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6章第3节黄土高原 (共6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6章第3节黄土高原 (共6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3-02 20:1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1张PPT)



第三节 黄土高原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生查图:
1.找到乌鞘岭;长城;太行山;内蒙古高原 并说出黄土高原大致范围。
2.找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域简称及省会
3.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有哪些?
5.黄土高原属于什么气候类型,其特点是什么?
6查出黄土高原的温度带与干湿地区
太 行 山 脉
乌鞘岭
秦 岭


黄土高原在全国的位置


宁夏

西

西
河南
内 蒙 古
青海
温带季风气候
黄土高原地貌景观
(图片点击可放大)
不同的地貌类型显示了黄土地区被侵蚀的不同程度
黄土塬
黄土墚
黄土峁
黄土塬:顶面平坦,周边被沟谷环绕。
黄土峁:呈馒头状的黄土丘陵,顶面浑圆,由塬或梁经侵蚀。
黄土墚:是条状延伸的岭冈。
1、气候条件:
三:课堂练习:思维拓展题:
1:黄土高原的成因?
2.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成因?
3.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与人为原因?

4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有哪些?
5黄土高原具有的过渡性是什么?
三:课堂练习:思维拓展题:
1:黄土高原的成因?


还有哪方面证据可以支持“风成说”的?
顺着风向,从戈壁———沙漠——黄土,黄土颗粒越来越小……
黄土形成过程示意
1、黄土层的形成
顺着风向……
粗大砾石残留原地——戈壁
颗粒较粗的沙子在近处堆积——沙漠
颗粒细小的尘土随风东移南下、堆积——黄土层
2、风吹来的黄土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海拔在1000到2000米。除一些石质山体外,地面覆盖着深厚的黄土。
答案
1:黄土高原的成因?

风力的搬运,沉积作用

2.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成因?


答案2.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成因?
流水侵蚀作用

3.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1、阅读图6.34,说说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
(1)植被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2)植被覆盖率越高,水土流失就越轻。
2.讨论不同的土质(沙土和黏土)、不同的坡度(陡坡和缓坡)、不同的降水强度(暴雨和小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③降水强度越 ,水土流失越严重。
①土质: (沙土或粘土)更容易发生水土流失。
②坡度: (陡坡或缓坡)更容易发生水土流失。
沙土
陡坡

2.讨论不同的土质(沙土和黏土)、不同的坡度(陡坡和缓坡)、不同的降水强度(暴雨和小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③降水强度越 ,水土流失越严重。
①土质: (沙土或粘土)更容易发生水土流失。
②坡度: (陡坡或缓坡)更容易发生水土流失。
沙土
陡坡

植被状况:地表裸露,缺少植被保护。
黄土结构: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气候原因:降水集中在7、8月份,而且多暴雨。
地形特点:地面破碎,沟谷纵横,平地少,斜坡多。
1)自然原因:
2、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阅读图中的对话,讨论认识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
这段对话表面上看似矛盾,因为男孩的意思是“千沟万壑造成水土流失”,而女孩却认为“水土流失造成千沟万壑”。实际上这两个孩子的话都有道理,只是所处的时间平面不同,女孩站在历史的角度上,而男孩则是针对目前状况来讲的。同时这段对话也说明了黄土高原已经形成了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而人类在这个恶性循环当中始终起到了“引发”和“加剧”作用。
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
人多地少,过垦过牧导致植被、生态被破坏。
2、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人为原因:

3.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
1黄土土质疏松,地面破碎,沟谷纵横,斜坡多;2降水集中在7、8月份,而且多暴雨。3地表裸露,缺少植被保护。

人为原因
1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导致植被、生态被破坏。2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
4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有哪些?
3、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
水土流失带来了什么后果?
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
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导致村庄被破坏,耕地面积减少;
向黄河下游输送了大量泥沙,给下游的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4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有哪些?
1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
2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导致村庄被破坏,耕地面积减少;
3向黄河下游输送了大量泥沙,给下游的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5黄土高原具有的过渡性是什么?
1从湿润半湿润区向 干旱半干旱区过渡

2从农耕区 向牧区过渡
从气候的干湿区类型看,
从 向 过渡;
湿润半湿润区
干旱半干旱区
400毫米
从农业生产看,
从 向 过渡。
农耕区
牧区
返回

答案
5黄土高原具有的过渡性是什么?
1从湿润半湿润区向 干旱半干旱区过渡

2从农耕区 向牧区过渡
3从地形看,从平原向高原过渡
第二课时
一课前检查题
1黄土高原的成因?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成因?
2.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与人为原因?
二对照书本P23页活动题第一题与第二题查图:
1找出大同,阳泉,平朔,准格尔,东胜,神府煤矿并查出它们分别位于哪些省区
2找出经过黄土高原的主要铁路线
3找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太原,西安,兰州
查图用书P22页图和地图册
书22页
完成读图题1、2小题
乌金高原
山西大同煤矿
山西煤炭储量居全国之首,占三分之一,煤炭产量和外运量居第一位,分别占到全国的四分之一和五分之四,是世界年产1亿吨以上六大煤炭基地之一。山西煤田地质构造简单,煤层稳定,埋藏较浅,便于开采。
中国最大的煤矿
三思维拓展题
1铁路 对黄土高原的能源开发及经济发展有何促进作用
2书本P23页思考题
(将煤转化为电力实质上就是在煤矿附近建坑口火电站)
3列举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的措施
三思维拓展题答案
1铁路 对黄土高原的能源开发及经济发展有何促进作用
使能源开发更加快捷;铁路修建降低了能源运输费用;使能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2书本P23页思考题
(将煤转化为电力实质上就是在煤矿附近建坑口火电站)
好处降低了运输成本;增加当地就业岗位;减轻经济发达地区的大气污染;减轻中国铁路运输紧张压力,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浪费
3列举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的措施

1生物措施——(植树种草)
2工程措施——缓坡——修建梯田
沟谷——打坝淤地、修水库


历史上的黄土高原
现在的黄土高原
修建梯田为什么能减少水土流失?
改变坡面水流路线、降低水流速度;促进泥沙就地沉积。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工程措施
1、修建梯田
书24页
筑地坝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工程措施(2、修堤坝)
坝地玉米
修筑堤坝有何作用?
1、拦蓄泥沙,防止泥沙流入下游河中。
2、坝上泥沙淤积成“坝地”,土层深厚,土质良好。
景观欣赏图
2、古代文明的发祥地
早在六七千年前,渭河平原一代就已经出现了原始的农耕文明。
2、古代文明的发祥地
2、古代文明的发祥地
2、古代文明的发祥地
2、古代文明的发祥地
2、古代文明的发祥地
黄土高原古老文明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民风民俗。
3、独特的“黄土风情”
气候干旱,降水少;黄土直立性好,不易崩塌。
窑洞
3、独特的“黄土风情”
信天游的节奏大都十分自由,旋律奔放、开阔,扣人心弦、回肠荡气,这同沟川遍布的陕北地貌有很直接的关系。在当地,人们习惯于站在坡上、沟底远距离地大声呼叫或交谈、为此,常常把声音拉得很长,于是便在高低长短间形成了自由疏散的韵律,这种习惯自然会对信天游产生影响。
3、独特的“黄土风情”
安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 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年 以上的历史。
3、独特的“黄土风情”
3、独特的“黄土风情”
3、独特的“黄土风情”
3、独特的“黄土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