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自相矛盾 精品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5.自相矛盾 精品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02 20:48: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自相矛盾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
寓言以生动简洁的故事讲述哲理,饱含着人类的智慧,闪耀着思想的灵光。你知道哪些有名的寓言故事?
学习目标
1.认识“吾、弗”,读准多音字“夫”,会写“矛、盾”等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读懂这个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作者简介

韩非 (约前 280—前 233) 新郑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很多,主要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
作品介绍

《韩非子》 全书由五十五篇独立的论文集辑而成,里面的典故大都出自韩非,除个别文章外,篇名均表示该文主旨。韩非的文章构思精巧,描写大胆,语言幽默,于平实中见奇妙,具有耐人寻味、警策世人的艺术效果。韩非还善于用大量浅显的寓言故事和丰富的

历史知识作为论证资料,说明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地体现他的法家思想和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在他文章中出现的很多寓言故事,因具有丰富的内涵,生动的故事,成为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至今为人们广泛运用。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这则文言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字词学习
吾辈 自愧弗如 逝者如斯夫



弗:读 fú,不要读成 fó。








造句
1.同学间产生矛盾 ,要彼此多做自我检讨。
2.他刚才说的话自相矛盾 ,不足为信。
3.我们要珍惜和爱护集体的荣誉。
4.吾辈当立志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读书。






_____ 相似

_____ 长相
xiàng
xiāng

_____ 逝者如斯夫

______ 夫子


他们虽然不是双胞胎,但长相(xiàng)却极为
相(xiāng)似。
孔夫(fū)子告诫我们“逝者如斯夫(fú),不
舍昼夜”,要珍惜时间。

盾(矛盾)
质(质量)

誉(荣誉)

举(举重)

吾(吾辈)
告(告诉)
他在举重比赛中赢得了冠军,获得了很高的荣誉。
起因:楚国人同时叫卖自己的矛和盾,他夸耀自己的盾任何武器都穿不透,又夸耀自己的矛什么东西都能穿透。
经过:有人问他,如果用他的矛去刺他的盾,会怎么样。
结果:这个楚国人无言以对。
◎ 朗读课文, 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什么?
课文解读
自相矛盾
楚国有个卖盾又卖矛的人,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任何武器都无法穿透它。”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于之曰:“吾盾之坚 ,物/莫能陷也。”

又誉 /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 /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没有什么东西是穿不透的。”有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
那个人不能回答了。无法被穿透的盾和什么都能穿透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

“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
世上不可能同时存在牢不可破的盾和无坚不摧的矛,这个楚国人无法自圆其说,所以回答不上来。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过分夸大其词,更不能自相矛盾。
生活中有类似的事情吗?
示例:一个卖鱼丸的人说他的鱼丸里鱼肉很多,有个顾客故意找碴儿说吃他的鱼丸被鱼刺卡了,结果他说:“我的鱼丸里根本没鱼肉。”
文章结构
本文写了一个卖盾和矛的人自夸他的盾任何武器都穿不透,又自夸他的矛什么东西都能穿透。当别人问用他的矛刺他的盾结果会如何时,他便无法回答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过分夸大其词,更不能自相矛盾。
主题归纳
方法总结
理解文言文的字词 ——— 联系上下文法
理解文言文的字词,要遵循“字不离句”的原则。
不管是实词还是虚词,其意义、用法总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显示出来的,积累文言字词不要死记硬背,而应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如理解“誉”字。它在本文的语境是:
誉之曰: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联系“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这句话可知,这是楚国人在称赞自己的盾的好处,我们可以大
胆猜测“誉”的意思是称赞,这里还含有夸耀、吹嘘的意思。
读完课文,了解课文大致的意思后,还需要查阅字典进一步验证。
一、比一比,再组词

盾( )
质( )

誉( )
举( )
矛盾
质量
荣誉
举重
随堂练习
二、写出下列红字的释义。
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2.物莫能陷也。
3.其人弗能应也
4.不可同世而立

穿透

存在
联系上下文,猜测加点字的意思。
教材习题
◇ 誉之曰。
◇其人弗能应也。
◇不可同世而立。
?
?
?
联系下文“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可知,这是楚国人在称赞自己的盾的好处,所以“誉”意思就是称赞,这里还含有夸耀、吹嘘的意思。
联系上文可知,楚国人的话自相矛盾,面对别人的质疑,他应该无法回答,所以“弗”的意思是不。
联系上文可知,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是自相矛盾的事物,不可能同时存在,所以“立”的意思是存在。
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示例:楚国有一个人在集市上既卖盾又卖矛,为了让人家愿意买他的东西,他不惜夸大其词地高声叫卖。
他首先举起了手中的盾,向着过往的行人大肆吹嘘:“请大家瞧瞧我手上的这块盾牌,这可是用上好的材料锻造而成的呀,质地特别坚固,任凭您用什么来刺它,都不可能把它刺穿。”一番话说得人们纷纷围拢来。
接着,这个人又拿起矛,更加肆无忌惮地夸口:“再请看看我手上的这根矛,它可是经过千锤百炼打制出来的呀,矛头特别锋利,没有什么东西是它穿不透的。”此番大话一经出口,围观的人都觉得很好笑。
过了一会儿,只见人群中站出来一条汉子,指着那位楚人问道:“你刚才说,你的盾坚固无比,什么
东西都不能刺穿;而你的矛又锋利无双,没有什么东西穿不透。那么请问:如果我用你的矛来刺你的盾,结果又将如何?”
楚人听了,无言以对,只好涨红着脸,赶紧收拾好他的矛和盾,灰溜溜地逃离了集市。
“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生活中有类似的事情吗?
世上不可能同时存在牢不可破的盾和无坚不摧的矛,这个楚国人无法自圆其说,所以回答不上来。
示例:一个卖鱼丸的人说他的鱼丸里鱼肉很多,有个顾客故意找碴儿说吃他的鱼丸被鱼刺卡了,结果他说:“我的鱼丸里根本没鱼肉。”
拓展空间
★ 出自《韩非子》的寓言故事
智 子 疑 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译文:宋国有个富人,因天下大雨,墙坍塌了。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它,一定会有盗贼进来。”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他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偷盗的是隔壁那个老人。
借助注释,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课后作业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