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太空一日》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2《太空一日》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03 10:26: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杨利伟
22、太空一日
1
2020年3月2日星期一
2

2020年3月2日星期一
3

2020年3月2日星期一
写作背景
“神舟五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射的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

它的成功发射与返回,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把人送入太空的国家。(俄国、美国)
2020年3月2日星期一
7
作者简介
杨利伟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他历任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主任,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指挥,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他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
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8

杨利伟
2004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
那一刻当我们仰望星空,或许会感觉到他注视地球的眼睛。
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
作为中华飞天的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 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的坚韧执着,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
——而这也正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精神,这精神开启了中国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好的梦想。
9
杨利伟耗时两年写成的自传《天地九重》,讲述了自己的成长,回顾了一个小城少年如何成为军人、成为一名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如何通过艰难的、接近完美的训练,终于成就了自己见证和创造奇迹的人生。
课文节选自杨利伟的自传《天地九重》。

2020年3月2日星期一

2020年3月2日星期一
整体感知,思考讨论问题
1、快速浏览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根据课文的小标题,梳理宇航员的飞行历程。
3、太空一日,充满紧张和意外,阅读课文,找找看,杨利伟遇到了哪些意外情况?他当时有怎样的反应?
4、杨利伟最终克服了身体和心理上的不适,出色地完成了太空飞行的任务,从中你看到了杨利伟怎样的精神品质,你有什么感想?
5、杨利伟在文中说“对航天员最基本的要求是严谨”。试着在文中找一些例子,体会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
2020年3月2日星期一
13
2、根据课文的小标题,梳理宇航员的飞行历程。

(1)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2)我看到了什么—
(3)神秘的敲击声—
(4)归途如此惊心动魄——
飞行阶段
起飞阶段
返回阶段
飞行中所见
飞行中所闻
本文展现了我国宇航员首次太空飞行的经历。
1、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合作探究
2020年3月2日星期一
14
3、太空一日,充满紧张和意外,阅读课文,找找看,杨利伟遇到了哪些意外情况?他当时有怎样的反应?
(1)起飞阶段:飞船共振带来的痛苦
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产生共振。
——这让我感到非常痛苦。
意外出现了。共振以曲线的形式变化着,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
——我几乎无法承受,觉得自己快不行了。

2020年3月2日星期一
15
(2)飞行阶段:失重、神秘的敲击声
当飞船刚刚进入轨道,处于失重状态时,百分之八九十的航天员都会产生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觉。这种错觉令人难受,明明朝上坐的,却感觉脑袋冲下。
——靠意志克服。
时不时出现敲击声
——自己很紧张。
2020年3月2日星期一
16
(3)返回阶段:归途险象环生
右边的舷窗开始出现裂纹。
——说不恐惧那是假话……我的汗出来了……
左边的舷窗也开始出现裂纹
——我反而放心一点了。
随着一声巨响,你会感到突然减速;引导伞一开,使劲一提,会把人吓一跳;减速伞一开,又往那边一拽;主伞开时又把你拉向另一边。每次力量都相当重,飞船晃荡得很厉害,让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对身体的冲击非常厉害。

2020年3月2日星期一
17
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然后探究
1.“几秒钟就把发射台下的上千吨水化为蒸汽”,表达了怎样的内容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突出了火箭发射时温度极高,为下文写作者的紧张作铺垫。
2.“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比喻,夸张。突出地表现了杨利伟的高度紧张。
2020年3月2日星期一
18
杨利伟在文中说“对航天员最基本的要求是严谨”。试着在文中找一些例子,体会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
(1)那种共振持续26秒钟后,慢慢减轻。
——用准确的数字记录自己感受不适的时间,体现了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
(2)从载人飞船上看到的地球,并非呈现球状,而只是一段弧。
——体现了航天员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020年3月2日星期一
19
(3)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
——客观的描述,是科学态度的体现。

(4)但是,我没有看到长城。
因为“有个流传甚广的说法,航天员在太空唯一能看到的建筑就是长城。我和大家的心情一样,很想验证这个说法”,通过本次观察,并结合“神舟六号”“神舟七号”的航天员在太空中都没有看到长城的事实说明这个说法并不真实,从而表现出作者重视实践、实事求是的严谨的科学精神。

2020年3月2日星期一
20
(5)在太空中,我还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从舷窗外飘过,小的如米粒,大的如指甲盖,听不到什么声音,也感觉不到这些东西的任何撞击。
——细致的观察,详尽的描述。

(6)回到地面后,人们对这个神秘的声音做过许多猜测。技术人员想弄清它到底来自哪里,就用各种办法模拟它,拿着录音让我一次又一次地听,我却总是觉得不像。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020年3月2日星期一
本文的描述除了科学、严谨之外,也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举例说明。
(1)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
——从语言、动作描写中让人感受到指挥大厅中紧张的气氛,以及大家对杨利伟的关切之情。也表现了杨利伟太空飞行的惊险。
2020年3月2日星期一
22
(2)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那里有我的战友和亲人。
——景色描写,饱含深情,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的爱,对亲人战友的爱。
(3)过了几分钟,我隐约听到外面喊叫的声音,手电的光束从舷窗上模糊地透进来。我知道:他们找到飞船了,外边来人了!
——写出作者回到地面喜悦、激动的心情。
2020年3月2日星期一
23
杨利伟最终克服了身体和心理上的不适,出色地完成了太空飞行的任务,从中你看到了杨利伟怎样的精神品质?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杨利伟坚韧,严谨,沉着果断、不怕牺牲、勇于克服困难的无畏精神和拼搏勇气。
2020年3月2日星期一
24
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叙述自己首次太空飞行的经历,体现了中国航天工作者沉着果断、不怕牺牲的精神品质,实事求是、细致严谨的科学精神,抒发了自己作为中国航天工作者的自豪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