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桂花雨(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桂花雨(苏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1-05 18:53:00

文档简介

课件13张PPT。桂 花 雨 同学们,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童年美好的事情更是一种享受,充满了乐趣。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作者简介】 琦君(1917-2006),原名潘希珍,小名春英,浙江省永嘉县人。1917年7月24日生于温州的瞿溪乡,现当代台湾女作家。1949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国。2006年6月7日凌晨4时45分病逝于和信医院,享年90岁。1949年的大迁徙、大分裂,使得渡海来台的大陆作家都遭罹了一番“失乐园”的痛楚,思乡怀旧便很自然地成为他们主要的写作题材了。
琦君以撰写散文开始她的创作生涯。她的名字总是与台湾散文连在一起。代表作品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包括《烟愁》《细纱灯》(获中山文艺创作奖)《桂花雨》《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琦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等。她也是著名电视剧《橘子红了》的原作者。 课文学习课文朗读
课文分析
生字新词
知识拓展
课文分析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桂花雨”是什么意思?
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回忆自己童年的桂花和帮妈妈摇桂花的事。"桂花雨"是指好多桂花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
给课文分段,并给每段加个小标题。
一(1)桂花香。 二(2-4)摇花乐 。 三(5-6)爱家乡
作者小时候,最喜欢桂花。喜欢桂花的什么呢?
作者喜欢桂花是因为桂花迷人的香味儿,它不与繁华斗艳,更是因为那乐趣无穷的“摇花乐”和阵阵令人情牵梦绕的桂花雨。课文分析从哪些字词可以看出作者是那么喜欢摇桂花,盼着摇桂花?
“老是”“缠” “帮着”“铺”“抱”“使劲地摇”
桂花纷纷落下,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想一想,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喊?
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洗净”“撮”说明什么?
说明母亲特别珍惜桂花。
课文分析课文中桂花有哪些好处?
桂花香气怡人,晒干了可以泡茶,做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
“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同是桂花,难道在不同的地方香味就不一样吗?为什么?
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的快乐,吃着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间。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是唯我的,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还会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呢?桂花是没有区别的,问题是母亲不是在用嗅觉区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体味它们。一亲一疏,感觉自然就泾渭分明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家乡在母亲心中的分量。课文分析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家乡的桂花,是跟作者童年的快乐连在一起的,那种“摇花乐”和桂花雨已植进了他的生命,成为他幸福童年的最美好、最耐人回味的记忆。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读一读细 细 香 风 淡 淡 烟,
竟 收 桂 子 庆 丰 年。
儿 童 解 得 摇 花 乐,
花 雨 缤 纷 入 梦 甜 。生字新词袅袅一撮桂花卤湿漉漉檀香笨拙lǔzhuōcuōtánniǎolùlǔ读读写写左右姿态沉浸尤其新鲜仔细糕饼即时罐子桂花桂花大致分为四类: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桂花的用途:
桂花味辛,可入药。有化痰、止咳、生津、止牙痛等功效。
桂花味香,持久,可制糕点(桂花糕)、糖果,并可酿酒。此外,亦常制成桂花糖、桂花汤圆等。在中国南京,加工盐水鸭的过程中,加入桂花,增加香味,也称为桂花鸭。桂花“诗”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南宋 刘过 《唐多令》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唐·宋之问 《灵隐寺》
唐朝诗人刘禹锡的“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
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芬芳。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 ——宋·辛弃疾
李清照的《鹧鸪天·桂花》:“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清人张云敖的绝句《品桂》:“西湖八月足清游,何处香通鼻观幽?满觉陇旁金粟遍,天风吹堕万山秋。”
颂桂的诗句虽多,但是触景伤怀的也不少,如:
唐朝王建《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