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物理鲁科版必修第二册 4.2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4.3 人类对太空的不懈探索(课件+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高中物理鲁科版必修第二册 4.2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4.3 人类对太空的不懈探索(课件+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3-02 17:38:54

文档简介


[A组 素养达标]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王星是人们直接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轨道而发现的
B.天王星是人们依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轨道而发现的
C.海王星是人们经过长期的太空观测而发现的
D.天王星的运行轨道与由万有引力定律计算的轨道存在偏差,其原因是天王星受到轨道外的行星的引力作用,由此,人们发现了海王星
解析:人们发现天王星的实际轨道与理论轨道存在偏差,并由此发现了海王星,故A、C错,D对;天王星是通过观测发现的,故B错.
答案:D
2.地球可近似看成球形,由于地球表面上物体都随地球自转,所以有(  )
A.物体在赤道处受的地球引力大小等于两极处,而重力小于两极处
B.赤道处的角速度比南纬30°大
C.地球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都指向地心,且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比两极处大
D.地面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时提供向心力的是重力
解析:由F=G可知,物体在地球表面任何位置受到地球的引力大小都相等,此引力有两个分力:一个是物体的重力,另一个是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在赤道上,向心力最大,重力最小,A对.地表各处的角速度均等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B错.地球上只有赤道上的物体向心加速度指向地心,其他位置的向心加速度均不指向地心,C错.地面上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是万有引力与地面支持力的合力,D错.
答案:A
3.据报道,科学家曾在太阳系外发现了首颗“宜居”行星,其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6.4倍,一个在地球表面重力为600 N 的人在这个行星表面的重力将变为960 N.由此可推知,该行星半径与地球半径的比值约为(  )
A.0.5     B.2
C.3.2 D.4
解析:设地球质量为M1、半径为R1,行星质量为M2、半径为R2.人的质量为m,在地球和行星上的重力分别为G1、G2,则G1=G,G2=G.两式比较可得=2.
答案:B
4.(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宇宙速度是从地面上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
B.第一宇宙速度是环绕地球运转的卫星的最大速度
C.第一宇宙速度是同步卫星的环绕速度
D.卫星从地面发射时的发射速度越大,则卫星距离地面的高度就越大,其环绕速度则可能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解析: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也是卫星绕地球运转的最大速度,离地越高,卫星绕地球运转的速度越小.
答案:AB
5.星球上的物体脱离星球引力所需的最小速度称为第二宇宙速度.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v2与第一宇宙速度v1的关系是v2=v1.已知某星球的半径为r,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的.不计其他星球的影响,则该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为(  )
A. B. 
C.  D.gr
解析:在星球表面附近,有m·g=m,所以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1=.又v2=v1,得v2=,故选项C正确.
答案:C
6.一名宇航员来到某一星球上,如果该星球的质量为地球的一半,它的直径也为地球的一半,那么这名宇航员在该星球上的重力是他在地球上的重力的(  )
A.4倍 B.
C. D.2倍
解析:可认为在该星球表面上万有引力约等于重力,即G0=G,m相同,星球的M、r均为地球的一半,重力G0为地球上重力的2倍,D正确.
答案:D
7.科学家们推测,太阳系除八大行星之外的另一颗行星就在地球的轨道上,从地球上看,它永远在太阳的背面,人类一直未能发现它,可以说是“隐居”着的地球的“孪生兄弟”.由以上信息可以确定(  )
A.这颗行星的公转周期与地球相等
B.这颗行星的半径等于地球的半径
C.这颗行星的密度等于地球的密度
D.这颗行星上同样存在着生命
解析:因只知道这颗行星的轨道半径,所以只能判断出其公转周期与地球的公转周期相等.
由G=m()2r可知,
行星的质量在方程两边消去,且不知该行星的半径,因此无法知道其密度.
