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全章导学案 第18章 平行四边形(无答案共1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全章导学案 第18章 平行四边形(无答案共1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3-03 10:08:48

文档简介










第十八章 平行四边形
18.1 平行四边形
18.1.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第1课时 平行四边形的边、角的特征

学习目标:
1、复习四边形的概念、结构、分类;
2、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结构、表示、读法;
3、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重难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应用
学习过程
一、回顾思考
1、 三角形的概念: 。
2、 四边形的概念: 。
3、 叫做四边形的对角; 相对的两条边叫做四边形的 。 叫做四边形的对角线。
4、你能说出右图中四边形的所有结构。
这个四边形可以记作 ,
四个内角分别是 , , , 。
对角线是 和
边AB的对边是 ;边AD的对边是 。
5、四边形可以分为两类: 和 。(注:我们初中阶段只需掌握凸四边形)。
6、下列四边形哪些是凸四边形?哪些是凹四边形?





二、新知探究
1、概念:看课本回答:
(1) 叫做平行四边形。
(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

则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记作 ,读作 。
2、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画一个平行四边形,量一量并猜测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 。
证明你的猜测:
证明 :连接对角线AC。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 ,即(两直线平行, )。
又BC// ,即(两直线平行, )
( )

你还可以通过证明与全等后说明
请根据图形同学之间相互口述说明与全等的证明过程。
归纳: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有: ,
; 。
结合图形用几何语言可以表述为:
在 EFGH中,EF// ,FG// ;
EH= , =HG;

3、自主学习:看课本,回答问题。
(1)两平行线之间的平行线段的长度 。
(2) 叫做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3)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 。
三、课堂练习
1、 一块平行四边形的木板,其中木板的一边长为45cm,相邻的另一边长为55cm,试求这块木板的周长。

2、 在上块木板中,若

3、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 。如图,直线,
AB、CD是 与 之间的任意两条平行线段,则AB CD
4、课堂小结







五、课堂作业




六、课后反思































第十八章 平行四边形
18.1 平行四边形
18.1.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第2课时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的特征
学习目标:
学习平行四边形关于对角线的性质;
重难点:
1、平行四边形关于对角线性质的推导;
2、平行四边形对角线性质的应用.。
学习过程
1、回顾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角: 。
2、边: 。
二、探究新知
1、 测量猜想: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请用刻度尺量一量OA、OC、OB、OD的长度,有OA= ,OC= ,OB= ,OD=
其中相等的线段有:OA与 ,OD与 。
AC与BD相等吗? 。
AD BC,AB CD
2、验证猜想:你能说明为什么OA=OC、OB=OD。

由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因此AD= ,且AD//
从而∠1=∠2,∠3=∠4.( )
所以≌ ( )
于是 OA= ,OB= ( )

3、归纳: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的交点是每条 的 ,也就是说:
平行四边形的 。
三、课堂练习
1、图在□ 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
若AC=34,OB=10,则有
OA= ,OC=
OD= ,BD=
2、 在上题的图中有几对全对的三角形?它们分别是:
与 ,与 ,与 ,与 ,
4、课堂小结
从边、角、对角线总结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从边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角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对角线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堂作业
1、已知,AB=3,BC=5,∠B=80°,则DC= ,
AD= ,∠C= ,∠D= ,周长是 。
2、已知□ ABCD,对角线AC=6,BO=10,则OA= ,BD= 。

3、已知□ ABCD中,E、F是AD上任意两点,连接EB、BC,FB、FC,得到△EBC和△FBC,若BC=10,高EG=6,则S▲EBC= ,S▲FBC= 。


4、如图在□ ABCD中,点O是对角线AC、BD的交点,
过点O任做一直线交AB、CD分别于E、F两点。则有
(1)OE OF
(2)
5、如图过□ ABCD的顶点D、C分别做边AB的垂线,
垂足是点M、N,则有:
DM CN(比较大小)

四边形CDMN是 ,所以我可以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6、如图,在?ABCD中,已知AC、BD相交于点O,两条对角线的和为24cm,BC长为8cm,求△AOD的周长。




六、课后反思




O

A

D

C

B















18.1.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第1课时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
学习目标:
1、学习平行四边形的三种判定方法;
2、能结合图形用几何语言说出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过程。
重难点:
能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学习过程
1、复习
1、 称为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边的性质:(1)两组对边分别 .(从位置考虑).
(2)两组对边分别 (从数量考虑).
二、探究新知
1、结合图形1用定义可以说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
AB// , //AD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由此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也可以作为一个判定: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定义法----两组对边的位置法):

