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班级: 姓名:
单选题
1.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各方面发生巨大变化,下列关于社会生活变化错误的一项是( )
A.现在中国人在吃的方面特别注重“吃饱喝足”,偏重肉食。
B.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休闲生活。
C.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发生很大变化,可以选择方便快捷的地铁、高铁等多种交通工具出行。
D.中国的通信事业迅速发展,以高速率、高可靠、低时延、超大数量终端网络为特点的5G,正在走入我们的生活。
2.四大件,即各个家庭所希望拥有的四件物品,它是一个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含义的名词。20世纪50—70年代的四大件,又名三转一响,即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手表(见图)。20世纪80—90年代,新四大件演变为彩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见图)。这反映出( )
①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改善
②人们的思想觉悟大大提高
③文化教育在改革中进步
④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④
3.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不同地方的人们之间的通信主要靠信件传递。那时一封信要走几天甚至几个星期才能到达。21世纪的中国,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和互联网与千里之外的亲友联系,方便快捷。”材料描述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 )
A.信件传递方式的变化
B.通信方式的变迁
C.手机和互联网的使用
D.交通方式的变迁
4.漫画《三代赶集》最能体现的是( )
A.人民生活习惯的变化 B.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
C.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 D.人民风俗习惯的变化
5.下列能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变化的是( )
①20世纪70年代住草房,80年代住瓦房,90年代住楼房
②人们用粮票、布票购物
③人们上网聊天、网上购物、网上支付
④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6.当代文化生活色彩斑斓的根本原因是( )
A.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B.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D.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
7.“从清一色的蓝灰色中山装,到牛仔裤、西服,再到各式各样的奇装异服;从柴米油盐的凭票供应,到可乐、汉堡、牛排以及各国美食遍布大街小巷。”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发扬艰苦奋斗传统
B.改革开放促进社会发展
C.生活欲望日趋多元
D.科技进步增强国防力量
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不是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
A.衣着多样色彩丰富
B.人民饮食结构趋向单一
C.旅游自驾越来越多
D.楼房别墅普遍存在
9.活动课上,小明向同学们展示了一张泰州市1987年发行的购粮券(见下图)并配上了说明文字,其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发行这种票证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供应匮乏
B.这是当时人们购粮所需的票证
C.这张票证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前发行的
D.票证退出历史舞台表明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10.1979年,深圳的李真一家5口,每月可凭猪肉票买6.80元的肉,凭豆腐票买 0.64元的豆腐,凭鱼票买3.20元的鱼,凭海味票买 0.70 元的海鲜。以下对这一现象的解读,正确的是( )
A.人们的饮食结构非常合理
B.物美价廉,人们生活水平高
C.设立经济特区,扩大对外开放
D.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表现
11.历史活动课上,一位向同学们展示了两张粮票(见下图)。并配上了说明文字,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
A.这是人们当时购买粮食所用的票证
B.该票证的发行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社会的稳定
C.它体现了我国当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特征
D.发行这种票证的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供应匮乏
12.2019年暑假,一位外籍教师带着家人到株洲游玩,下列生活情景他们不可能看到的是( )
A.用微信支付
B.穿现代服装
C.住小洋楼
D.用粮票买米
材料分析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前的中国城市街头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城市街头
材料二1978-2007年我国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由6.7m2增加到27.1m2,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981年的7438km2扩展到2005年的32520.7km2。我国城市人口也从1980年的19.6%快速跃到2005年的40.5%。
材料三1978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3624.1亿元。2006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已经超过法国和英国。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6619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72534亿元。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到1.53万亿美元。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后我国城市的发展变化。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城市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
(3)请你联系生活实际,举一例说明家乡所在城镇的发展成就。
1.(2019·福建)表1
时间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三大件”
自行车,缝纫机、手表
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
手机、空调、汽车
表1所示内容反映了我国( )
A.经济快速发展 B.文化教育进步 C.社会保障提高 D.饮食结构优化
2.(2019·湖北黄石)1978年,我国很少有家庭拥有家用汽车和摩托车,2007年,城镇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达到606辆,农村每百户拥有摩托车达到48.52辆。我国城市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从1986年的2.5台增长到2007年的10.2台。这主要反映出我国( )
A.城市建设发展 B.思维方式改变 C.传统观念更新 D.生活水平提高
3.(2019·河南)下面两幅图片反映了新中国的消费变迀,决定这一变迀的根本因素是( )
1957年,东北纺管局员工缴回节余粮票 南京市民通过无人货架购买产品
A.消费习惯 B.互联网普及 C.经济发展 D.智能手机使用
1-5.ADBBD 6-10.CBBCD 11-12.CD
13.(1)材料一:城市面貌由落后到现代;交通、运输工具发生巨大变革(自行车、人力车被各种汽车取代;马路上的人流变为车流)。
材料二:居民居住面积增加;城市建筑规模迅速扩大;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
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实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的增加;工业和科技的创新与发展;市场经济和商品贸易的发展。
(3)例:郑州地铁1号线通车运营,为市内交通提供了便利;郑州CBD商务区已成为郑州市崭新的城市名片。
1-3.A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