答案:A
8.天文学家新发现了太阳系外的一颗行星.这颗行星的体积是地球的4.7倍,质量是地球的25倍.已知某一近地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周期约为1.4小时,引力常量G=6.67×10-11 N·m2/kg2,由此估算该行星的平均密度为(  )
A.1.8×103 kg/m3 B.5.6×103 kg/m3
C.1.1×104 kg/m3 D.3.0×104 kg/m3
解析:近地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即G=mR,地球的质量M=,地球的密度为ρ地== kg/m3=5.56×103 kg/m3,新发现的行星的密度ρ新==≈3.0×104 kg/m3,D正确.
答案:D
[B组 素养提升]
9.如图所示,两颗星球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连线上的O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现测得两颗星之间的距离为L,质量之比为m1∶m2=3∶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1、m2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之比为3∶2
B.m1、m2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之比为3∶2
C.m1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L
D.m2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L
解析:设双星m1、m2距转动中心O的距离分别为r1、r2,双星绕O点转动的角速度为ω,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得G=m1r1ω2=m2r2ω2,又r1+r2=L,m1∶m2=3∶2,所以可解得r1=L,r2=L
m1、m2运动的线速度分别为v1=r1ω,v2=r2ω,
故v1∶v2=r1∶r2=2∶3.
综上所述,选项C正确.
答案:C
10.(2019·西南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期末考试)据报道,2016年2月18日嫦娥三号着陆器玉兔号成功自主“醒来”,嫦娥一号卫星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叶培建院士介绍说,自2013年12月14日月面软着陆以来,中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创造了全世界在月工作最长纪录.假如月球车在月球表面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经时间t后小球回到出发点,已知月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B.月球的质量为
C.探测器在月球表面获得 的速度就可能离开月球表面围绕月球做圆周运动
D.探测器在月球表面附近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绕行周期为
解析:根据竖直上抛运动规律可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故A错误;在月球表面重力与万有引力相等,有mg=G,可得月球的质量M==,故B错误;根据万有引力提供探测器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可知,探测器在月球表面的最大运行速度v== ,故C正确;绕月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探测器的周期T==π,故D错误.
答案:C
11.(多选)继我国“嫦娥一号”卫星精准撞击月球后,日本“月亮女神号”探月卫星也再次成功撞击月球.这是人类探索宇宙奥秘,实现登月梦想过程中的又一重大事件.如图所示是“月亮女神号”卫星撞月的模拟图,卫星在控制点开始进入撞月轨道.假定卫星进入撞月轨道之前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运动的半径为R,运动的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由题给的信息可求出月球的质量
B.由题给的信息可求出月球对“月亮女神号”卫星的引力
C.“月亮女神号”卫星在控制点应减速
D.“月亮女神号”卫星在地面的发射速度应大于11.2 km/s
解析:由G=mR可求得月球的质量M=,选项A正确;因卫星的质量未知,所以不能求得月球对卫星的引力,选项B错误;卫星在控制点减速,卫星做向心运动,便可进入撞月轨道,选项C正确;当卫星在地面的发射速度大于11.2 km/s时,就会脱离地球的束缚,选项D错误.
答案:AC
[C组 学霸冲刺]
12.如图所示为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标志,它以中国书法的笔触,勾勒出一轮明月和一双踏在其上的脚印,象征着月球探测的终极梦想.一位勤于思考的同学为探月宇航员设计了如下实验:在距月球表面高h处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一个物体,然后测量该平抛物体的水平位移为x.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月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若物体只受月球引力的作用,请你求出:
(1)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月;
(2)月球的质量M;
(3)环绕月球表面飞行的宇宙飞船的速率v是多少?
解析:(1)取水平抛出的物体为研究对象,
h=g月t2,x=v0t,联立解得g月=.
(2)取月球表面的物体m为研究对象,它受到的重力与万有引力相等,即
mg月=,得M==.
(3)环绕月球表面的宇宙飞船做匀速圆周运动半径为R,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故有=(m′为飞船质量),
所以v===.
答案:(1) (2) (3)
课件56张PPT。课前 ? 自主梳理课堂 ? 合作探究课后 ? 达标检测课堂 ? 巩固演练速度 7.9 环绕 脱离 地球 逃逸 太阳 万有引力定律 海王 地球 地球 太阳 太阳 匀速圆周 第谷 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苏联 月球 神舟五号 √ × √ √ × 课后 ? 达标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