2、请同学们思考: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马?动动手。
用两根一样长的木条作为一组对边(AB=CD),再用两根一样长的木条作为另一组对边(AD=BC)拼一个四边形(如图)。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自己验证。
证明:(用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加以证明)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二(两组对边的数量法):
判定格式:如图
在四边形ABCD中
AB=CD,AD=BC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3、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用以上判定方法二探究)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三(两组对角法):


判定格式:如图
在四边形ABCD中
∠A=∠C,∠B=∠D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四(对角线法):
4、动手试一试:把两根长度不一样的木条的中点用一颗钉子固定,然后用线段顺次连接两木条的端点(即得四边形---图1)。猜一猜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







5、验证你得猜想:如图2,AC、BD是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
交点是点O,且OA=OC,OB=OD。
则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解:由于在和中

???? ≌ ( )
AB= ( )
??????????? ( )
AB// ( )
四边形ABCD是 。( )
6、归纳
平行四边形的第五种判定方法:
判定格式如图, 在四边形ABCD中
OA=
=OD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三、课堂小结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两组对边法:(1)


(2)

(3)


四、课堂作业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 =∠D,∠1=∠2,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已知:如图,把的中线AD延长至点E,使得DE=AD,连结EB、EC。
求证:四边形ABEC是平行四边形。
















五、课后反思


















18.1.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第2课时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

学习目标:1.掌握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来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方法.
2.会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四种判定方法和性质来证明问题.
学习重点:平行四边形各种判定方法及其应用,尤其是根据不同条件能正确地选择判定方法.
学习难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综合应用.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有那些?


取两根等长的木条AB、CD,将它们平行放置,再用两根木条BC、AD加固,得到的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吗?


1.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已知:如图,在 中,AB=CD AB∥CD,求证: .
证明:





2.几何语言表述:∵AB=CD,AB∥CD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二、合作解疑
已知:如图,ABCD中,E、F分别是AD、BC的中点,求证:BE=DF








三、当堂反馈
1.能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是( ).
(A)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 (B)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互补
(C)一组对角相等,一组邻角互补 (D)一组对角相等,另一组对角互补
2.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题设是( ).
(A)AD=BC,AB∥CD (B)∠A=∠B,∠C=∠D
(C)AB=BC,AD=DC (D)AB∥CD,CD=AB
3.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是:∠A∶∠B∶∠C∶∠D的值为( ).
(A)1∶2∶3∶4 (B)1∶4∶2∶3 (C)1∶2∶2∶1 (D)1∶2∶1∶2
4.如图,E、F分别是□ABCD的边AB、CD的中点,则图中平行四边形的个数共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5.□ABCD的对角线的交点在坐标原点,且AD平行于x轴,若A点坐标为(-1,2),则C点的坐标为( ).
(A)(1,-2) (B)(2,-1) (C)(1,-3) (D)(2,-3)w
6.如图,□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将△AOD平移至△BEC的位置,则图中与OA相等的其他线段有( ).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18.1.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第3课时 三角形的中位线

【学习目标】
理解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掌握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及其应用.
【学习重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及其应用.
【学习难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
【学习过程】
一.课前导学:学生自学课本47-49页内容,并完成下列问题:
1. 【探究一】:请同学们思考将任意一个三角形分成四个全等的三角形,
你是如何切割的?

2. 【探究二】:三角形中位线概念
连接三角形 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思考:(1)三角形的中位线有几条?
(2)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中线有什么区别?
(3)三角形的中位线与第三边有怎样的关系?
3.【探究三】: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如图,点D、E、分别为△ABC边AB、AC的中点,求证:DE∥BC且DE=BC.
【思考】:如保将证明DE=BC转化为证明两条线段相等,你能构造平行四边形完成本题的证明吗?相信你能行!
证明:








4.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 并且 .

5.课本第49页练习T1、3
二、合作、交流、展示:
1.例1 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 AB、BC、CD、DA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结论:顺次连结四边形 所得的四边形是 .
2.例2:给出如下定义:有一组相邻内角相等的四边形叫做等邻角四边形.请解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一个你所学过的特殊四边形中是等邻角四边形的图形的名称;
(2)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BC上,且CD=CA,点E、F分别为BC、AD的中点,连接
EF并延长交AB于点G.求证:四边形AGEC是等邻角四边形;
思考:怎样发挥中点E、F的作用,另找中点将两个中点沟通起来.




