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新文化运动 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新文化运动 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02 16:25: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 12 课
一、新文化运动——背景

北洋军阀
政府掀起
一股尊孔
复古的逆

西方传入
的民主、
自由、平
等、博爱
等思想观
念深受知
识阶层欢

新旧思潮的激烈冲突

新旧文化的激烈冲突
国民伦理道德意识陈旧
必须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进行文化革新
《白色的贝壳》读后感及心得500字
今年暑假,我细细地品读了《白色的贝壳》一书。这部书是程玮阿姨的中短篇儿童小说精选集,程玮阿姨笔下的儿童形象生动活泼,栩栩如生,书中的每一篇故事都蕴涵着深刻的道理,都记录着每一个孩子成长的脚印,对少年儿童的成长很有指引作用。
其中最让我感慨颇深的就是那篇同名的《白色的贝壳》章节了。该篇描写了一群生活在海边的天真烂漫、自由自在孩子,他们在一次嬉戏时偶然与住在疗养院里的作家朱伯伯相识,他们是那么崇拜作家朱伯伯,将他视为忘年交。但是,合久必分。有一天,朱伯伯要离开疗养院了。孩子们急忙跟他约好晚上七点半去看他。为此,孩子们特地为他精心准备了珍贵的礼物——精美的白色贝壳。可是,当他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准时来到疗养院时,朱伯伯却与别人高谈阔论地在一起吃饭,似乎把与孩子们的约会之事早已抛到脑后。后来,朱伯伯为了掩饰自己的爽约,还“非常严肃地”地编出一个谎言——他刚开了一个“很重要”、“非得参加不可”的会议。仅仅一句谎言,他的形象在孩子们纯真的眼里就轰然倒地,在孩子们的心中,他们手中的白色贝壳已不再是那么纯洁了,已不再是诚挚友情的见证了,孩子们毅然地把贝壳扔进了大海,他
文化先锋 (阅读课本P56-57,完成下表)




《新青年》
陈独秀
鲁迅
胡适
李大钊
民主
(德先生)科学
(赛先生)
1915年
《敬告青年》
新文化运动 兴起时间 兴起标志 核心
(两面旗帜) 主要
代表 主要阵地
(思想阵地
活动基地)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
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
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自然科学和看待客观事物的科学观点。
新旧之争前期(1915-1917)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资产阶级的道德,提倡人权、自由、平等
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
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君主专制的理论基础和精神支柱。
孔子者,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也。……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 ” ——李大钊
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文言文:“才学疏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
白话文:“干不了,谢谢。”
材料研读
现象一:反动军阀污蔑新文化运动是“异端邪说”、“洪水猛兽”,守旧派文人甚至谩骂新文化运动的提倡者是“众叛亲离”,“人头畜鸣” 。
现象二:“我没见过他,怎么能爱他?我没有爱他,又怎么能嫁他?这简直是一件买卖,拿人去当牛马罢了。我要保全我的人格,还怎么能承认什么礼教呢?
——1919年的《新诗年选》
沉重打击专制主义和守旧势力
动摇封建传统礼教的正统地位
材料研读:
现象三:《新青年》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被誉为青年的“良师益友”。毛泽东说看的谈的讨论的都是《新青年》。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
促进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
现象四:中国存亡,就在这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1919年五四运动北京学界全体宣言(节选)
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到来
“2005全球联合祭孔”,纪念孔子诞辰2556周年 。
对东、西方文化全面否定或肯定
新文化运动局限性: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启示:
我们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
3、新文化运动的意义与评价

意义(进步性):
1、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2、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3、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
4、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性质)

局限性: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总结:中国近代学习西方的历程
器物
制度
思想
魏源 李鸿章 康有为 孙中山
师夷长技以自强
君主立宪
民主共和
师夷长技以制夷
民主科学
马克思主义
陈独秀 李大钊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选自哪里?发表在哪一刊物上?
(2)材料二中“德、赛两先生”指什么?它是什么历史事件的旗号?该历史事件开始的时间和标志分别是什么?
( 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运动中的思想要求?这一时期,运动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4)材料三是李大钊对什么历史事件的热情歌颂?随后该运动的主要内容发生了哪些变化?你能总结出这一运动的历史意义吗?
参考答案: (1)《狂人日记》《新青年》
(2)封建统治和封建道德。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在文化领域内推行尊孔复古的独裁专制政策。
(3)民主、科学 新文化运动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4)新文化运动前期。“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5)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传播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大大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引发人们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新文化运动代表了一种什么
精神?作为当代的中学生,你将
怎样继承和发扬新文化运动的精
神?
全 文 小 结
内容
意义
兴起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新文化运动
*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
A.《青年杂志》的创办    B.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
C.李大钊发表《青春》一文  D.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2、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
 ①《新青年》 ②《万国公报》③《民报》  ④北京大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 ①陈独秀   ②李大钊??? ③鲁迅?④胡适??? ⑤毛泽东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4、把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礼教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白话小说的典范的是 ( )
A、陈独秀??????????B、李大钊 C、鲁迅??????????????D、胡适??
5、新文化运动的地位是?( ) A、?我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B、?是一次资产阶级文化启蒙运动 C、?民主、科学思想的普及教育运动 D、?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运动
钱玄同认为,“要想破除封建思想的束缚,唯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一法,才能避免中毒甚至剿灭中国文化”。你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我们如何对待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