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4.3.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4.3.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3-03 09:34: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一、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教材已经介绍了外界空气经过呼吸道的处理进入肺,本节就接着介绍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本节的“想一想,议一议”,列出吸入气体(即大气)和呼出气体中各成分的含量,学生通过对数据的对比分析,可得出在一呼一吸的过程中,肺内发生了气体交换。思考二氧化碳来自哪里,吸进去的空气中的氧气又是去了哪里。
在肺内进行的气体交换,包括两个部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这两部分是有内在关联的统一整体。
关于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教材先介绍了肺的主要结构和功能,然后,让学生用手按住胸部两侧,感受呼吸时胸廓的变化,接下来介绍膈肌的变化还与胸廓的容积变化有关。对于这部分内容,学生并不难理解。不过,学生对于到底是由于胸廓的扩大导致吸气,还是吸气导致胸廓的容积扩大,却不一定能说清楚。因此,教材安排了一个演示实验,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模拟活动,理解其中的因果关系。胸廓容积扩大为什么会导致气体进入?学生没有学习有关的物理知识,因此很难理解。教材在阐述这一问题时,在实验本教材的基础上做出较多精简,不再深入探讨其中的物理学原理。
关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教材首先结合“想一想,议一议”活动的内容,引导学生分析气体成分的变化时怎样发生的。要说明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怎样发生的,首先要介绍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教材在这里用图文结合的方式,通过呈现肺泡与毛细血管结合的结构,介绍了气体交换式如何进行的。肺泡中的氧进入了血液,那么,这些氧怎样运输到全身各处?教材在本节并未解释这一问题,而是在旁栏用思考题,引导学生先思考,为下面内容的学习埋下伏笔。
学情分析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涉及气体体积变化、压力等物理学问题,学生缺少有关的知识储备,因此,要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比较难,需要分层次进行演示、引导、推理。从而学生才能理解。
亲身感受胸廓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很容易使学生理解胸廓变化与呼吸有关,但是不能理解主动与被动的关系。
学生理解肺内发生的气体交换,但是血液在毛细血管与组织细胞发生的物质交换学生难于全部理解,在后面的循环系统还要加以巩固。
呼吸系统疾病与本节知识相结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分析产生的原因,但是还需要教师完善。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概述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
2.通过资料分析等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2.能动手操作本节课的技能训练,并对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肺活量与课后阅读资料的相关知识,认识到科学的体育锻炼对呼吸系统的好处。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
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3.通过模拟实验,找出胸廓容积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
四、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模拟实验模型。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策略
情境导入——学生亲身感受——逐层分析——小组讨论——得出结论——联系生活实际加强巩固
七、教学建议
让学生亲身感受呼吸运动与胸廓变化有关系,然后提出问题,呼吸导致胸廓变化还是胸廓变化引起呼吸运动。最后能进行演示实验,使学生明白胸廓变化会引起气压变化从而产生呼吸。而胸廓的变化时有肋骨的运动和膈肌变化相关联的。最后可以回到学生的另一张感受:游泳时在水中为什么感觉呼吸困难?可以很好的让学生彻底理解。
在学习肺内的气体交换时,需要结合课本的“想一想,议一议”中气体成分变化表,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结合课本,让学生分析出进入血液的氧最终是怎样进入细胞的,又是在细胞的什么部位被利用的,二氧化碳是如何产生的?等问题,从而使学生明白气体交换除了在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还发生在毛细血管与组织细胞之间。最后结合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原则,分析肺内发生气体交换,毛细血管与组织细胞之间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
八、学法建议
1.从亲身感受体验出发,仔细分析。
2.学会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问题找到结论。
3.动手制作,加深巩固对呼吸的理解。
九、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
投影:肺的结构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肺有节奏地呼气和吸气,平静时每分钟大约呼吸16次。
问:为什么气体能进出肺呢?
学生猜想:因为呼吸道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呼吸道是畅通的。
投影:展示一个空管子连接一个气球。
问:现在管子和气球也是畅通的,空气能每分钟能进出气球16次吗?为什么气球不变化大小?
学生无法回答;
教师拿出刚才的气球,问:有什么办法让气球变大?
学生:用嘴吹。
让一个学生现场吹气球,然后问:为什么放置时气球不变大,而吹气却能让气球变大?吹气的时候为什么要鼓起腮帮?口腔中的气压有变化吗?
学生:口腔中气压增大才能吹气进入气球。
很好,气体有气压,只有气压的变化才有气体的流动。气体从高气压到低气压的方向流动。
问:但是,空气进入肺,却没有人在外面吹啊,又不是做人工呼吸,那么空气是怎么进入肺的呢?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是学生产生思维冲突,形成悬念,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授新课:
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现在请同学们用手按在胸部两侧,深深地吸气,你会感觉到肋骨如何运动?胸廓如何变化?