三、巩固与应用
1.如图,A、B两点被池塘隔开,在AB外选一点C,连结AC和BC,并分别找出AC和BC的中点M、N,如果测得MN=20 m,那么A、B两点的距离是 m.

2.已知:△ABC中,点D、E、F分别是△ABC三边的中点,如果△DEF的周长是12cm,那么△ABC的周长是 cm.

3. 如图,□ABCD的周长为36.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是CD的中点.BO=12.则△DOE的周长为 .

四、小结:(1)三角形中位线定义与定理.
(2)遇中点常构造中位线.

















18.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8.2.1 矩形
第1课时 矩形的性质

学习目标:
1、记忆矩形的定义;
2、能结合图形说出矩形的性质;
重难点:
利用矩形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看课本回答下列问题。
1、 叫做矩形。矩形是 的平行四边形。
2、从矩形的定义中可以发现:两层意义1 , 2
二、探究矩形的性质
1、从矩形的意义可以探究矩形具有的性质:
矩形的对角
(1)矩形具有平行四边形具有的一切性质 矩形的对边
矩形的对角线互相
(2) 矩形是轴对称图形,有( )条对称轴。

(3)矩形与平行四边形比较又有其特殊的性质(探究、归纳):
①如右图:矩形ABCD的四个角都是
几何语言 :
∵ ABCD是矩形
∴∠A =∠B=∠ =∠ =90
②如图,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交于O点,你能猜出AC=BD吗?证明你的猜想。
证明:





由此矩形的对角线
几何语言 : ∵ ABCD是矩形
∴对角线 A C =

(4)练习:结合图形1我能说出矩形的一些性质:
(1)边:AB= ,AD=
(2)角:= = = =
(3)对角线:AC= ,
OA= = = = =

(4)在图1中有 对全等的三角形,它们分别是 ;
(5)图1中有 个等腰三角形,它们分别是



三、探究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如图:矩形ABCD的一条对角线将它分成 部分, 两条对角线将它分成 部分,
有哪几种特殊的三角形?
由此推断:OA、OB、OC、OD有什么大小关系? = = = = =

从矩形的性质可以得到: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 。
几何语言: ∵BO是斜边AC上的中线
∴ B O=

四、课后作业
1、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
A、 矩形的四个角是直角 B、矩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
C、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D、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五、课堂小结

6、课后反思



A

C

B

D

A

C

B

D

D

O

C

B

A

O

O

B

A

C

A

C

D

D

O

C

B

A

2、如图,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AOB =60°,AB =4cm,
(1) 求矩形对角线的长?
(2) 求矩形的周长?
解:



















18.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8.2.1 矩形
第2课时 矩形的判定

学习目标:
1、学习矩形的判定定理,解决简单的证明题和计算题,进一步培养分析能力;
2、培养综合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掌握矩形的判定定理
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



二、探究新知
1、探究归纳矩形的判定定理,并用模式表示:
(1)你能确定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吗?(自己探究)。
判定定理1(从四边形矩形):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几何语言: 在四边形ABCD中, ∵


(2)我们知道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由此这个定义可以作为一个判定吗?
判定定理2(从平行四边形矩形):有一个角是直角(900)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几何语言: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 ∵ 或 或 或



(3)矩形的对角线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吗?(证明你的回答)
证明:




判定定理3(从平行四边形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几何语言: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 ∵


【归纳总结】矩形的判定方法:
1、有一个角是 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四个角都是 的四边形是矩形;
3、对角线 的四边形是矩形。或者说,对角线 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三、课堂练习
思考:下列命题是否正确,正确的加以证明,不正确的通过举反例或画图加以说明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2)对角线互相平分且又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3)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四、课堂小结
(1)证明四边形是矩形的方法:
一般先证明它是平行四边形,然后再证明一个直角或者对角线相等
(2)证明平行四边形是矩形的方法:
一般可在角上找条件,也可在对角线上找条件。


判定方法 : 从角的条件看 、
( 种)
从对角线的条件看 。


五、课后作业
1、在数学活动课上,老师和同学们判断一个四边形门框是否为矩形,下面是某合作学习小组的4位同学拟定的方案,其中正确的是( ).
A、测量对角线是否相互平分 B、测量两组对边是否分别相等
C、测量一组对角是否都为直角 D、测量其中三个角是否都为直角
2、如图,已知ABCD的对角线AC、BD 相交于O,△ABO是等边三角形,AB=4cm,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6、课后反思


