABC=180°,∴DC∥AB,故本选项错误;
D、∵∠FDC=∠A,∴DC∥AB,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判定,熟练掌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是本题的关键.
5.C
【分析】
根据平行线公理、平行线的性质、垂直公理和对顶角的性质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所以①正确;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缺少条件,所以②错误;
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所以③错误;
对顶角相等,所以④正确.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平行线公理、平行线的性质、垂直公理和对顶角的性质,掌握平行线公理、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垂直公理和对顶角相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6.D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垂直的判定逐项判断即可.
【详解】
A、同一平面内,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则此项正确
B、一条直线如果和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垂直,那么它也和另一条垂直,则此项正确
C、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则此项正确
D、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则此项错误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垂直的判定,熟记各判定方法是解题关键.
7.D
【解析】
分析:依据AB∥CD,可得∠3+∠5=180°,再根据∠5=∠4,即可得出∠3+∠4=180°.
详解:如图,∵AB∥CD,
∴∠3+∠5=180°,
又∵∠5=∠4,
∴∠3+∠4=180°,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时注意: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8.D
【分析】
根据线段的概念,以及所学的基本事实,对选项一一分析,选择正确答案.
【详解】
解: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正确;
B、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正确;
C、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垂直,正确;
D、若,则点是线段的中点,错误;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线段的概念以及所学的基本事实.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这些概念.
9.D
【分析】
根据垂直的基本事实、垂线段最短、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和平行线的基本事实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
解:A.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故本选项正确;
B.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所有各点连接的线段中,垂线段最短,故本选项正确;
C.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故本选项正确;
D.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缺少条件,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垂直的基本事实和平行线的基本事实及定理,掌握垂直的基本事实、垂线段最短、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和平行线的基本事实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0.C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
A、因为∠1=∠2,不能得出AB∥CD,错误;
B、∵∠2=∠3,∴AD∥BC,错误;
C、∵∠1=∠4,∴AB∥CD,正确;
D、因为∠3=∠4,不能得出AB∥C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判定,熟知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
【分析】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详解】
解:∵∠1+∠3=180°,
∴a∥b(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
故答案为:∠1+∠3=180°.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的判定,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12.∠ADE=∠B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添加条件即可
【详解】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添加一个条件:∠ADE=∠B,即能判定.
故答案是∠ADE=∠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练理解掌握平行线的三种判定方法,然后根据判定方法添加相应条件.
13.2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解:∵∠GHD=53°,
∵∠GHC=127°,
∵∠IGA=127°,
∴∠GHC=∠IGA,∠IGB=53°,
∴AB∥CD,
∵∠EFB=53°,
∴∠IGB=∠EFB,
∴IH∥EF.
故答案为:2.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正确识别“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正确答题的关键,只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才能推出两被截直线平行.
14.(1)A(0,1),B(3,0);(2)
【分析】
(1)解方程即可得到结论;
(2)求得次函数y=﹣x+3的图象与y轴交于(0,3),解方程组得到C(,),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解:(1)对于一次函数y=x+1,令x=0,则y=1,
∴A(0,1),
对于一次函数y=﹣x+3,令y=0,则x=3,
∴B(3,0);
(2)∵一次函数y=﹣x+3的图象与y轴交于(0,3),
解 得,,
∴C(,),
∴△ABC的面积==×3×3-×1×3?×2×=.
【点睛】
此题考查两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正确的识别图形是解题的关键.
15.(1)证明见解析;(2)105°
【分析】
(1)首先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1=45°,再有∠3=45°,再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判定出AB∥CF;
(2)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解:(1)证明:∵CF平分∠DCE,
∴∠1=∠2=∠DCE.
∵∠DCE=90°,
∴∠1=45°.
∵∠3=45°,
∴∠1=∠3.
∴AB∥CF.
(2)∵∠D=30°,∠1=45°,
∴∠DFC=180°﹣30°﹣45°=105°.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角平分线的定义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相关性质定理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16.(1)作图见解析;2;(2)作图见解析;、.
【分析】
(1)根据垂线和射线的定义作图即可,度量、,即可得出关系;
(2)根据平行线的定义作图即可,度量角度,然后得出结论即可.
【详解】
(1)如图所示,
度量得∠AOB=60°,∠AOC=30°,所以∠AOB=2∠AOC,
故答案为:2.
(2)如图所示,
度量得、、、、、,
∴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垂线,射线,平行线的作法,以及角度测量和大小比较,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垂线,射线,平行线的定义与画法.
17.图见解析.
【解析】
(1)根据直线、射线、线段的特点结合要求画出图形即可;
(2)借助直尺和三角板作平行线和垂线即可.
【详解】
解:(1)线段AB,射线AC、直线BC如下图所示;
(2)如下图AD⊥BC,.
【点睛】
本题考查作直线、射线、线段、垂线和平行线.(1)中,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2)中能利用三角板和直尺作平行线和垂线是解决此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