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学练优七年级地理下(XJ)
教学课件
第八章 走近国家
第一节 日本
导入新课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第1课时 日本的位置、地形
和气候
看到这些图片你想到了哪个国家?
导入新课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部。领土主要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四个大岛及附近一些小岛组成,面积37.8万千米2。
一
探究点:东亚岛国
新课探究
日本海岸线长约3万千米,沿岸多天然良港。(上图为繁忙的日本港口)
日本地形多山地,约占全国面积的3/4以上。少平原,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最高山是富士山,也是著名的活火山。
一
探究点:多山的地形
一
日本富士山景观
日本群岛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火山、地震活动频繁。
日本海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日本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南北差异明显。四季分明,绝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明显。
一
探究点:深受海洋影响的气候
一
日本的季风气候
西北
东南
西北
东南
日本春季景观
日本夏季景观
日本秋季景观
日本冬季景观
东亚岛国
多山的地形
深受海洋影响的气候
课堂小结
日本(一)
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四大岛及附近一些小岛组成
多岛屿、半岛、海湾和天然良港
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
海洋性特征明显
——多山的岛国,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1.邻居张大爷的孙子在日本学习。一天,张大爷在与王林同学闲聊时问道:“我孙子说他的学校位于日本最大的岛上,这个岛叫什么名字了?”王林正确的回答应该是 ( A )
A.本州岛 B.四国岛
C.北海道岛 D.九州岛
随堂训练
2.日本传统民居多以便于拆装的轻质材料修建,主要目的是 ( B )
A.防风御寒 B.防震抗灾
C.防寒避暑 D.节约环保
3.影响樱花开放时间自南向北逐渐推迟的主要原因是 ( C )
A.水分 B.地形
C.热量 D.树种
4.下列有关日本火山地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B )A.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所以多火山?
B.日本处于两大海洋板块的交界处,使日本多火山
地震?
C.日本的富士山是座活火山?
D.由于火山活动频繁,所以日本地热资源丰富
5.下列关于日本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A.日本群岛位于太平洋板块上???
B.日本最高山为富士山,它是一座活火山????
C.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D.日本境内多山,3/4是山地和丘陵?
(共20张PPT)
学练优七年级地理下(XJ)
教学课件
第八章 走近国家
第一节 日本
导入新课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第2课时 日本的经济、文化、
人口与城市
导入新课
日本汽车出口
日本石油进口航线
你想到了什么?
日本发挥自身的人力资源和海上运输优势,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努力开拓国际市场,从而使本国经济的带快速发展。
1.经济发展
一
探究点:高度发达的经济
新课探究
自20世纪60年代末至21世纪初,日本一直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经济大国,2010年,日本的经济总量被中国超过,居世界第三位。
2014年GDP总量排名前三的国家
17497.96
10385
4817.52
1
2
3
国家 GDP总量
(十亿美元) 排名
美国
中国
日本
日本矿产资源贫乏,工业原料和燃料主要依赖进口,制成品大量销售到海外市场。对外贸易主要面向美国、中国以及欧洲各国。
日本主要工业产品的输出
日本主要工业原料的来源
2.工业
地域狭小
资源贫乏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进口原材料
(1)发达的科技
(2)高素质的
劳动力
(3)高效的管理
加工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国内市场
狭小
出口工业制成品
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工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和节能节材方向发展。
主要部门有电子、家用电器、汽车、精密机械、造船、钢铁、化工和医药等。
日本工业区大都分布_______沿岸
因为这些地区多优良港湾,交通便利,利于进口原料、燃料,出口工业产品。
太平洋
3/4(丘陵、山地)
1/4(平原)
3.农业
地 形 剖 面 图
日本耕地面积狭小,农业劳动力不足,农业现代化重视生物技术和水利发展,以使用小型农机具为主。主要农产品有稻米、水果、蔬菜和茶叶等。
农作物
日本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加之寒、暖流在北海道附近海域交汇,饵料充足,鱼类资源丰富,形成世界闻名的北海道渔场,渔获量居世界前列。
4.渔业
交通运输业发达,已形成以海运为主,海陆空密切结合的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
国际海运中,货运以海运为主;客运以航空为主。
国内客运以铁路和公路为主;货运以海运为主。
著名的海港有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等。
5.交通运输业
著名的有津轻海峡的海底隧道——青函海底隧道。全长53.85千米,为世界上最长的隧道。
古代日本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很大;
在近现代,欧美文化的影响到日本社会,尤其在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方面;
当代东西方文化兼容。
一
探究点:东西方融合的文化
一
和服
西服
日本总人口1.28亿(2009年),其中城市人口约占78%。居民绝大部分为大和族,通用日语,多信奉神道教和佛教。