A

C

B

D

A

C

B

D

D

O

C

B

A

D

O

C

B

A















18.2.2 菱形
第1课时 菱形的性质

学习目标:
1、记忆菱形的定义;
2、记忆菱形的性质;
3、能区别菱形与平行四边形;
4、菱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重难点:菱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的应用。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看课本P55回答下列问题:平行四边形 菱形
1、 叫做菱形。菱形是 的平行四边形。
2、从菱形的定义中可以发现:两层意义1、 ;2、
二、探究菱形的性质与面积计算
1、菱形的一般性质
(1)菱形也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 、 。
2、菱形的特殊性质
观察剪下来的图形是怎样的图形.实际上,学生很容易发现,剪下的一个图形是菱形.动手操作后发现:
(1)菱形是轴对称图形,有 条对称轴
对称轴就是它的对角线所在的直线(两条).
(2)利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可知:
性质定理1:(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几何语言: ∵

性质定理2:(2)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几何语言: ∵


3、菱形被两条对角线分成四个全等的小直角三角形,
思考:你可以用哪些方法求菱形的面积?每种方法中要知道哪些条件?






得出菱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方法一)

(方法二)

三、课堂练习
1、如图2(1)菱形是 图形,它的对称轴是 ;
(2)菱形的 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 。
我可以结合图形2,将菱形的性质加以描述:
(1)菱形ABCD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有 条,
是直线 ;
(2)菱形的对角线 ;
(3)在菱形ABCD中,
= = =;
= = = == ;
= = = == ;
= + = + = + =
(4)在图形2中,有 对全等的三角形,它们分别是
2、如图,在菱形ABCD中,E、 F是AB、AC的中点,,如果EF=4,那么CD的长为( ).
A.2 B.4 C.6 D.8


3、已知菱形 的边长为2cm, ,两条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O点 ,如右图,求这个菱形的对角线长和面积.











4、课后反思

















18.2.2 菱形
第2课时 菱形的判定
学习目标:
记忆菱形的三种判定方法;
重难点:菱形判定方法的应用。
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
菱形的定义是什么?(一组邻边相等的 四边形是菱形)
菱形具有哪些性质呢?
性质:(1)边的性质:对边平行,四条边都 ;(2)角的性质:对角 ;
(3)对角线的性质:两条对角线互相 、 ,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4)对称性:是轴对称图形,有 条对称轴,是两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
二、探究新知
1、菱形的四边都相等。反过来,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对吗?
答: 简单说理:
由此得到菱形的判定定理1(从四边形菱形):
几何语言表述:在四边形ABCD中 ∵ AB= = =



2、(1)菱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 四边形是菱形
由此得到菱形的判定定理2(从平行四边形菱形)---定义法:


几何语言表述: 在□ABCD中 ∵ 或 或 或



(2)教具:两根一长一短的细木条,钉子、橡皮筋.
操作:教师在两根细木条的中点处固定一个小钉子,做成一个可转动的十字,再将四周围上一根橡皮筋,做成一个四边形,问:这个四边形是怎样的四边形?(答: ).
问:将木条转成互相垂直的位置,这时这个平行四边形是怎样的平行四边形呢?为什么?





由此得到菱形判定定理3(从平行四边形菱形)---对角线法:

你能证明上面的这个判定定理3吗?
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 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
证明:



3、思考:下列命题是否为真命题,如果是,简单说明理由,如果不是,请画图或举反例说明你的理由。
①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②三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④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归纳方法
三、课堂小结
菱形的判定方法:
(1)从边的条件去考虑:①

②定义法 .

(2)从对角线的条件去考虑:③对角线互相 ,又是平行四边形.

④对角线互相 且 ,只是四边形。

四、课堂作业
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请你再添加一个条件 ,使得ABCD是菱形
2、如图,AD是三角形ABC的角平分线,DE∥AB,DF∥AC,
求证:四边形AEDF是菱形






















五、课后反思


C

F

D

E

A

B

D

A

G

C

H

E

B

F

3、如图:矩形ABCD中,E、F、G、H分别是各边的中点,
求证:EFGH是菱形(多种方法,看谁的方法最好)


















18.2.3 正方形
第1课时 正方形的性质
学习目标:
使学生掌握正方形的概念,知道正方形具有矩形和菱形的一切性质,并会用它们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学习重点:
正方形的定义及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联系.
学习难点:
正方形与矩形、菱形的关系及正方形性质与判定的灵活运用.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叫做平行四边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叫做矩形,_____________________ __叫做菱形.
2、做一做:用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怎样折出一个正方形?
【问题】什么样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定义: 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概念中三个条件 、 、 缺一不可.
二、自主学习
正方形的性质:
正方形是特殊的 ,也是特殊的 形、 形,
所以它具有这些图形的所有性质.

