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4单元第八章《第1节 人类的食物》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4单元第八章《第1节 人类的食物》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3-03 08:27: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章 人体的营养
第1节 人类的食物 教学设计
大悟县吕王镇中心初级中学 熊晓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识记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
尝试分析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3、能举例说明各种营养成分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
1、学会收集、整理、积累、使用信息的能力和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交流能力等。
2、学习用列表法比较、概括、总结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关注、关心自身和他人健康,用科学知识指导健康生活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说明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难点
1、用化学方法检测蛋白质和维生素C。
2、蛋白质和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3、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教学用具
多媒体、双缩脲试剂、蛋清稀释液、维生素C片、加碘的淀粉溶液、滴管、试管、清水等
教学学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探究学习法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餐桌上的食物日益丰富,你是否想过,这些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呢?这些营养成分对我们又有什么作用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8章第1节“人类的食物”。
(板书课题: 第一节 人类的食物)
师:首先我们来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尝试分析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2.说明各种营养成分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查看食品包装袋上的配料和营养成分表,试着分析你们组盒装或袋装食物中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
交流 组长向全班汇报本组食品中的营养成分。
师:这些食物都标注了营养成分,那没有标注的食物,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它究竟给我们提供了哪些营养成分呢?
生:做实验。
师:说得好!生物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在七年级上学期我们探究种子的萌发条件时,我们已经学习了水、无机盐、脂肪以及淀粉的检测方法,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吗?
生A:记得。检测水用烘烤的方法,看有没有水珠产生。
生B:检测无机盐用燃烧的方法,看有没有灰白色的剩余物。
生C:检测脂肪,要在白纸上用力挤压,看有没有油印迹留下。
生D:检测淀粉用碘液,看是否变蓝色。
师:同学们对以前的知识掌握得非常牢固。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今天,我们也要用实验的方法来检测蛋白质和维生素C。
2、演示实验:“蛋白质的检测”,“维生素C的检测”
师:检测蛋白质我们要用到双缩脲试剂、蛋清稀释液、清水、试管、滴管等。
首先我们给两支试管编号,甲试管、乙试管。然后向甲、乙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蛋清稀释液和清水,再向甲、乙试管中各滴加等量的双缩脲试剂A、B液。(教师演示实验)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甲乙两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生:甲试管变紫色,乙试管不变色。
师:同学们观察非常仔细。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呈现紫色反应。
(板书:一、检测
双缩脲试剂+蛋白质→紫色反应)
再请同学们思考:
(1)实验中,设置乙试管的作用是什么?
(2)为什么甲、乙两试管溶液颜色变化不同?
生:……
师:同学们说得很有道理。我们再来检测维生素C。检测维生素C我们要用到加碘的淀粉溶液、维生素C溶液、清水、试管、滴管等。
首先我们给两支试管编号,甲试管、乙试管。然后向甲、乙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维生素C溶液和清水,再向甲、乙试管中各滴加10滴加碘的淀粉溶液。(教师演示实验)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甲乙两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生:甲试管褪色,乙试管不褪色。
师:真是火眼金睛啦!加碘的淀粉溶液与维生素C呈现褪色反应。
(板书:2、加碘的淀粉溶液+维生素C→褪色反应)
请同学们思考:
(1)、实验中,设置乙试管的作用是什么?
(2)、甲、乙两试管中分别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现象?
生:……
师:通过以上演示实验,同学们知道了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方法,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呈现紫色反应,加碘的淀粉溶液与维生素C呈现褪色反应。学以致用,那你有信心对你平时的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进行检测吗?
生:有!
师:自信是成功的一半。我也相信你们能做到。这些就留给你们课后去探究吧!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两大类,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有机物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以及维生素,其中,糖类、蛋白质、脂肪因为能够给人体提供能量,又被称为“三大产能营养素”,那它们对人体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3.食物中营养成分的作用
指导学生自学教材第5、6页的内容。
利用多媒体讲解各种营养成分的食物来源和主要功能。
水:约占人的体重60%—70%,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体内的养分等都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运输到身体各个部分。
无机盐:无机盐:占体重的4%左右,但作用十分重要,如,含钙的无机盐是构成骨骼的重要成分。
缺钙,儿童易患佝偻病,成年患骨软化症,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
缺铁易患贫血症。
缺碘易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同学们,关注健康,不偏食,不挑食。
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能源物质,主要从谷类、薯类食物中获得。
(板书:二、作用
1、糖类——主要的能源物质。)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
(板书:2、蛋白质——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
脂肪:供给热量,贮存能源。备用的能源物质,对调节体温有重要作用。
(板书:3、脂肪——备用的能源物质。)
维生素;可分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常见有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C、维生素D。它们的生理作用和缺乏症见p6表。
活动:你能帮帮他们吗?
(1)、某小朋友从小得了一种怪病,走起路来,脚呈“O”形,他好难过。
(2)、某成年人脖子肿大。
(3)、王大妈最近出现厌食、贫血、肌无力等症状。
(4)、小红最近夜晚看不清东西,牙龈还经常出血。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三)课堂小结,归纳拓展
师:同学们的建议很合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食物中含有六大营养成分,(师生小结)这些成分对我们的身体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如果人体缺乏某些营养成分,就会表现出相应的缺乏症状。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均衡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四)随堂练习,巩固提高
老师准备了几个习题,你想挑战一下吗?(出示习题,学生抢答)
1.儿童、青少年以及术后病人应多吃一些奶、蛋、鱼、肉,是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 )
A.脂肪 B.糖类
C.蛋白质 D.维生素
2.小军患了夜盲症,到了夜晚就看不清东西,这主要是因为他体内缺乏(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3. 人体的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
A.蛋白质、糖类、水
B.蛋白质、糖类、维生素
C.蛋白质、糖类、脂肪
D.蛋白质、糖类、脂肪、水
师:真为你们的表现自豪。明理学家朱柏庐在他的《治家格言》里有这么一句话:“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节约粮食,珍惜劳动成果,与同学们共勉!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同学们再见!
板书设计
第一节 人类的食物
一、检测
1、双缩脲试剂+蛋白质→紫色反应
2、加碘的淀粉溶液+维生素C→褪色反应
二、作用
1、糖类——主要的能源物质。
2、蛋白质——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
3、脂肪——备用的能源物质。
后记:本节课采用实验演示法、阅读、小组讨论活动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探究的方法。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教学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