神道教
佛教
一
探究点:人口与主要城市
一
日本的主要城市
东京
京都
筑波
奈良
东西方融合的文化
高度发达的经济
人口与主要城市
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位
进口原料和燃料
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
日本(二)
主要工业区集中在太平洋沿岸
保留东方传统文化
兼有西方文化特色
总人口1.28亿(2009年)
城市人口占大部分
信仰神道教和佛教
东京(首都),筑波(科学城)
较大城市:大阪、横滨、神户等
课堂小结
1.下列不属于日本主要贸易对象的是 ( C )
A.中国 B.美国
C.非洲 D.欧洲
2.日本主要的民族是 ( C )
A.汉族 B.高山族
C.大和族 D.朝鲜族
3.下列城市与其所属岛屿搭配正确的是 ( A )
A.北九州——九州岛
B.横滨——四国岛
C.大阪——九州岛
D.名古屋——北海道
4.读右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日本四个大岛的
名称:
①北海道岛 ② 本州 岛
③ 四国 岛 ④ 九州 岛。
(2)填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与日本隔海相望的国家
名称:
⑤朝鲜 ⑥ 韩国
(3)城市 A是 东京 ,该城市位于 关东 平原上。
(4)B处海域是世界著名的北海道 渔场。
日本
课时安排:共1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1、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及首都等重要城市和海港的位置。
2、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日本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和文化特征。
3、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日本民族和人口方面的概况。
4、根据教材资料和课外资料,说出日本的交通运输特点。
5、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日本自然条件特点,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利用岛国多港湾来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
能举例说明日本与我国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密切。
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各种相关地图,从图中找出地理信息,提高读图能力和析图能力。
通过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特点,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比较法和综合法概括日本的自然环境。
情感目标:1、尽量给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的空间,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营造一种和谐、平等、进步的师生关系。
3、通过分析日本经济发达的原因及与中国的外交关系,树立良好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
教学重难点:
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地形以及气候特点、发达的经济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讲授、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学
(一)新课导入:同学们知道不知道日出之国,樱花之国指的是哪个国家?这就是日本,樱花是这个国家的国花,今天我们就来学学和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
(二)展示学习目标
1.掌握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及首都等重要城市和海港的位置。
2.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日本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和文化特征。
3.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日本民族和人口方面的概况。
4.根据教材资料和课外资料,说出日本的交通运输特点。
5.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日本自然条件特点,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利用岛国多港湾来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
能举例说明日本与我国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密切。
(三)自学预习: 预习书本
第二环节:导疑
一、东亚岛国
(1) 阅读图3-1,思考日本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1.纬度位置:绝大部分位于北纬30-45度之间,南北跨度大。
2.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3. 海陆位置: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东部濒临太平洋,西北部隔日本海与中国、俄罗斯、中国、朝鲜以及韩国相望,首都为东京。在图中找出它们的位置。
(2)日本的领土范围?由哪些岛构成?
日本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及其附近的小岛组成,本洲岛为最大的岛屿,图中找出它们的位置。日本是岛国,海岸线长约3万千米,沿海多岛屿、半岛、海湾和天然良港,在图3-1中找出东京湾(最大海湾)、濑户内海(最大内海)、津轻海峡、朝鲜海峡等。
(3)日本的人口、语言和民族
P66页思考题和活动题:根据2000年统计资料,算一算中国和日本的人口密度。中国领土面积是日本领土面积的25倍,可见日本“地狭”, 日本人口密度约为中国人口密度的2.5倍,可见“人稠”,所以日本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岛国。
日本居民主要是大和族,通用日语。
二、多山的地形:
(1)读图3—l,思考日本的地形特点?
