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沪科版八年级下物理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七章 力与运动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鸟类一般会在起飞前排便,这主要是为了 (选填“增大”或“减小”)
它的惯性,以提高灵活性。
2、冰壶比赛时,投手用力将冰壶掷出后,由于冰壶具有 , 它会继续沿着水平赛道向前滑行一段距离;
在冰壶停止运动之前,冰壶受到的摩擦阻力 (选填“逐渐减小”、“保持不变”或“逐渐增大”)。
3、2017年4月20日,天舟一号顺利发射升空,它与天宫二号对接后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此时飞船处于
(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你判断的依据是 ;
4、一重为500N的木箱,在20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匀速向右运动,则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 N,若拉力
增大到300N,则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如图所示,一辆小车沿直线向左行驶的过程中,悬挂在车顶的小球突然向右摆动。此时小车做 运动(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
第 5 题 第 6 题 第 7 题 第 8 题
6、如图所示,拴在细线下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来回摆动,小球到达A点和B点时均处于 状态(选填
“平衡”或“非平衡”),你判断的依据是 。
7、室内天花板上悬挂一只吊灯灯对灯绳的拉力和灯绳对灯的拉力是一对 力
8、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另外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那么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如图
所示,斜面上质量为2kg的物体受三个力的作用保持静止状态,试推断支持力F和摩擦力f合力大小及方向为
9、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重为5N的木块在水平木板上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木块
受到的合力是 N;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时木块加速运动,则此时木块受到的合力是 N。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0、关于惯性的理解和现象解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盘子的惯性将盘中的水泼出去 B.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所以月球上的物体也有惯性
C.汽车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的作用,乘客因而向前倾
D.汽车驾驶员和乘客系上安全带能减少惯性,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11、下列事例中,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A.铅球离手后可继续飞行 B.紧急刹车时,安全气囊弹出 C.助跑跳远 D.敲击锤柄,锤头会紧套在柄上
12、一氢气球下面用细绳吊着一物体竖直上升的过程中,气球突然爆破,站在地面上的人,看到气球下面的物体的
运动是( )
A.立即下落 B.停顿片刻后下落 C.仍要向上运动一段距离后下落 D.不能确定
13、如图所示,用力F=30N,按住一重G=10N的木块压在墙壁上静止不动,当不断地增大压力F木块受到的
摩擦力的大小将会( )
A.不变 B.变小 C.变大 D.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
第 13 题 第 14 题 第 15 题 第 16 题 第 18 题
14、如图所示,物体A、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方向相反的水平拉力Fa、Fb分别作用于物体A、B上,使A、B一起
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A、B始终保持相对静止,且Fb=2Fa.以fA表示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以fB表示
B受到桌面的摩擦力的大小,则( )
A.fA=0,fB=Fa aB.fA=0,fB=2Fa C.fA=Fa,fB=Fa D.fA=Fa,fB=2Fa
15、如图所示,木块竖直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分析
正确的是( B )
A.木块受到的重力与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
B.木块随小车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时,木块不受摩擦力
C.小车的运动速度增大,则它的惯性也随之增大 D.小车突然停止运动时,木块将向左倾倒
16、如图所示是测量物体A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实验,将物体A放在水平木板上,用测力计拉着物体A向右匀速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测力计可以不沿水平方向用力 B.物体A只受到测力计给它的拉力和木板给它的摩擦力
C.能测出滑动摩擦力是因为A受到的水平拉力和木板给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木板对物体A的支持力和物体A对木板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17、将一个重力为G的苹果沿竖直方向抛出,若苹果在空中所受的阻力为f,则苹果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的合力大小( )
A.等于G B.大于G C.小于G D.无法判断
18、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一端系在墙上的O点,自由伸长到B点。今用一小物体m把弹簧压缩到A点,然后释放,
小物体能运动到C点静止(水平地面粗糙且粗糙程度相同)。试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从A到B速度越来越大,从B到C速度越来越小 B.物体从A到B速度越来越小,从B到C速度不变
C.物体从A到B先加速后减速,从B到C一直减速运动 D.物体在B点受到的合外力为零
19、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一定是因为它不受力
B.加速、减速的物体运动状态一定是改变了,但匀速转动的物体运动状态没有改变
C.物体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而我们看到生活中的物体要维持运动状态需要力是表象,事实是:动力平衡掉阻力,使物体惯有的性质显现出来
D.在生活中,要维持一个物体的运动,必须持续的施加力,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20、小勇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时,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图。
小勇先后在水平桌面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毛巾、棉布、木板)。做了三次实验,然后将实验数据填入下列表格:
表面状况 毛巾 棉布 木板
阻力大小 大 较大 小
小车运动的距离s/m 0.1 0.18 0.35
(1)小勇在三次实验中,让小车在斜面上从静止滑下时,应保持同一 高度,这样小车在水平路面上具有相同的初
始 。
(2)从上述实验数据中,可以得出结论是: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
力越 ,速度减小得越慢。
(3)由此可推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做 。
21、如图甲是小东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东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
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选填“相同”或“相反”).
