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数学三轮复习C专题:《抛物线》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届高三数学三轮复习C专题:《抛物线》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3-03 15:55: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三轮回归课本 抛物线 (★★★)
教学目标
通过回归课本等,在第三轮复习中,查漏补缺,巩固“双基”。
【说明:要以“纲”为纲,以“本”为本,不要涉及太多超纲内容,不要去背诵过多小结论】

知识梳理 10 min.
一、回归“考纲”
内容 要求
记忆性水平 解释性水平 探究性水平
曲线 与方程 ······ ······ ······ ······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 (无) (无) 掌握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重点讨论焦点在轴上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 ······ ······ ······

二、回归“课本”
1. 抛物线的定义是什么?
答:平面上与一个定点与一条定直线(不在上)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
定点叫做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叫做抛物线的准线。
追问:如果定点在定直线上,那还是抛物线吗?
答:不在上轨迹:抛物线;
在上轨迹:直线(过且与垂直);
【说明:一定要让学生搞清楚抛物线的定义,注意到不在上】

2.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如何推导的?
答:直接法。(建系)过焦点作准线的垂线,垂足为,以直线为轴,线段的中垂线为轴,
建立直角坐标系;并设,则焦点的坐标为,准线的方程为;
(设点)设动点是;(写式)则满足;(代入)即;
(化简)通过化简,得;(证明)略
所以,焦点在轴上的且开口向右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焦点在轴上的且开口向左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焦点在轴上的且开口向上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焦点在轴上的且开口向下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说明:要让学生尝试推导,同时要让学生明白“标准”的含义】

3. 抛物线的相关概念与性质
图形
标准方程
开口方向 向右 向左 向上 向下
焦点坐标
准线方程
对称性 关于轴成轴对称 关于轴成轴对称
顶点坐标
范围 、 、 、 、
其他 (焦点与准线位于顶点两侧,且到顶点的距离相等,为);(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
【说明:要让学生迅速完整地填写该表,特别注意对称性的推导、顶点、范围、牢记定义等】

4. 如何判断点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
答:(1)点在抛物线上;(2)点不在抛物线上;

5. 如何判断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
答:(法)联立两方程,消元,得到一个一元二次方程;
则(1)二次项系数直线与对称轴平行或重合;
(2)二次项系数
(i)直线与抛物线相交,弦长用弦长公式
(ii)直线与抛物线相切;
(iii)直线与抛物线相离
6. 其他
【说明:根据学生情况,可以适当背诵一些小结论,例如切线公式等】

典例精讲 25 min.
【说明:由于是第三轮复习,因此一律采取先做后讲的形式,也不再设置巩固练习】
类型一:“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例1.(★★★)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1)过点;
(2)抛物线上一动点到焦点的距离为,焦点在轴上,求抛物线方程及的值;
(3)已知一隧道的顶部是抛物拱形,拱高是米,跨度是米,建立合适的直角坐标系,求出相应的
此拱形的抛物线方程;
解:(1)由题意,设或,代入,解得或;
(2)由题意,根据定义,解得;
(3)由题意,设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代入,解得.
【评述:求抛物线方程,往往是先设标准方程,但是一定要定形定向,否则要分类讨论(特殊情况可以
避免);经常可以用定义转移,所以要格外注意】


类型二:“轨迹问题”
例2. (★★★)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求到和直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什么形状?
(2)求抛物线的一组斜率为的平行弦的中点的轨迹方程;
(3)已知过抛物线的焦点的直线交抛物线于两点,过原点作,交直线
于,求点的轨迹方程;
解:(1)(定义法)由题意,,点符合抛物线的相关定义,但在上,所以轨迹不是
抛物线,是过且与垂直的直线,即;
(2)(消参法)由题意,设,则;
,代入直线方程,得;
(3)(直接法+几何法)由题意,,设,则,,
代入,化简可得;
【评述:(1)理论上也可用直接法,但这不是命题老师的愿意,而且较难化简出答案;(2)也可用点差法,
但不建议,也不容易得到范围;(3)先通过几何,化简愿意,而无需设直线联立,有一定难度】


类型三:“抛物线的相关概念与定义使用”
例3. (★★★)
(1)求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与准线方程;
(2)求抛物线上的一点,使点与焦点的距离等于;
(3)抛物线的动弦的长为,求中点到轴的最短距离;
(4)已知点,点为抛物线的焦点,若点在抛物线上移动,求的最小值,
并求此时点的坐标;
解:(1)由题意,,,;
(2)由题意,,设,则,代入得到;
(3)由题意,,设中点,再分别过作准线的垂线,交垂线为,
则;
(5)由题意,,则;
【评述:(1)属于基本概念,但注意其实无需讨论,后面几题都是定义的各种使用,例如焦点弦的
弦长公式等,都要熟练掌握】


类型四:“直线与抛物线的综合问题”
例4. (★★★)
(1)已知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两点,且,求实数的值;
(2)已知正三角形的顶点位于坐标原点,顶点与均在抛物线上,求的边长;
(3)在抛物线上求一点,使到的距离最短
解:(1)由题意,,,

,符合,;
(2)由题意,画出图像,根据对称性原理,轴,设,
,;
(3)(法一)由题意,设,
则,
当且仅当时,取到最小值,此时;
(法二)由题意,设过点的直线为,且与相切,则
,相切,,即
【评述:直线与抛物线综合问题是重点题型,一般都体现了“设而不求”的思想。往往计算量大,一定要
仔细,还要注意开口、等,总之需要熟练运用。】


回顾总结 5 min.
1. 对于“抛物线”,考纲中的要求是什么?(见“知识梳理”,下同)

2. 抛物线的定义是什么?

追问:如果定点在定直线上,那还是抛物线吗?


3.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如何推导的?

4. 抛物线的相关概念与性质
图形
标准方程
开口方向
焦点坐标
准线方程
对称性
顶点坐标
范围
其他

5. 如何判断点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

6. 如何判断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

7. 其他
【说明:根据学生情况,可以适当背诵一些小结论,例如切线公式等】



x

y

F

l

y

F

l

x

y

F

l

x

y

F

l

x

x

y

F

l

y

F

l

x

y

F

l

x

y

F

l

x



PAG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