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幼儿园2018年冬季运动会主持词 范文二篇
幼儿园2018年冬季运动会主持词范文二篇
幼儿园2018年冬季运动会主持词范文二篇
尊敬的各位家长、亲爱的小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阳光明媚,幼儿园里彩旗飘飘,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20**年冬季运动会。现在运动会就要开始了,各位小朋友准备好了吗?
现在,请我们的小运动员们入场!
首先入场的是我们大、班年级组的小运动员,接下来入场的是小班年级组的小运动员。伴随着音乐,瞧,小运动员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踏着有力的步伐,他们一个个精神抖擞,脸上写满了对比赛的自信。相信今天的小朋友在竞技比赛一定会超常发挥。本着参与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在比赛赛出风格,赛出水平。
一、园长讲话:
亲爱的小朋友、家长、老师们:
大家好!
在这个腊梅绽放的冬日时节,我们迎来了**幼儿园一年一度的冬季运动会。在此,我首先代表幼儿园,对老师和小朋友及家长们在运动会前期准备所付出的劳动,表示由衷的感谢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提高华民族身体素质的重要保证。体育锻炼不仅能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而且能在活动培养幼儿勇敢、团结、进取、向上的品质。相信在竞技场上我们的每一名小运动员都会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课标要求】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一、从“无为”到“有为”
(一)汉初的“无为而治”
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1、背景: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待兴。统治者鉴于秦朝灭亡的教训,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吸取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休养生息、与民休息的政策。
2、指导思想:黄老之学。{指道家学说中的两派,“黄”是指黄帝的学说,“老”是指老子的学说,其内容包括治身(养生)和治国。}
3、作用:成为西汉初年的指导思想,使汉初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元气。(文景之治)
(二)汉武帝的“有为而治”
1.原因:
(1)汉朝经济实力的恢复和增强。
(2)社会潜伏着危机:王国问题、土地兼并、匈奴为患等。
2.目的: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
至武帝之初七十余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汉武帝为了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需要“有为”的政治思想作支撑,那么什么样的思想符合当时统治的需要呢?
诸子百家中哪一政治学说或哪一学派的治国思想适应汉武帝的统治需要?
法家:
有利于加强专制集权
完全站在小生产者的立场
易导致暴政
不适应形势的发展
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墨家:
道家:
先秦儒家:
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董仲舒(前179~前104),西汉哲学家、政治家和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教授《公羊春秋》。汉武帝时,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汉武帝所采纳。晚年著《春秋繁露》,创立新儒学体系。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1.“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2.“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加强君权的需要
3.“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
——巩固君权、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
以先秦儒家思想为基础,糅合了道家 、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加以改造,从而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二)新儒学体系的内容:
(一)新儒学体系的理论来源:
材料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避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材料二:“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与也”。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春秋繁露》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至”。
——《汉书·董仲舒传》
“君权神授”
“天人合一”
“天人感应”
材料三:“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与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春秋繁露·基义》
夫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祐,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
三、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一)原因:新儒学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
(二)汉武帝尊儒的措施和影响
1、措施
(1)思想方面:
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2)政治方面:
用文学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
(3)教育方面:
规定儒家经典为教科书,使天下文士须学儒家经典;兴办太学,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2、历史影响:
(1)积极影响:
?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和稳定社会秩序。
(2)消极影响:
?带有神学迷信色彩和唯心主义成分,宣扬纲常伦理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
?扼杀不同流派的思想,抑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实质上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
——顾颉刚
拓展思考
有人认为:就其实质而言,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焚书坑儒”是相同的。请结合秦汉史实指出其依据。
秦朝“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然确立的统治思想不同,但都是为了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都属于思想文化的专制。
1.儒学到了汉朝被赋予的新内容是
A.人定胜天 B.无为而治
C.君权神授 D.仁政思想
2、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对这一思想最准确的理解是
A.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D.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A
3、《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
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
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
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
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
A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C. 实践德政,推行教化
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4.有人说:“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
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下列最能够
体现这一观点的思想是
B
5.儒学从先秦时期的民间学说到汉代转变为
官方学说,主要是因为
A.儒学内部的改造
B.统治集团的斗争
C.杜会环境的变化
D.其它学说的衰落
A
6.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
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儒家学说与权术
C
7.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大一统的形成
④儒学之外其他各个学派的消亡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D
8.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主要区别是 A.强调实行“仁政”
B.提出“以政为德”说
C.提出“天人感应”说
D.提出“民贵君轻”论
9.关于董仲舒新儒学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具有神学倾向
B.它的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C.汉武帝后处于独尊地位
D.皇帝至高无上,可以任意办事
D
10、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