从图中看出,日本地势大部分在1000米以下,海拔超过1000米的地方分布非常得零散,在沿海一带分布着狭小的平原。可见日本的海拔不高,日本多山地丘陵,平原少,地形崎岖,海岸曲折(板书)。
从图中找出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最高的山峰是富士山(图3-2),是一座活火山,也是日本著名的风景旅游区。日本不仅多山,而且多火山,特别是活火山,日本领士占全球内也面积四百分之一,而活火山占世界活火山的十分之一,所以日本有“地震国”和“世界火山博物馆”之称。
(2)提问:为什么日本是一个多山,而且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日本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亚欧和太平洋两大板块的交界处,由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隆起成山,而且地壳很不稳定,使日本多火山地震。
(3)提问:地形对日本河流及海岸线的影响?
受地形影响,河流短小流急,水力资源丰富,同时,多山的地形使得日本海岸更加曲折,形成许多优良港湾,本洲岛太平洋沿岸的神户和横滨是著名的海港.
(4) 教师总结:日本地形山地丘陵众多,火山地震频繁,多山的地形对其河流有重要影响,那么日本的位置和地形对气候又有什么影响呢?接下来我们来学学日本的气候。
三、湿热的气候
(1)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思考日本有哪几种气候类型?
从图中可知,日本在亚洲东部,属于季风气候。由于国土狭小,地处中纬度,并且跨越的纬度较多,气候南北差异明显,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2)日本的气候特征
学生活动:读表东京和北京一月和七月气温和降水量
? 最冷月均温 最热月均温 降水量
东京 3.7 25.1 1610毫米
北京 — 4.7 26.1 636毫米
思考:东京与北京在冬季和夏季的气温和降水上有什么不同?
?东京和北京大致处于同一纬度。日本是岛国,四面环海,受海洋影响大,因此在气温上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也更为丰富。
(3)教师总结:日本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洋性特征明显,气温上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也更为丰富。在夏秋季节,经常遭受台风袭击。在此气候条件下,漫山遍野的樱花是日本的国花(图3-3)。
四 东西融合的文化
日本文化兼有东西方文化特点,又有本民族文化的传统。我国隋唐时历史,日本就多次派使者到中国不定期地学习,如鉴真东渡、派遣唐使等,日本文化受我国文化影响大,许多文字还保留中国的汉字。近现代,受欧美国家的影响。
五 发达的经济
(1)讲述日本经济概况。P68
日本是世界上十分发达的国家,是世界经济强国。二战之后迅速发展,目前国内生产总侄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是世界前列。
①分析日本经济的不利条件。
读图表3-6、地图册P37,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示意图及日本主要工业原料从国外进口所占的百分比表。思考日本主要缺乏哪些工业原料和燃料?它们多从哪些地方进口?
日本国土狭小,原料、能源严重不足,缺乏多种矿石、棉花、木材等原料,石油、煤、天然气等燃料。依赖进口,从西亚进口石油,从大洋洲、南美洲等地进口多种金属矿等。
②日本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读地图册P37日本商品出口图,说明日本“进口-出口-进口”的模式。日本有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学技术,因而能迅速地提高生产水平。再加上日本海岸线曲折,有许多优良港湾,有利于发展国际贸易,进口原料、出口产品。成为世界最大的原料进口国和产品输出国。
(2)读图3-8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图说明,日本有哪些主要工业区?日本工业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样分布?
东京、大阪、名古屋、北九州等大城市及其附近地区。主要对外贸易港:神户、横滨、大阪等。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原因:临海可利用海上交通的便利,以便于原料的输入和产品的输出。
(3)日本的农业:稻米、畜产、蔬菜
(4)日本的渔业和交通运输业作为学生一般了解的知识,可通过阅读教材提供的补充材料获得
六、主要城市:东京、筑波、大阪、横滨、名古屋、神户、广岛、京都、奈良
七、总结:我们今天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日本地理特征的?(位置、领土、人口等基本概况及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地理特征)从上述几个方面看,日本有哪些突出的特征?(东亚地狭人稠的岛国,多山且多火山,气候冬季温暖,夏季凉爽,降水比较丰富,属海洋性季风气候。)归纳:日本是一个四多(人多、山地多、火山地震多、优良港湾多)、三少(国土少、平原少、矿产少)、一海(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岛国
八、作业、配套练习
板书:
一、东亚岛国
1、位置及领土范围
2、人口、民族、语言
二、多山的地形
山地丘陵众多,火山地震频繁
三、温湿的气候
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四、东西融合的文化
五、发达的经济
1、经济概况: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2、工业
3、农业
4.渔业和交通运输业
六、主要城市
东京、筑波、大阪、横滨、名古屋、神户、广岛、京都、奈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