(2)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东下一步的操作是:
(3)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东的实验优于小明
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
A.减少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第 21 题 第 22 题
22、学习了同一直线的二力的合成知识后,小林想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二力不在同一直线上,而是互成一定的夹角,那么合力F的大小与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是否还有F等于F1+F2的关系呢?于是他应用教材中学过的方法,对此进行了探究。
(1)如图所示,橡皮筋原长为,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对橡皮筋施加成一定夹角的两个力F1和F2,使橡皮筋伸长到O,记录此时F1、F2的大小。撤出力F1和F2后,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对橡皮筋施加一个力F,使橡皮筋 ,记录此时F的大小。
(2)先后两次改变F1和F2的夹角,重复步骤(1),得到三次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序号 F1/N F2/N F1和F2的夹角θ/° 合力F/N
1 4 5 30 8.7
2 4 5 45 8.3
3 4 5 60 7.8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当两个力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其合力大小F F1+F2(填选“>”“=”或“<”)且在F1、F2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合力F的大小随着F1与F2夹角的增大而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四、简单计算题(第23题6分,第24题7分,第25题7分,共20分)
23.我们知道两个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把其中的一个力称为作用力时,另一个力就叫做反作用力。牛顿第
三定律告诉我们: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所示,
竖直悬挂的弹簧测力计下吊着一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表示物体对弹簧的拉力,其大小为F。
(1)请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2)请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和二力平衡的知识证明:物体受到的重力G等于F
24. 科学家研究发现:汽车在高速行驶中所受到的空气阻力f(也称风阻)主要与汽车正面投影的面积
S以及汽车行驶时的速度v等因素有关,其关系式为f=kSv2,式中k为风阻系数,S为轿车正面投影
的面积,v为汽车行驶的速度,v和S均为主单位。
(1)若某小轿车正面投影的面积S=2m2,以20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受到的气阻力是
208N,求此时的风阻系数
(2)若该小轿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受到水平路面的摩擦力大小为2000N,求小轿车匀速行
驶时水平方向的牵引力大小。
25、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发生摩擦的两物体之间的压力及它们之间的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具体关系为f摩=μFN,
其中μ为动摩擦因数,FN为物体之间的压力。
(1)如图甲,用F?水平匀速拉质量为4kg的物体A在水平桌面上运动时,A物体在桌面上滑动时的
动摩擦因数μ=0.4.试求F的大小?
(2)如图乙,将一个重力为10N的B物体放在A物体上,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用F水平
匀速拉动A物体,使A和B一起匀速向右运动,求此时A所受拉力F?大小?此时A和B间的摩擦力
大小?
2019-2020沪科版八年级下物理单元测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 1、减小; 2、惯性; 保持不变; 3、非平衡; 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4、200; 不变; 5、减速; 6、非平衡;小球受到的重力和绳子对它的拉力不在同一直线
7、 相互作用 8、 20N,竖直向上。 9、 0; 1
二、选择题: 10-14:BBCAC; 15-19:BCBCC;
三、实验探究题
20、(1)速度; (2)远;小; (3)匀速直线运动
21、(1)相反; (2)把小卡片剪成两半; (3) A
22、
四、简单计算题
23、(1)
24、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