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第7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
1、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绕太阳运行,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B.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C.水和酒精均匀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因为分子间存在空隙
D.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起,因为分子间存在排斥力
2、下列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的实质就是创造了电荷
B.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其中恒星是绝对不动的
C.海绵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挤压后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3、静置的密封容器内只有氢气,若以o表示氢气分子,如图中最能代表容器内氢气分子分布的是( )
4、下面的现象与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一个带正电的物体吸引轻小物体,则轻小物体一定带负电
B.摩擦起电创造出正、负电荷
C.固体很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没有间隙
D.腌制鸭蛋,盐分子能进入蛋中,说明盐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5、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紧紧压在一起,在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个实验事实说明( )
A.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B.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D.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6、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B. C. D.
红墨水在水中散开 美味佳肴香气扑鼻 扫地时尘土飞扬 嗅气味鉴别物质
7、下列现象中,可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
A.液体很难被压缩 B.两个铅块相互压紧后粘在一起
C.美味佳肴香气扑鼻 D.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减小
8、如图实验是将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二氧化氮的集气瓶放在下面,当抽去玻璃隔板,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均匀,该现象说明( )
A.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C.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只有气体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9、中国古诗词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雾里山疑失,雷鸣雨未休”-----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遥知不是雪,为何暗香来”----香气袭来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可怜九月初三夜,解似珍珠月似弓”一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10、1911年,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下列关于这个模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 B.原子核带负电
C.电子静止在原子核周围 D.原子核占据了原子内大部分空间
11、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打开香水瓶,不久就满屋子都能闻到香气,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B.打扫教室地面时,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C.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减小的实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D.堆在墙角的煤会使墙体内部变黑,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12、19世纪末,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此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关于原子内部结构的模型.你认为原子内部结构与下列哪个的结构最接近( )
A .西瓜 B.熟鸡蛋 C.面包 D.太阳系
二、填空题:
13、十九大报告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几年我市也响应号召,积极行动,极大改善了山区环境。在丰富多彩的赏花节中,游客徜徉在花海中闻到阵阵花香,这是分子____的结果;汗流满面的游客不时摇动手中的扇子,加快汗液_______(填物态变化),实现降温解热。
14、用塑料梳子在干燥的头发上梳几下,塑料梳子即能够吸引纸屑,我们就说梳子带了_________,这种通过“梳几下”使塑料梳子带电的方法叫做_________。
15、当液体程度升高时,其分子__________加剧,以致于表层中有更多的分子脱离液体分子的束缚跑到空气中去。气体分子间距很大,相互作用力很小,表现为气体没有固定的__________和体积。
16、原子核由质子和 组成;蛇是高度近视眼,对周围事物是看不清楚的,但它靠不断吐舌头(蛇信子)获取周围空气中的气味来确定物,这说明气体分子 。
17、“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粽叶飘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把酒精和水在长玻璃管中混合后,发现总体积减小,该实验说明了分子间存在________。新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2.5微米等于 米。PM2.5中的气体污染物主要是化石燃料燃烧的产物,这种颗粒物不易沉降,且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的物质,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影响很大。PM2.5在空中的运动 (选填“属于”、“不属于”)分子的热运动。
18、常见的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 组成;夏日荷花盛开飘来阵阵花香,这是 现象;清晨荷叶上的两颗露珠接触后成为了更大的一颗水珠,表明分子之间存在 力。
19、台式电脑使用一段时间后,为保证电脑的稳定性,需要打开主机箱盖除尘,这是因为散热风扇的扇叶在转动过程中与空气摩擦带上了 ,可以 轻小物体,所以灰尘会附着在扇叶上。
20、随着科技的进步,霍金提出的黑洞理论和宇宙无边界的设想,正逐步得到证实。如图a、b、c,d四点分别表示处女座、大熊座、牧夫座和长蛇座四大系离银河系的距离与它们的运动速度之间的关系。由图可知: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 ;可推知宇宙处在 之中。
三、解答题:
21、气球在吹足气后,用细线将口扎紧,一两天就瘪掉了。以下是关于物质微观结构的几种模型,你认为哪几种模型结合起来能够解释上述的现象?
(1)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所组成的,颗粒之间有空隙。
(2)组成物质的微小颗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组成物质的微小颗粒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4)固体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液体和气体是连成一片的,固体颗粒可以挤进液体和气体中。
22、下表是两位科学家研究摩擦起电得出的物体带电次序,表格中任何两种物体相互摩擦时,次序在前带正电,次序在后带负电.
(1)物理学中把与_____摩擦过的_____带的电荷叫正电荷,把与_____摩擦过的_____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2)由表中可知,玻璃棒与石棉摩擦后带_______电.
(3)羊毛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要比纸_______(强/弱).
(4)由表中_______(能/不能)判断猫皮和尼龙摩擦后两者的带电情况.
23、我们生活的地球是浩瀚星空中太阳系这个大家庭里一颗相对很小的行星。太阳系除了太阳这个唯一的恒星外,至今已经发现还有8大行星以及许多矮行星、小行星、彗星和卫星,表中是太阳系行星的部分近似数据.分析表中数据并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①分析表中数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②水星的公转周期是 天。
③天体物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太阳系中的星球到太阳的距离满足公式a=(0.4+0.3×2n-2)×a0(其中a0为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n=2的行星是 。
太阳系行星的部分近似数据
行星 直径为地球的倍数 距离为太阳到地球的倍数 公转周期为地球倍数
水星 0.39 0.39 0.24
金星 0.97 0.72 0.61
地球 1 1 1
火星 0.53 1.52 1.88
木星 11.2 5.20 11.9
土星 9.5 9.53 29.5
……………
24、PM2.5是大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μm、即小于等于_________m的颗粒悬浮物,能被肺泡吸收并进入血液.常州大学的科研队伍成功研制出PM2.5净化器,其原理如下图所示.在闭合开关S1、S2后,风扇旋转,吸入了空气,气流外侧A处的颗粒物也被吸入净化器.颗粒物接近带有负电荷的光洁金属网C时受到强烈的吸引力,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很快又受到光洁金属网C对它的斥力,这又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开金属网C后,颗粒物被带有正电荷的棉芯D牢牢吸引,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人们为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自1897年汤姆生发现电子后,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等人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在用一束带正电、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①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有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来。
(1)卢瑟福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类似行星绕日的核式结构模型,如图(b)所示,卢瑟福的这一研究过程是一个( )
A.建立模型的过程 B.得出结论的过程
C.提出问题的过程 D.验证证据的过程
(2)原子结构的行星绕日模型,原子核位于原子的 ,虽然占有的体积很 ,但它几乎占据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3)卢瑟福通过实验发现有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来。卢瑟福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些被反弹回来的α粒子是因为撞击到质量较大的某种粒子而返回的,这种粒子最可能的是( )
A.核外电子 B.原子核 C.原子核或核外电子 D.夸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A 4、D 5、C 6、C
7、B 8、C 9、C 10、A 11、A 12、D
二、填空题:
13、不断做无规则运动 蒸发
14、电 摩擦起电
15、无规则运动;形状
16、中子 不断做无规则运动
17、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间隙 2.5×10-6 不属于
18、原子 扩散 引力
19、电 吸引
20、越大 膨胀
三、解答题:
21、(1)(2)
22、丝绸 玻璃棒 毛皮 橡胶棒 负 弱 不能
23、距离太阳越远的星体公转周期越长 87 金星
24、2.5×10-6 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5、A 中心 小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