学生集中注意力感受呼吸时胸廓的变化,然后谈感受。师生交流得出:(投影)呼吸与胸廓的变化有关,吸气时胸廓上提变大,呼吸时正好相反。
(设计意图:用学生的亲身感受产生探究兴趣。)
那么呼吸与胸廓的变化关系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学生:(猜测并假设)
假设1:呼吸导致胸廓容积的变化
假设2:胸廓容积的变化引起呼吸
(对学生的回答不发表看法,设置悬念)同学们敢于大胆猜测和设想,这种精神很好,现在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你们的假设是否正确。
我们通过模拟实验来研究,(演示实验并配合多媒体动画)你们从模型中看出两气球代表什么?橡皮膜代表什么?气球在什么情况下涨大?在什么情况下回缩?
学生:两气球代表两叶肺,橡皮膜代表膈肌;当橡皮膜收缩时,气球胀大;当橡皮膜舒张时,气球回缩。
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一个容器中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气体的总量没有改变,当容器的容积增大时,气体压力就小;容积缩小时,气体压力就大。胸廓也是这样,当气体压力低于外界压力时空气就被吸入;当气体压力高于外界压力时,空气就被压出。
现在请同学们分析一下,呼吸与胸廓变化的关系
学生讨论分析得出:(投影)胸廓变大,气压减小,当小于外界气压时,空气就进入肺部,引起吸气;当胸廓变小,胸廓内气压增大,大于外界气压时,肺内的气体就被排出,产生呼气。
问:那么胸廓的大小变化又是怎么实现的呢?
投影:胸廓的大小是怎样实现的。
联系前面学习过的运动的产生,肺富有弹性,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使得胸腔容积扩大时,肺便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缩小,于是气体就被吸入。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舒张使得胸腔容积缩小时,肺便收缩,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增大,于是气体就被排出。
最后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小结出呼吸过程:(投影)当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收缩,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也增大,胸腔容积变大,气压降低,产生吸气;呼气时正好相反。
(设计意图:创设假设猜想,引起思想碰撞,利用实验验证分析,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冲突擦出思想的火花)
投影:
问:请会游泳的同学说说,刚下水时,如果水超过胸部。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学生讨论分析:会感到呼吸困难(吃力),胸廓受到水的挤压,胸廓扩张受阻,使得呼吸困难。
问:有的同学喜欢趴着睡觉和有些爱美的女性经常束腰以保持好的体型,那这样会对呼吸有什么影响呢?对身体健康又影响吗?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得出结论:胸廓的扩张受到影响,吸气受到影响,不能正常呼吸。
(设计意图:结合实际例子,加深学生对胸廓变化引起呼吸的理解)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问:我们一起进一步思考一下,气体到达肺部以后发生什么变化?
(学生小组讨论分析课本的“想一想,议一议”并结合观察图4-30)
问:进出肺部的气体成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减少的气体到哪里去了,增加的气体又是从哪里来的?
学生:氧气减少了,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量明显增加了,应该是氧气和二氧化碳之间发生了交换。氧气进入血液,并且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内。
(设计意图: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提高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很好!根据“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原则,请大家分析一下,肺泡有什么结构适合进行气体交换呢?
投影:肺泡的结构
学生仔细观察肺泡有哪些结构特点适合进行气体交换,小组讨论。
分析得出结果:肺泡的数量很多,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肺泡这样的特点很适合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投影: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动画
学生观看后总结: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静脉血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静脉血中的少,因此静脉血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时,肺泡内的氧便透过肺泡壁、毛细血管壁扩散到血液里;同时静脉血里的二氧化碳透过毛细血管壁、肺泡壁扩散到肺泡中,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
问:同学们说得非常好。那么由肺泡进入到血液里的氧,怎样到达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
学生:进入血液中的氧,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
问:氧最后是在细胞中的什么部位被利用的?(学生联系以前知识,相互讨论可知在细胞的线粒体中)
(设计意图:学会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原则基础上分析问题,提升生物学素养)
问:我们经常在新闻 报道上看到有关“溺水、煤气中毒”等报道,那为什么会危及生命呢?“患肺炎、尘肺为什么会出现胸闷、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症状呢?”(学生课外查找资料完成)
教师:人体每天需要大量的氧气,而肺的通气功能就决定着身体每天获得氧气的量的多少,衡量肺的这个功能,我们可以通过测量肺活量;请大家课外完成技能训练
(设计意图:联系实际,拓展学生课外学习,增进学生对呼吸疾病的认识;小组合作,技能训练,提高动手能力)
十、板书设计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十一、教学反思
由于学生还没有开始学习物理学方面的知识,所以,学生理解气压的变化导致肺的通气,有部分学生还是会觉得难以理解,所以这块知识要更细致处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不可能将全部的知识点细化,所以需要学生在课外进行补充学习,而课外资料的查找和汇总,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关键词
肺 血液 气体交换