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
它有 条对称轴。













正方形性质定理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 ,四条边都 。
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 ,每一条对角线平分 。
【强调】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对角线与边的夹角是45°;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它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这是正方形的特殊性质.
三、合作探究
例1、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共同具有的性质为( )
A. 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B. 对角线相等
C. 对角线互相垂直 D. 对角线互相平分
例2、如图,在正方形ABCD的边BC的延长线上取一点E,使CE=AC,连结AE交CD于F,则∠E= .




例3、如图,E为正方形ABCD内一点,且△EBC是等边三角形,求∠EAD、∠ AED、∠ECD的度数.







四、分层训练
1、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6,则面积为__________。
2、如右图,E为正方形ABCD边AB上的一点,已知EC=30, EB=10,
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____________,对角线为________.
3、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O,若AB=2,
那么△ABO的周长是______,△ABO面积是_____.
4、顺次连接正方形各边中点的小正方形的面积
是原正方形面积的( ).
A. B. C. D.
5、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 )。
A.正方形 B.菱形 C.矩形 D.以上结论都不对
6、如图,正方形ABCD中,CE⊥MN,∠MCE=40°,则∠ANM=( )
A、40° B、45° C、50° D、55°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且有四条对称轴 B. 正方形的对角线是正方形的对称轴
C. 矩形是轴对称图形且有四条对称轴 D. 菱形的对角线相等
8、如图,正方形ABCD的周长为15cm , 则矩形EFCG的周长是__________.
9、如图,以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为一边作菱形AEFC,则∠FAB=___.
10、如图,点E为正方形ABCD对角线BD上一点,且BE=BC,则∠DCE的度数为______.







11、如图,正方形ABCD中,∠DAF=25°,AF交对角线BD于E,交CD于F,求∠BEC的度数.










12、如图,分别以△ABC的边AB,AC为一边向外画正方形AEDB
和正方形ACFG,连接CE,BG.求证:BG=CE.
















正方形



(1)对边

(2)四边

(4)对角线

(3)四个角都是

互相

互相

平分一组 角



对角线

A

D

E

C

B

F

















第9题图

第10题图

第8题图

E

F

C

B

D

A

G

C

B

E

D

A

F















18.2.3 正方形
第2课时 正方形的判定
学习目标:
理解正方形的判定方法;
重难点: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及判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复习回顾
1、正方形是矩形吗?是菱形吗?为什么? 正方形具有哪些性质呢?





只要矩形再有一组邻边相等,这样的特殊矩形是正方形;
只要菱形 再有一个内角为90°,这样的特殊矩形是正方形.
2、因此我们说正方形是特殊的矩形,所以具有矩形的所有性质;
它又是菱形,所以它又具有菱形的一切性质,归纳如下:
正方形性质:
(1)边的性质:对边 ,四条边都 .
(2)角的性质:四个角都是 角.即∠A=∠B=∠ ∠ = °
= = =

(3)对角线的性质:两条对角线互相 、 且 ,每条对角线 分一组对角.
ABCD是正方形,可得OA= = =OD, AC⊥
(4)对称性:是轴对称图形,有( )条对称轴.而矩形、菱形都只有( )条对称轴.
(5)边长与对角线长的关系:
二.探究新知
3、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四者之间的关系:

( ) ( )




( ) ( )


4、怎样判定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呢?把你所想的判定方法写出来并和同学们交流、证明.
归纳总结出判定正方形的方法如下:

判定方法: (1)从四边形到正方形:

(2)从平行四边形到正方形:

(3)从矩形到正方形:

(4)从菱形到正方形:
三.课堂作业
1.正方形的四条边都 ,四个角都是 ,对角线 。
2.如果一个四边形是菱形,又是矩形,那么这个四边形一定是 。


5.下列命题,正确的有( )
①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②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③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④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⑤对角线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⑤
6. 已知正方形的一边长为1cm,则它的周长为____,面积为______,对角线长为_____;

7. 已知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2cm,则它的边长为_____;

8. 正方形具有而菱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
9. A.四条边相等 B.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C.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D.对角线相等
10. 正方形具有而矩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
(A)四个角相等 (B)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C)对角线相等 (D)对角互补
11.1.如图,E是正方形ABCD对角线AC上的一点,求证:BE=DE








