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詹天佑 9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詹天佑 9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4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1-05 18:5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3张PPT。詹天佑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上册板书设计目录人物简介詹天佑 (1861—1919),江西人,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铁路工程专家。
1972年,12岁的他考取了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班,入美国小学、中学、大学读书,学习土木工程和土木专业。1881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同年秋季回国。
他是中国首位铁路工程师,1905——1909年,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北京——张家口)等铁路工程。
他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时代背景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我国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从此帝国主义列强翊开设银行、强迫贷款、投资铁路、开矿办厂等方式,对我国加强经济侵略。从1895年—1899年,帝国主义国家就在我国攫取了近1万公里的铁路修筑权。帝国主义国家控制的铁路修到哪里,他们侵略的魔爪就伸到哪里,疯狂掠夺我国的资源。
帝国主义国家在我国投资修筑铁路,除了获取巨大的经济效益外,还附有种种条件,包括控制铁路和沿线地区以及运输军队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事例感悟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华和爱国精神。
3.抓住课文的拓展点,引导学生收集有关的资料,扩大阅读面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动手实验的能力。
情感目标:
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贡献的思想感情。词语辨析“阻止 阻挠”
阻止:使停止行动。
阻挠:阻止或暗中破坏使不能发展或成功。

“要求 要挟”
要求:提出具体事项或愿望﹐希望做到或实现。
要挟:利用对方的弱点、强迫对方答应自己的要求和条件。  
“出世 出现”
出世:指出生于世。
出现:显露出来;产生出来。
“艰巨 艰难”
艰巨:困难而繁重的。如:任务艰巨。
艰难:艰苦困难。
课文导读(一)1.自读课文,看看詹天佑负责建设京张铁路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请分别找出表现他“爱国”与“杰出”的语句。 2.重点学习2、3小节:
A读第二、第三小节,你有什么感受?
B在中国自己的国土上修建自己的铁路,引起了怎样的轰动?为什么会引起轰动?
3.由此看出詹天佑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接受任务的?
课文导读(二)1.精读课文第4~6节:
分小节读课文,说说詹天佑做了哪些工作,碰到了哪些困难,怎样克服的?
2.交流学习第四小节。
1)用曲线划出詹天佑具体说和做的语句,这些句子说明了什么?
2)读詹天佑做的句子。思考:
这句话中哪些词语最令你感动?(抓住“狂风怒号、坠入深谷、始终……)
3. 交流学习第5、6小节。
1)詹天佑在修筑铁路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
2)如果你是詹天佑看到这些困难你会怎么想?
3)怎样才能把这么厚的岩层凿穿呢?
4)如此长的隧道怎样才能够尽快凿开呢?
5)火车怎样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
演示材料〖1〗 两头凿进法演示材料〖2〗中部凿井法演示材料〖3〗人字形路线——两个火车头詹天佑杰出 爱国接受任务——临危受命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线路—人字形(大胆创新 科学智慧 )居庸关——两端同时凿进八达岭——中部凿井有力回击赞叹不已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