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16《青山不老》教学课件
精品教学教案
16*《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花滩小学张玉霞一、教材简析
课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积累精彩语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握关键词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我国人民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坚强决心,进一步增强保护环境,植树造林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把握关键词句,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四、教学准备
1.课件,西北地区土地少化和绿色山林的视频。
2.我国晋西北地区沙化现象以及植树造林状况的文字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播放课件,激情导入
1、国地图,认识晋西北的地理位置。
2、播放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课件资料(或出示相关图片资料),引导学
长江三峡水电站
图片导入
(1)闭合回路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
(2)磁通量变化
一、感应电动势
1、定义: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
的电动势叫感应电动势(E).
(1)感应电动势产生条件:
电磁感应现象的本质---感应电动势,
磁通量发生改变
二、探究:影响感应电动势大小的因素
从演示的实验、感应电动势的产生做出合理的猜想
学生猜想:(1) ΔΦ
(2)Δt
实验探究一、控制Δt相同,探究E感与ΔΦ的关系
实验探究:探究E感与ΔΦ、Δt关系
实验探究二、控制 ΔΦ相同,探究E感与Δt的关系
结论:
(1) 当ΔΦ 越大,Δt 相同,E感越大。
(2)当ΔΦ相同, Δt 越小, E感越大。
叫磁通量的变 化率,表示磁通量变化的
快 慢,
综合可知:当 越大时, E感越大。
物理史
纽曼、韦伯分别在1845和1846年根据大量的
实验和严密的推理,给出感应电动势大小的
规律,把荣誉归于法拉第对电磁感应丰富的、
开创性的研究。法拉第坚持10年,始终坚信。
终于1831年发现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电磁感
应现象。
三、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变化率成正比 。
1、内容:
(K是比例常数)
(n为线圈的匝数)
2、定律表达式的推演过程
说明:
1、这个公式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一般表达式;
2、单位:1V=1Wb/s
3、公式中的ΔΦ取绝对值,不涉及正负;
4、E表示Δt内的平均感应电动势
关于电磁感应,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穿过线圈的磁通量越大,感应电动势越大
B、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感应电动势一定为零
C、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越大,感应电动势越 大
D、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越快,感应电动势越大
思考训练:
D
3、定律的理解
理解:Φ、△Φ、ΔΦ/Δt的意义
3、定律的理解
归纳:Φ、△Φ、ΔΦ/Δt的意义
2.穿过一个单匝线圈的磁通量始终为每秒钟均匀地增加2 Wb,则( )
A.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每秒钟增加2 V
B.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每秒钟减少2 V
C.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始终是2 V
D.线圈中不产生感应电动势
四、针对训练:
C
3、单匝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转轴垂直于磁场。若线圈所围面积里磁通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则:( )
A、线圈中0时刻感应电动势最大
B、线圈中D时刻感应电动势为零
C、线圈中D时刻感应电动势最大
D、线圈中0到D时间内平均感应电动势为0.4V
ABD
4、一个匝数为100、面积为10cm2的线圈垂直磁场放置,在0. 5s内穿过它的磁场从1T增加到9T。求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
解:由电磁感应定律可得E=nΔΦ/Δt①
ΔΦ= ΔB×S②
由① ②联立可得E=n ΔB×S/Δt
代如数值可得E=16V
课堂小结:
1、感应电动势
(1)概念: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动势叫感
应电动势(E).
(2)感应电动势产生条件:磁通量发生改变
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1)内容: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
这一电路的磁通量变化率成正比 。
(2)表达式:
问题思考:
学了本节课的内容,你觉得你能发出电吗?若要发出更多的电能,你有何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