四.课后反思


菱形

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矩形















《平行四边形》复习
【学习目标】
1.理解平行四边形与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区别。
2.梳理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知识体系及应用方法。
3.在回顾与思考的过程中体会特殊与一般的关系,进一步体会类比、转化等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
【重点难点】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 B 菱形的对角线不相等
  C 矩形的对角线不能相互垂直 D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可以互相垂直
2.矩形具有而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A.对边相等 B.对角相等 C.对角互补 D.对角线平分
3.三角形三条中位线的长分别为5米,12米,13米,则原三角形的面积是_____米
4.如图,正方形ABCD中,E是CD边上的一点,
F为BC延长线上一点,CE=CF.
(1)求证:△BEC≌△DFC;(2)若∠BEC=60°,求∠EFD.






二.梳理沟通(学生先自主学习,再合作交流;教师穿插于学生之中,及时引导,答疑解惑,参与讨论并了解学生动向.)
1.建成下列框架结构,理解各特殊四边形的联系与区别。





2.结合下表中的图形,用文字语言或符号语言写出它们的性质.
图形 性质
边 角 对角线 对称性




3.学会判定方法(让学生用符号语言再以文字语言对照比较)
平行四边形 (1)两组对边分别 ;(2)两组对边分别 ;(3)一组对 边 且 (4)两条对角线 ;(5)两组对角
矩形 (1)有三个角是 ;(2)是平行四边形,并且有一个角是 ; (3)是平行四边形,并且两条对角线 。
菱形 (1)四条边都 ;(2)是平行四边形,并且有一组 ; (3)是平行四边形,并且两条对角线 。
正方形 (1)是矩形,并且有一组邻边 ;(2)是菱形,并且有一个角是
(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结构,熟悉图形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的互相翻译与应用。)由教师演示课件,师生共述,加深理解本章的知识脉络。)
三.知识运用,拓展与创新(教师引导学生深度加工,习得悟得)
例题1: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AB=CD,AD=BC,点F,E
分别在BC和AD边上,AE=CF,EF和对角线AD交于点O,
求证:点O是BD的中点。










例题2、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BC、CD、DA边上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变式一:顺次链接矩形各边的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菱形。
变式二:顺次链接菱形各边的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矩形。
变式三:顺次链接正方形各边的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变式四:顺次链接等腰梯形各边的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菱形。
变式五:若AC=BD,AC┻BD,则四边形EFGH是正方形。
变式六:在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BC、CD、DA边上的中点,若AB=CD,,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变式七:在四边形ABCD中,E是AB上的一点,△ADE与△BCE都是等边三角形,P,Q,M,N分别是AB,BC,CD,DA上的中点,求证:四边形PQMN是菱形。







四、链接中考
1.如图,是四边形的对角线上两点,.求证:(1).
(2)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0.DE∥AC,
CE∥BD.求证:四边形OCED是菱形;





练一练
1、如图,D、E、F分别是△ABC各边的中点,(1)如果EF=4cm,那么BC= cm;如果AB=10cm,那么DF=__cm;(2)中线AD与中位线EF的关系是
2.如图,在□ABCD中,已知AD=8㎝, AB=6㎝,DE平分∠ADC交BC边于点E,则BE等于( ) A.2cm B.4cm C.6cm D.8cm
3.如图,在矩形ABCD中,AB=8,BC=16,将矩形ABCD沿EF折叠,使点C与点A重合,则BE的长为(  )A.6 B.12 C.2 D.4






【及时反馈,激励评价】
1.□ABCD中, AB:BC=1:2,周长为24cm, 则AB=_____cm,BC=_____cm 。
2.如图,□ABCD中,AC.BD为对角线,BC=6,BC边上的高为4,则
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3 B.6 C.12 D.24
3.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为矩形纸片.把纸片ABCD折叠,
使点B恰好落在CD边的中点E处,折痕为AF.若CD=6,
则AF等于 (  ) A.  B.  C. D.8






4.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E,K分别在BC,AB上,点G在BA的延长线上,且CE=BK=AG.(1)求证:①DE=DG; ②DE⊥DG





5.如图所示,△ABC中,点O是AC边上一个动点,过点O作直线MN∥BC,设MN交∠BCA的平分线于E,交∠BCA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1)求证:EO=FO
(2)当点O运动到何处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A

B

C

D

E

A

B

C

D

E

F

3题图

A

D

C

B

第2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