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3-03 00:06: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物质变化
课 题:
第三课: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授课教师:
王立辉
授课班级:
六年级(3)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
2、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过程与方法:
1、用细心体验、分析推理、实验验证的方法获得结论。
2、通过实验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探索新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米饭与淀粉与碘酒的化学变化实验。
教学难点:
米饭甜味的原因。
教师教法:
讲解法、分组探究
学生学法:
小组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
课件、米饭、淀粉、碘酒、滴管、以及自带常见食物
备课时间:
3月17日
上课时间:
3月29日
课 时:
一课时
板书设计
第二单元:物质变化
第三课: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依据:淀粉遇到碘酒变蓝色的新物质。(化学变化)
? 寻找:淀粉的踪迹
?发现:淀粉的含量不同,蓝色的深浅也不同。
淀粉含量多,蓝色深:淀粉含量少,蓝色浅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谈生活经验:
(出示课件)米饭是我们的主食,我们几乎天天在都吃米饭,你是否知道它的味道?
学生谈,激起课堂与生活的联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一)、会变味的米饭:
1、(出示课件)同学们,你们都品尝米饭或馒头吗?请同学说说。
2、(出示课件)思考:米饭是甜的么?说明了什么?刚吃的时候怎么不是,后来怎么又甜的呢?
3、(出示课件)思考:馒头是甜的么?说明了什么?刚吃的时候怎么不是,后来怎么又甜的呢?
4、(出示课件)教师小结:
原来,米饭中有一种叫淀粉的东西,在我们的咀嚼过程中,淀粉在唾液酶的作用下,产生了麦芽糖,所以原来并不甜的米饭,渐渐地出现了甜味儿。
(二)、米饭、淀粉和碘酒:
1、谈话:米饭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是厨房里常备的烹饪用品。(板书:淀粉)
2、出示淀粉,观察淀粉,描述手摸淀粉时的感受。
(出示课件)淀粉是白色粉末状的、用手摸感觉很光滑。
3、大家再认识一种物质,(出示碘酒)这是碘酒,看一看是什么颜色的,再用鼻子闻一闻气味,谁能说说你的感受?(板书:和碘酒)
4、(出示课件)用滴管在淀粉上滴一滴碘酒,看一看出现了什么现象?(板书:的变化)
5、我们刚才阅读的资料是真实的吗?我们来验证一下。再在米饭上滴一滴碘酒,看一看有什么现象发生呢?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淀粉遇到碘酒变蓝的。
?问:蓝色的物质还是我们的米饭和淀粉吗?是一种新物质吗?
师明确:(出示课件)这是一种化学变化。利用淀粉和碘酒反应时颜色发生变化这一特性,我们可以来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这也是我们的依据。(板书:依据)
?(三)、寻找淀粉的足迹
师:课前,让同学们准备很多食物,大家准备了吗?这写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呢?我们一起来寻找淀粉的踪迹好吗?(板书:淀粉的踪迹)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刚才所学的知识检验一下你们的食物中那些含有淀粉,哪些没有?要求边检验边记录完成这张表格。
分组实验
说说你们检验的结果,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淀粉多的颜色深淀粉少的颜色浅)
板书:“发现:淀粉的含量不同,蓝色的深浅也不同。
(四)、结束延伸
亲爱的同学们,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大家,所以今天老师有一份礼物送给大家,是什么呢?大家看,这是几张白纸,我在每张纸上写了一个字,连起来就是一句话,是什么呢?要靠你 们用学过的知识才能让他们显现。我相信你们最优秀。
让学生在品尝米饭和馒头时能感觉到甜味。
通过学生实验,让学生知道淀粉遇到碘酒发生了化学变化。
检验食物中是否有淀粉的方法就是滴碘酒。
三、课堂总结:
淀粉遇到碘酒变蓝色的新物质,这个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四、作业设计:
1、用什么方法检验食物中有淀粉的成分?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